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董广安教授的新著《现代新闻写作教程》是在作者以前曾出版过的两本新闻业务教材的基础上,充实当今新闻界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重新编排而成的。读完这部近40万字的鸿篇巨制,一种亲切感和知音感油然而生,著者的严谨治学精神令我感动。
  评书作序本不是我的长项,但作为从事新闻业务教学的同行,我觉得有责任和义务把这本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著作推荐给大家,期望它能给我们的媒体实务圈和理论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因而,我简要谈谈自己阅读此书后的几点印象。
  第一,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中国将更加全面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我们又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的历史环境,新的时代要求,给中国新闻传媒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目前,中国的新闻实践呈现出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景观。新闻工作者凭着一点“老底”、一点经验来办事,难免会在新的情况下手足无措。敏锐地接受新生事物,牢牢地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加强学识修养,提高新闻业务水平,这是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使新闻工作者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现代新闻语言向受众传播信息,已经成为当下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心的话题。《现代新闻写作教程》的作者在继承传统新闻写作理论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力图通过剖析一些新闻报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来回答新闻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在不少章节,作者既讲如何“谋篇”,又讲如何“取材”,更强调如何“发现”,力求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服务实践,方便操作。
  作者从事新闻写作教学近30年,一直坚持媒体实践,对新闻报道的诸多体裁都有所尝试。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她总是结合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有意识地创新。去年,我在《大河报》上还见过她写的一篇杂谈,清新质朴,饶有风趣。
  我问她:“你搞研究那么忙,怎么又写起杂谈来了?”她告诉我,新闻写作常做常新,现在虽然忙了,也要抓住一切机会亲自实践,从中体味。不仅如此,作者还长期担任河南省新闻奖评委和新闻出版局审读员,对现实媒体中的业务问题和困惑,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她所总结归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业界有着弥足珍贵的指导意义,在这本书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
  第二,具有可贵的创新性
  董广安教授作为一名新闻业务专家,非常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她不仅亲自参加实践,还经常和业界人士交流业务心得,她对业界现实的把握有时甚至超出了媒体实务工作者,这不能不让人敬佩。由于根植于生动的新闻业务实践,她常常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思想。
  我对该书的体例也比较赞赏,认为里面同样蕴含着不少创新的努力。全书共分十六章,第一章对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舆论导向的把握、主题的提炼和新闻传播的策划和组织作了综述。第二章到第九章,对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如消息、通讯、专访、特写等,从理论到实践,从规律到应用,作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和说明。但作者没有止于此,对涉及新闻报道主要领域的各种类型,如经济、社会、科技、法制、体育、娱乐甚至网络等诸方面,在第十到第十六章亦给予了颇有新意的阐释。
  长期以来,许多一线新闻从业者抱怨:“新闻写作书关于各种体裁的论述大多太笼统,比如同样是消息,经济消息和娱乐消息的写作就有各自不同的规律和特点,但鲜有书籍对此进行专门详尽的论述。”董广安教授的这本书对此不仅做了阐释,而且阐释得条理清晰、实用性强。本书所涵盖的报道体裁全,类型多,论述深入,读着解渴。文中所选例文也框定在最新的时段,因为最新的新闻实践最为引人注目,而得风气之先的新闻作品,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与新闻实践和其从业者都相拥相伴。
  另外,在最后一章作者把网络新闻的写作归入其中,在同类新闻写作教材中也算作一个创新。近年来,由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及影响日益扩大,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的地位已经深入人心,网络记者地位也得到了空前提升。因此,探讨网络新闻的特点及写作章法,对于数字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已经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对网络新闻写作做了精心的研究,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继续完善和深化,但作为“吃螃蟹者”,其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非常可贵。
  第三,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这部书的语言鲜明生动、质朴亲切,却又不失庄重严谨。在书中,你看不到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刻板论述,看到的只是跳跃着的文字精灵;每一个标题都准确生动,每一章的阐释都条理明晰,耐人寻味;结构上独具匠心,所选例子均典型而又有说服力。叙述的轻言细语,表明了作者的平和谦逊。她不愿进行说教,也不故作高深,更不炫耀辩才,而是娓娓道来,像是和新闻工作者面对面闲聊一般。读起来很深邃,但决不深沉。这本教程大气、沉稳、客观的语言和写法,必将影响每一位读者。
  “伟大的理论往往存活于质朴的语言中”,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作者在对丰富而新鲜的材料、看似平凡的新闻现象进行透视分析时达到了一定的理论深度。丰富的材料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就显得必要而又恰如其分。这种驾驭能力,源于作者对各种理论和现实间联系的寻找、认识和判定,源于作者多年的学术积淀和学术思考。阅读这本书,你还不得不感慨作者资料的丰富与完备,这对于一部学术著作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资料就是学问”,这是著者给学生上课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董广安教授提倡做学问做“秤砣”不做“葫芦”,并且一直遵循着“不动剪刀不看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传统。
  十几年来,著者一直很重视新闻奖评选工作,因为她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全面、集中地了解全省报纸系统全年的得与失,而且每次会议结束她都要背回大包小包的评审材料,她把这些材料视为她的宝贝!书中翔实而新鲜的材料大多是由此一点一滴积累来的,所以,董广安教授的书的确称得上是厚积薄发、呕心沥血。
  董广安教授的这本著作,能透视到各种题材和体裁新闻写作的套路和章法。看完之后,特别能激发一个新闻人的信心和抱负,使你产生迫切要深入生活捕捉素材的冲动和反映现实的责任感,乐于创出精品。
  作为教程,尤其是写作教材,本书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每章节的后面如果能安排适当的写作练习,可能会更完美些。此前,听著者说过有这部分内容,因为考虑到全书的篇幅而忍痛割爱了,这给本书留下一个缺憾。
  但这本书仍不失为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朴实凝炼的笔触以及书中洋溢着的新世纪的时代气息,以及飘逸流畅的行文,让我的阅读不仅没有成为负担,反而变成了一种精神享受。我相信,无论是新闻业务研究者,还是新闻实践工作者,在阅读此书后,都会得到极大的收获。
  (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代新闻写作教程》作者简介:董广安,女牞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任教以来,先后讲授文章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广告写作、媒介批评等课程。出版专著《实用新闻写作学》、《当代新闻采写方略》、《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中外新闻佳作选评》、《现代新闻写作教程》共5部,计130余万字;主编或与人合著多部:《中国人知识库》、《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消息卷》、《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通讯卷》、《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评论卷》、《新闻传播精品导读通讯卷》、《中国晚报学》等。主持国家、省社科项目8项。曾获首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省级)和多项省级科研奖励。


    《新闻战线》 (2004年 第九期)

德迅网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