网络流行语在民意的传达方面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和长久的生命力,值得引起研究者和当政者重视。
网络流行语从产生开始就从来没有摆脱过与民意的纠葛,不管是初始为求简洁、方便的各种缩略语还是发展到现在的各种与维权、反腐等公共事件相关的网络锐词,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当代民众在特定阶段的思想、情绪和网民对于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的感知和评判。本质上说,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民意表达的一种符号,而且是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前所未有的新型民意传递方式。
首先,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具有民本性。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言论表达方式,是公民在虚拟空间里对于权利的维护和争取。网络流行语是在人民参与热情高涨和发声存在制度性短缺的状况下产生的,是公民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及表达内心诉求的另类宣示。网络流行语从出现就以公民权益的斗士姿态定下了其本质的民本性,在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各种民意的身影。“做人不能太CNN”体现了公民对于境外媒体盲从的理性回归和对抹黑民族形象行为的控诉声讨;“俯卧撑”体现了公众对个别地方政府愚弄人民智慧的愤慨与讽刺;“被幸福”体现了公民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无力和权利被剥夺的焦虑;“钓鱼执法”体现了人民对于执法公正性的疑问;“开胸验肺”体现了农民工尴尬的社会地位和追求权利的坚定决心;“替谁说话”体现了民众对于个别妄言官员的强烈不满……这一个个网络热词实则是一条条被高度凝缩了的公众民意表达,真实地展现了网络流行语天生的民本性和深层的草根特点,折射出当代民众愈益强烈的权利及权力诉求,同时也书写着思想与语言之间微妙的互见方式和复杂的逻辑关系。
其次,网络流行语具有强劲的舆论聚合能力。民意是民众意识、意志和意愿的统称,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所以无法直接被测量和观察,民意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才能突破深层的心理状态,转化为可被人们感知与测量的事物,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如情绪是一种直接的意愿表达方式,当意愿满足时愉悦,反之则愤怒。我们可以从表情的变换判断出民意的方向。但这种民意表现形式过于具体和琐碎,难以测量出大范围的普遍民意,这时,舆论就成为了民意表达和呈现较为理想的形式。在社会心理机制和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舆论能够较为直观地被感知和测量,同时也反映了较大范围内的普遍民意,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民意呈现载体。而形成舆论和聚合舆论的能力越高,民意传达的能力就越强,网络流行语就是这样一种能在短时间内高度聚合言论的舆论形成方式。
最后,网络流行语的结构具有延伸性特质。一个语言符号的产生,如果不能不断繁殖出新的语言符号,产生与自己相关的语言符号系统,那么它就只能以一时的华彩博得短暂的辉煌而无法获得长久的生命。舆论同样如此,在舆论产生之后,如何快速和有效地聚合舆论,形成下层民意上传的强大压力,便成为了民意能否真实被反映的关键环节。如果无法获得长久、持续的关注就难以形成舆论压力,而要想获得长久、持续的关注就需要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流行语的结构具有延伸性特质,能够不断产生新的词语和短语,从而成为强势舆论所需要的活力来源。在某一网络流行语产生之后,网民常常会仿造其形式创造出一个小型的语言符号系统,如在“被就业”产生之后,网民又创造出了“被自杀”、“被幸福”、“被代表”、“被精神病”等结构相似的“被”字系列。新词的不断涌现使得这股“被××”之风长盛不衰,也使得民众对于现实的无力、焦灼等社会心理状态被有效地传达到上层舆论系统,得到了高层的高度重视。
网络流行语来源于对具体关涉到公众权益的事件的解决需要,而其作为语言符号所独具的内涵丰富性和结构能产性,则为舆论的形成和放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网络流行语在民意的传达方面可以说具有天生的契合性和长久的生命力,值得引起研究者和当政者的重视。
- 六大走红网络流行语 给力ungelivable等上榜
- 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十大流行语汇总 十大网络用语介绍
- 2015网络流行语大全盘点 “主要看气质”在说啥
- 2008年网络流行语:很X很XX
- BBC盘点中文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火爆全网
- 盘点2014年二十大网络流行语网友都醉了
- 2017年中国十大网络流行语
- 2016年10大流行语公布 领头的是…
- 2016七大网络流行语都在这,来不及多说了,快上车
- 百度发布2018年搜索榜:skr、佛系、大猪蹄子成年度流行语
德迅网 » 网络热词背后的民意凝缩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