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当我们讨论996时,别人在讨论「每周工作15小时」(2)

对脑力工作者来说,提高工作产出,最重要的是深度思考:摒弃环境的干扰、分心、影响,抛弃路径依赖和惯性行动,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里,将素材进行重新整理和加工,思考它们更深入、更内在的链接。

这样,才能产出与众不同、保证质量的成果。

以我为例:当我做课、写作时,坐在电脑前的时间其实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在进行思考。这表现出来是什么呢?是散步、看书、发呆 —— 如果我有一个老板,他一定会觉得我在开小差。

但事实上,这些思考,比坐在电脑前去「行动」,重要得多得多。

除了深度思考,适当的休息也极其重要。

2011 年,《认知》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长时间专注在一项任务上,会导致「失去焦点」,从而导致表现的降低。

简而言之:大脑是需要新鲜感的。如果你连续几个小时面对一项工作,你的大脑会习惯它,会感到无趣、厌烦,从而降低对它的投入程度。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心理学家 Alejandro Lleras 的建议是:休息。当你需要执行一项复杂的任务时,最好是做一段时间休息一下 —— 这里的「休息」,是指真的转移注意力。比如:看一些跟当前任务无关的东西,来激活不同的脑区,让大脑得以喘息。

这样,可以达到「重启」注意力的目的。

同样,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如果一个人的一整天,都被工作所充满,那么,他的认知资源一定是超负荷的。他的隐性认知会不断挤压显性认知,造成思考能力的下降和大脑的疲倦。

另一方面,好的状态对工作效率至关重要。如何保持好的状态呢?生理基础就是血清素。光照,放松的心情,轻度的运动、舒展,这些都有助于合成血清素。

而在办公室里一坐一整天,只会导致员工疲劳不堪、工作却没有多大进展。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得出这几个结论:

1)对脑力劳动者而言,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坐在电脑前才叫「工作」。

2)我们不应以「坐班时间」来衡量脑力劳动者的价值,而应以「有效产出」来衡量。

实际上,绝大多数高效的专家、领导者,他们的秘诀都无非是这三点:

1)专注

在每天状态和精力最好的时候,专注在当下最重要的工作上,摒弃其他一切打扰。

这种专注可能持续4-5个小时。这里,就是每天生产力产出的峰值。

2)休息

专注工作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休息,让大脑从疲惫中得到舒展,获取新鲜信息的刺激,激活不同的脑区。

3)思考

在「专注」的时间段之外,拥有充足的闲暇和自由度,自由获取信息、进行思考,激发创造力和热情。

这就是我所提倡的模式,也是我们的目标:

每天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工作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除此之外,拥有充分的自由度,无需去应付上级和老板。

这就能够实现一种平衡:员工产出最大业绩,又不会透支身体、牺牲生活和家庭;老板也无需为员工的「开小差」「坐班」去付出额外回报,双方都皆大欢喜。

当然,做到这一点,对于员工和老板都有要求:

员工能够做到「聪明地工作」(也就是我公众号一直提倡、分享的内容);

老板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并带动、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热情。

如何实现这种双赢呢?我曾经分享过一个「JCM模型」,非常有用。

它认为,让员工发挥最大产出,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

技能多样性:这项工作是有一定挑战的,需要发挥不同的技能。

任务完整性:你不是一条链条上的齿轮,而是独立承担一项任务、一个项目,你需要为之负责,当然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工作重要性:你的职责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实现你的价值。

自主性:你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方式去工作,更进一步,你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和自由度。

反馈:你可以从中得到即时的、有效的反馈,知道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能够从中获得经验。

具体来说,对于小公司,这几点是可以考虑的,也是我已经验证过的:

1)目标一致

我一直强调,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目标一致。员工并不是把它看作一份收入来源,而是希望长期扎根这个行业,去「做出一份事业」。

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所谓的「加班」。员工的使命并不来源自老板,而是源于「我要把它做好」「我要让它变成我的作品」的这么一种强烈的动力和愿望 —— 这就是一种双赢。

举个例子,我在广告公司的时候,许多人都抱着一种什么心态呢?「我要做出厉害的创意」。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价值的实现。在这种心态下,就会把每一个项目都看作一种「机会」,去尝试不同的想法,做出更好的作品。

给予团队伙伴空间、目标和信任,他们能够产出的东西,会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2)充分给予自主性

在(1)的基础上,老板要做的,就是给予目标确立和一定的指导,确保团队不会跑偏。剩下的,最好是采取「放任」的做法,让大家自由试错。你的约束越少,团队的发挥空间就越大。

好的团队是什么?是有一套模式、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运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而无需领导者不断去推动和指挥的。

这一点,是需要每位老板去思考的。

3)合适的回报

这就不用说了。报酬不应与「工时」绑定,而应与质量绑定,最好是采取分成制、期权制,让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

4)培养型管理

许多公司衰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各级主管不敢使用和培养「比自己强的人」,害怕自己坐不稳,这就导致了公司的战斗力整体下降。

好的管理是培养「另一个自己」,让他为你分忧、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最后,再分享几点心得,给还挣扎在「996」和「加班」海洋里面的你,希望能给你一点启发:

1)想清楚,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一切行动,都不应脱离这个目标。

2)不妨多去质问内心:这些真的是我想要的吗?你真的需要买房买车、拥有「光鲜亮丽」的形象吗?请去找到你「发自内心」的驱动。

3)好的决策在于「放弃什么」,而非「选择什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远胜于「把所有的事情做完」。

4)打造全面的战斗力,让自己能够独立生存。未来的社会,一定会逐步趋向分众、外包,找到愿意投身进去的事业,并让它成为自己的独立商业引擎 —— 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关于最后一点,可以后台回复「职场出路」,阅读我去年底写过的一篇关于商业模式的文章。

当然,在能够看到的将来,这个理想还比较遥远。所以,不妨告诉我:

你愿意以削减一定的收入为代价,来换取更短的工作时间吗?

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一起交流。

或者读读这些文章:

战胜拖延?先给自己来个诊断

如何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

  1. 勉县民政局召开新闻写作及舆情处置培训会
  2. 12岁小学生创作近十万字小说 启元学校学生曹涵杰钟爱写作
  3.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作文写作——审题立意
  4. 进化镇举办新闻宣传写作培训会
  5. 机器人写作背景下职业记者存在价值探析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