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是对我国社会特别是青年思想影响很大的一股思潮。当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社会价值取向渐趋多元化,在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和文艺理论评论研究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
其一,思想上臣服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把中华文化传统等同于专制、落后、野蛮、非理性,进而否认中华文化传统向现代文明发展的可能性。在我国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中,颠覆传统、恶搞历史、消解思想、否定民族特色、淡化时代精神的现象时有出现,“重写文学史”不绝于耳。这导致一些创作者只写生活的阴暗面,而对真善美的时代新风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其后果是,尽管创作量年年攀升,可真正称得上鸿篇佳构的作品却难以寻觅。
其二,猎奇化、娱乐化的消费倾向逐渐抬头。比如影视领域一度火热的“穿越剧”“宫斗剧”“戏说剧”,还有一些胡编乱造的“抗日神剧”,等等,都是以猎奇的内容吸引眼球,以恶搞的形式娱乐观众。可以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猎奇化、娱乐化的消费倾向逐渐成为大众传媒时代的一种突出现象。
其三,混淆是非,以“揭秘”“翻案”博人眼球,颠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业已形成的社会共识。历史虚无主义鼓吹者往往打着“还原历史”“重写历史”“反思历史”的旗号,以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方式,颠倒黑白,大做文章。他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塑造,不是详加考证、全面把握,而是随意剪裁、拼凑史料,以个别现象掩盖事物本质。
其四,对英雄人物“污名化”“俗鄙化”,把民族独立、解放斗争的历史“娱乐化”,消解神圣,解构崇高。其目的在于,通过贬损革命前辈、抹黑英雄模范,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动摇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精神支柱。
其五,打着文艺创新的幌子,对中华民族经典名著肆意解构。对经典名著丰富蕴涵的解读与阐发,固然需要与时俱进,但前提必须是尊重原著的精神价值取向和审美风范,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中加以丰富、深化、发展,以求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不是反其道行之,对其固有蕴涵横加扭曲和篡改,还美其名曰“创新”。
凡此种种,都是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就是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历史。它以历史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虚化事实,否认历史的客观性,随意歪曲历史真相;虚化规律,否认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大趋势;虚化价值,否认历史的教育功能,解构主流价值观。
由此可见,文艺创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不容小觑。我们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征与危害,更要在思想与行动上自觉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与腐蚀。
坚持用唯物史观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这是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具体来说,要着重把握客观性原则、历史主义原则、历史辩证法、历史整体研究原则等。
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等重大问题。作家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当代作家既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能量,又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坚定不移地用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审美去创作,才能写出不负于时代的文学精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离开了人民,文学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学作品反映的是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躲在象牙塔里写不出有血肉、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投身到现实生活中去,用心用情去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
充分认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文艺工作者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永恒的追求,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升文学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萃取中国古典文学之精华,博采世界优秀文学之所长,同时直面当代中国的生存现实,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