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互联网时代,新闻的活力已经更多地摆脱纸质媒介的束缚而转战于网络中的竞争。近年来,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等国外社交网站和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中国社交网络平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交网站的全民参与和使用形成现象级的变革。社交网站与新闻媒体的结合使得新闻报道又迸发了全新的活力,得到了更及时的互动和参与。中外社交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使用的语言表达有着独特的魅力,网络流行语与新闻报道的结合使语言的力量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转化和传播下迸发出巨大的活力。
这里以网络流行语对中外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的影响作为探讨重点,对新浪微博中的主要国内新闻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网易新闻、新浪新闻、《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澎湃新闻、凤凰新闻、《新京报》)和 Twitter 中的八大国外新闻媒体(The Economist、WSJ、Bloomberg、Reuters、BBC、CNN、Washington Post、Time) 的新闻报道进行语料搜集,以此分析和总结网络流行语和热词对中外社交媒体的新闻报道产生影响的异同之处。
一、中文社交媒体新闻报道中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的探讨中,提出了“可接受的”和“合乎语法的”[1]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其中,“可接受的”用来指称完全自然、不用书面分析马上就能理解,并且没有丝毫的稀奇古怪,也没有外国腔调的话语。在我们的现代交际中,绝大多数使用的都是合乎语法的并且是可接受的语言,但是仍然会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使用一些不合乎语法却也可接受的语言形式,这样的语境大多发生在“语言特区”之中。 “语言特区”[2]这一术语直接借鉴于“经济特区”这一概念,即在某些特定的语言运用领域中可以灵活地突破语言系统的规则限制,运用创新和变化的语言形式来达到表达的最优化。
(一)网络流行语融入新闻报道的理论分析
网络流行语和新闻报道语言作为“语言特区”中的两大平台,均是灵活地突破语言系统的规则限制,甚至有的是不“合乎语法”但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的,是对语言形式的创新和变化。网络流行语是与社会中人际交往联系极为紧密的语言类型,在互联网和大众娱乐流行文化盛行的当代,网络流行语的用词和语法结构都极具创新性。网络流行语这一概念是“网络语言”和“流行语”的结合体,“并非所有网络用语都是流行语(如图片或符号就显然不是), 只有那些在人们口语中流行的网络用语才是流行语”[3].它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以互联网为平台,网民自发创造或因现实新闻产生的广为流传的语言形式,具有变化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网络流行语中有一部分产生于网民的自我创造,还有一部分产生于现实生活中的热门事件、影视剧等,但无论来源如何,它们都是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才成为人们竞相使用的流行语。其种类丰富多样,除包括缩略语(LOL、MM)、 数字词(9494、555)、旧词新义(囧、老司机)、新造词语(洪荒之力、brexit)、 方言词、外来词(给力、Hygge)外,还包括在社会生活中 使用的热门词语,这些词语同样受益于网络的传播而在一段时间内广为流行。而另一大平台新闻报道领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是休戚相关,在新闻标题和内容报道中也常常突破一些限制以追求经济简洁和吸引人的效果。人类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四个阶段[4],新闻语言在不同历史媒介中相互融合,在口语媒介中表现出原始性特征,在手写媒介中表现出事务性特征,在印刷媒介中表现出报章体特征,在电子网络媒介中表现出多元性特征。如今的社会呈现媒介的大融合,促使新闻语言的大融合和跨界多样活用的趋势,形成了“报纸新闻语言音频、视频化,广播新闻语言文字化、图像化,电视新闻语言形态的多样化等三个趋向性变化”[5].社交网站在近些年受到大众的广泛参与和接受,其中媒体传播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中呈现新兴的变革。在中外社交媒体网站中的新闻报道中,为满足新媒体网站上字数限制的经济机制和吸引年轻用户的关注参与,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中,网络流行语均在不同程度上渗入新媒体新闻报道的语言之中,并且各自呈现出程度、频率、方式等许多方面的不同特点。
(二)网络流行语融入新闻报道的实例分析
根据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发布的“汉语盘点 2016”显示,2016 年度十大网络流行用语为:“洪荒之力”,“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定个小目标”,“吃瓜群众”,“葛优躺”,“辣眼睛”,“套路”,“蓝瘦香菇”,“老司机”,“厉害了我的哥”.在中文的新媒体新闻语言中,各大媒体公众号常常出现网络流行词或者网络流行句。我们以新浪微博中九个新闻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网易新闻、新浪新闻、《光明日报》、《南方日报》、澎湃新闻、凤凰新闻、《新京报》)的新闻报道为考察对象发现,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把网络流行词句和新闻信息的内容进行结合使用。
1.“洪荒之力”
(1)“残奥会落幕,中国红‘主导’了里约,他们真正用尽了‘洪荒之力'. ”(《人民日报》2016年 9月19 日)
(2)“中国代表队在巴西里约残奥会上的表现令人惊艳,但全社会对残奥会的关注很不够。是不是残奥会上没有男神女神,没有’洪荒之力‘,没有美丽与感动呢?全然不是,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如此优秀,我们欠他们应有的关注。 ”(澎湃新闻,2016 年9 月1 日)
(3)“韩国首尔官员:将使出洪荒之力服务中国游客。 ”(凤凰新闻,2016 年9 月5 日)
(4)“2016 年9 月4~5 日,举世瞩目的杭州G20 峰会即将召开,这是中国又一次在世界舞台亮相,杭州也发出了洪荒之力,只为展现出中国的最美形象。 ”(《南方日报》2016 年8 月30 日)
“洪荒之力”一词出自于 2016 年8 月8 日奥运会期间被记者采访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之口,这一词原本是电视剧《花千骨》中提及的天地初开之时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这个网络流行词一出现便在网络新媒体中迅速爆红,成为年度热词。 “洪荒之力”用以代指个人的最大能量的力量,在新浪微博中的各大新闻媒体公众号中也多次融入到新闻报道中。
2.“一言不合就……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1)“’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上天,中国在科技赛场拿下一个世界第一!拒黑客以千里之外,’一言不合就换密码‘,因一把’量子锁‘,通信将更加安全。 ”(《人民日报》2016 年8 月16 日)
(2)“’一言不合‘上来就打?韩国对殴打医护人员量刑加重。 ”(新华国际,2016 年6 月27 日)
(3)“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被日本民众喊’滚‘的驻日美军到底犯了几宗罪? ”(《新京报》2016 年6 月20 日)
(4)“普京不去法国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新华国际,2016 年10 月12 日)
在句子层面,“一言不合就……”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作为两个典型的代表,在新媒体新闻语言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与新闻内容的融合度比较自然和贴切,在语用层面上,这些句式的使用也增强了表达的趣味性,更加新潮活泼。
- 重庆话版2014网络流行语出炉 本土化后说起更带感
- 2018山东银行招聘考试时政热点:莫让网络流行语成了你的“代言人
- 2018年10大流行语公布 最近大热的锦鲤在其中
- 外媒盘点中国2014网络流行语 称影响海外华人社会
- 评:“蓝瘦,香菇”凭什么入选今年流行语?
- 央视春晚回归创造“流行语” 网络热词难登台
- “麻辣鲜师”吐槽网络流行语 作文不及格,看你还“我伙呆”不?(图)
- 从年度“十大流行语”看中国喜人变化
- 网络流行语OMG百年前就发明了
- 2018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
德迅网 » 网络流行语和热词对社交媒体报道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