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网络流行语。67.4%的 受访者认为过多使用网络流行语会使代际沟通更加困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的丁歆经常使用网络用语。“我一般在跟网友聊天时, 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状态时会使用,因为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语境,大家都在这种流行语境下,你会自然融入进去。但是在其他地方用网络用语,别人可能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在看直播或者发弹幕时会用网络用语,平时面对面交流一般不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生梁杰认为,流行词是一种创造,“ 本来要说很长一段话的,用几.个字就可以表达了。另外在某个特定的场合,某些流行词就代表一个特定的意思,这样说会更加明确。”
“使用流行语就是为了好玩,大家对于一些词语会心照不宣地笑一下。”丁歆觉得,网络语言会让语言异化,“我们会把一些传统词语进行解构,重新放到现在的聊天环境下,本质上来说是污染了汉语原本的语义的,但这可能也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调查显示,34.3%的受访者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59.1%的受访者偶尔使用,仅6.5% .的受访者完全不用。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认为,网络语言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情感和心理。网络交际平台为交际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便于自由创造的语域。与传统的平面媒体.上的书面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内容可以突破常规,具有非正式性、随意性和简约性,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词语表达方式。它们为现代汉语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更多新的选择。一些创新因素已经突破自已的语域,进入人们日常生活。
(摘编自2019年03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网络环境下,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网络用语表达思想情感。网络用语虽然有时幽默活泼,但也存在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很多习惯于使用网络用语的年轻人,语言越来越贫乏,偶尔说句成语都觉得不习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
“无论是描述什么东西还是事件,我都是用同样的方式去表达。”福州市中学老师蔡筱佳说,“随着媒介的更新, 有时我们不再需要用文字去描述,比如看到美景,你会把它拍下来,这让人更不会去思考怎样创造新的表达方式”。
“现在大家夸人,习惯用一套固定的句式,或者用很多夸张的语气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的丁歆说,汉语中有丰富的词汇供人们表情达意,可现在很多都被简化,比如大家遇到好笑的事情只会说“哈哈哈”。
(摘编自2019年03月21日《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记者:年末的各类汉语盘点,网络流行语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您怎样看待网络流行语现象?
姚喜双:互联网的持续繁荣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形式的不断更新,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一些网络流行语因其简洁、形象、生动的特点,深入人们的网络生活,并已逐步发展至线下,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这不仅丰富了网络语言自身的发展,也丰富了汉语语言的表现形式,如“给力”“蛮拼的”“点赞”等,都很接地气。
当然,伴随着网络语言井喷式的增长,出现了一些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用语,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生造晦涩的词,“昂丝”“绿茶婊” 等低俗的词,这不仅.对网络语言自身,更对社会语言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以辩证的态度,既充分认识其对丰富语言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不规范、不健康的一面。对于其使用,同样是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放任自流,应按照网络语言的发展规律,趋利避害,加以正确引导。记者:语言作为社会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有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那么网络语言的底线和边界在哪里?
姚喜双: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应首先考虑网络语言不同层级的要求,网络语言是一个复杂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给力、点赞、接地气、正能量”等词,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词汇系统,其使用应得到支持,如“给力”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二是“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童鞋”等词,表义晦涩,缺乏规范,不提倡在公共场合、大众媒体中使用;三是“逗比”“逼格”等,品位低俗粗鄙,会对汉语系统造成破坏性影响,应予禁用。总之,网络语言使用不仅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符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则,而且要健康向上,不低俗。
(摘编自2017年01月06日《光明日报》)
4.下列对网络流行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网络流行语具有突破常规、随意简约的特点,在网络自然流行语境下,网民会主动融入语言自主创新潮流中。
B.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语言使用潮流,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网民对使用网络流行语乐此不疲。
C.网络流行语的大量使用让人们的表达显得单一固化了, 夸赞别人习惯用一套固定的句式或夸张的语气,遇到好笑的事情一句“哈哈哈”完事。
D.网络流行语追求简便快捷,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部分网民有时不再需要用文字描述事物,喜欢用视频拍摄过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先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报道了网络流行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情况,然后通过专家解读的方式对网络流行语普及的原因进行宏观分析。
B.材料二先总体阐述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对人们语言水平的影响,然后用受访者的代表性言论展示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对人们语言水平的影响。
C.关于网络流行语对当代汉语发展的影响,材料一侧重从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范围予以评估,材料三侧重阐明网络流行语如何增强汉语的表现功能。
D.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弊端,材料二仅是从个人角度指出了长期使用存在的危害。材料三则先从个人角度后从社会角度指出其长期使用存在的危害。
6.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媒体语言,它流行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述。(6分)
答
4. B (于文无依据。调查显示,34.3%的受访者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59.1%的受访者偶尔使用,仅6.5%的受访者完全不用)
5. B (A.理解偏颇。材料- -仅报道93.4%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网络流行语。不能理解为“报道了网络流行...的普及情况”,另,专家是对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进行解读。C.概括片面。材料一也谈到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表达功能的影响,“为现代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材料三也谈到网络流行语使用范围的扩大,“已逐步发展至线下,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 D.理解偏颇。材料二是指出“对习惯于使用网络用语的年轻人”语言能力的影响,材料三是指出网络流行语对网络语言自身尤其对社会语言产生不良影响。)
6. (6分)
(1)使用人数多,参与范围广,年轻人喜欢网络交往方式;
(2)网络平台提供的宽松自由的语域环境;
(3)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不断更新为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传播提供了平台;
(4)流行语表达简洁明确,有独特的词语表达方式;
(5)表达功能较强,有自身的流行语境;
(6)层次较高的流行语有的被吸收进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每点1分,共6分。基本符合即可给分。)
- 郭台铭确定参选2020!谁会是富士康接班人?
- “2018年十大流行语”出炉 “命运共同体”“店小二”等上榜
- 2016十大网络热词出炉,你“懂”几个?
- 盘点上半年最火网络流行语这些热词你用过没?
- 2013别有“心意”的网络流行语盘点 被评妨碍与人交流
- "我可能是假的"成新年首个网络流行语 咋火起来的
- 汽车圈的“创造营” JETTA品牌C位出道已预定
- 白沟京雄世贸港悦享谷多少年产权在山西太原请联系
- 网络流行语为何难登大雅之堂?
- “童心创未来”成为广州小学校园流行语
德迅网 » 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4%的受访者平时会使用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