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由长平:舞台创作没有捷径 唯有“干”字精神

  

由长平:舞台创作没有捷径 唯有“干”字精神

  位于辽宁丹东凤城的大梨村,见证了一场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奇迹。那个撸起袖子带领大家干的党的基层干部名叫毛丰美,2015年,辽宁省人民艺术剧院把他的先进事迹改编成话剧《干字碑》,由长平成了毛丰美舞台上的化身。

  “做演员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你塑造的这个人物,你也喜欢他,而且是越来越喜欢。”由长平坚定地说。

  驱车一个半小时,就从沈阳到了凤城。“毛丰美和大梨村的故事就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边的。”创排至今,《干字碑》已经多次全省巡演、五进北京,演了80多场。虽然已不需要特意为创作而采风,但由长平仍常常和爱人在周末时自驾前往大梨村,看看转转,“太美了,你完全没法想象我刚刚走进大梨村时的震撼”。凤城大梨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度假区,谁能想象,这里曾是一贫如洗的穷山沟,是党支部书记毛丰美带领村民们埋头骨干三十多年,才有了这富足、美丽的新生活。

  “‘英模戏’不好演,容易脸谱化、概念化,表演也容易被框住”,既然决定了出演,就要百分百的完成,对着这个角色,由长平仔细琢磨了很久,“要是把他和普通人拉开距离,就不可信、不真实了。”

  他还记得主创团队第一次走进大梨村时的情景。得知辽宁人艺要来创作《干字碑》的消息,老乡们无比热情,把村口围得水泄不通。他们讲毛丰美的故事,一个接着一个,讲都讲不完。那一刻,这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差点掉下眼泪,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位党的好干部演好演活,才能不辜负老乡们的真情流露。

  “舞台创作没有捷径唯有‘干’字精神。我很幸运,自己这一辈子没干别的,就待在了舞台上。”由长平的艺术履历非常朴实,他出身在普通工人家庭。1975年,刚成立不久的辽宁人艺面向全省招生,19岁的由长平报考了,从此与戏剧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

  辽宁人艺很少排小情小调的戏,剧院的作品风格多是磅礴大气、壮伟刚健。“这么多年,我们把这个风格传承了下来,并且有五部作品获得过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八部作品获得文华大奖,这在全国的剧团中都是绝无仅有的。”言谈之间,由长平是满满的自豪。立足黑土地,一直坚持艺术反映现实的道路,辽宁人艺扎扎实实地从生活里寻找素材,“让老百姓真正看懂”成为剧院的创作目标。

  “我还记得李默然先生说过,咱们关东演剧学派的表演风格,就是‘大江东去与潺潺流水相结合’,我们演起来过瘾,观众看起来也过瘾。”东北人的豪放与深情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辽宁人艺的表演,就像白酒一样,火辣辣的,很冲,但越品越香。”

德迅网 » 由长平:舞台创作没有捷径 唯有“干”字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