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一张电子教案里的普通图片,长要费多少时间?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的回答是两个小时。4月25日上午,为了给广西百色市靖西市第三小学上好一堂文学课,李元胜提前一天专门坐着摩托车,连续奔驰四个地点,才用镜头捕捉住了全球唯有靖西才有的水生植物——靖西海菜花。
“丰富、有趣的图片一下子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和我平时见到的课堂教学完全不一样。”靖西市第三小学校长孙钦德说他瞬间消除了顾虑,“我看到了学生在用心体会、感悟,学生和诗人的灵魂在交流、碰撞、理解。”
这堂由李元胜主讲的文学课是由中国平安联合中国作协发起的“村暖花开·三村采风行”广西站中一个重要的环节。4月23日,一批由全国知名诗人、艺术家、媒体代表和志愿者组成的扶贫采风团来到广西百色市的田东县与靖西市,前往乡村产业、健康、教育等领域扶贫点,观察并采访当地扶贫模式和进展,他们的认真态度与专注精神,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把家乡建设好,这个想法永远不变”
车队在半山腰蜿蜒盘旋,路边是陡峭的深谷。4月23日一大早,由一批著名诗人带队的扶贫采风团,从南宁驱车近4个小时来到了广西百色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坡教村。屋外,毒辣的阳光下甘蔗苗倔强地迎风挺立;屋内,诗人们与当地干部、村民代表的交流热火朝天。
201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事处干部吴祠勇带着行李来到坡教村,“没想到这里缺水,缺土,生存资源稀缺。”在座谈会上,吴祠勇回忆一年来的扶贫经历,感慨万千,“精准识别时,坡教村户籍人口239户922人,截至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3户290人脱贫,目前只剩下8户17人等待脱贫。”
参与座谈的作家们对坡教村的变化赞叹不已。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大解以其敏感的直觉既是追问又是建议:“为什么铁路线从我们村旁经过,怎么没有设个小站?”大解也是从乡村长大,在他的作品里常见隐秘而美丽的故乡,他常说人的精神和身体都要有个源头,而故乡就是他的源头。目击坡教村交通的艰难,他认为设置铁路小站,对坡教村的现在与未来,都有极大意义。
“今天我们来的这些诗人,大都是从农村长大,我想知道你们村民现在的真实想法,譬如孩子长大了想离开这里吗?没有了外界援助了,你们怎么办?”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立云好奇地发问。刘立云的老家在红色根据地井冈山,通过入伍参军,拼命读书,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45岁的村民梁月勤腼腆地接住了刘立云的问话,她说:“每个人都想过好日子。我们家的孩子长大的选择,我们做父母的没法左右,但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过好,把家乡建设好,这个想法永远不变。”梁月勤是坡教村第一家种甘蔗的,“以前我们种过玉米和土豆,大雨一来,被水一淹,往往欠收或者颗粒无收。”2007年,在她坚持下,梁家开始种植甘蔗,“过去化肥、土壤不好,销售价格不稳定,去年有了糖厂的定向收购,有了中国平安的帮助,甘蔗收成明显好了很多。”
梁月勤种植的喜悦,来自吴祠勇等一帮扶贫干部的艰辛努力。吴祠勇刚驻坡教村时,就一户户登门拜访村民,摸清全村产业情况,不久就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芒果和甘蔗种植、牛羊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是我首先要抓的事情。”吴祠勇加强村企联动,积极与中国平安等企业进行沟通。针对坡教村的特殊情况,中国平安向南华糖业发放1亿元产业扶贫贷款,由制糖企业对甘蔗实行订单式、保底价收购,有效解决了甘蔗销路的问题。2018年5月,中国平安又向坡教村捐赠了39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改善了坡教村的土壤品质。同时吴祠勇邀请专家对甘蔗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村民的生活明显有了奔头,原来死气沉沉的局面,开始生机勃勃。“拿甘蔗算,同等气候条件下由原先3.5吨的水平可以增产10~15%。以每吨530元收购价计,村民每亩可增收200余元。”
吴祠勇说村民凝聚力的提高,是他一年来扶贫的最大体会,“我们鼓励村民或者外出打工,或者专心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只要村民有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坡教村可持续发展,就有希望。”
在距离坡教村村部50米远的甘蔗种植地旁,诗人大解、刘立云、李元胜、胡弦、蓝野和村干部、蔗农就如何扩大收入来源展开热烈交流。在坡教村卫生所,扶贫采风团的成员饶有兴趣地体验了一回中国平安2018年捐赠的检测一体机。村医梁威已经熟悉这个集血糖仪、血压计、尿常规、12导心电图、血氧、心率/ 脉搏、体温计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它可以解决村民基础的体检需求,遇到更困难的病症,远程平台也可以和省、市、县级医院进行远程会诊、转诊。”梁威解释,这样可以让村民少跑许多冤枉路。
“站在山上看,我们的学校最漂亮”
“站在山上看,我们的学校最漂亮。” 靖西市龙邦镇大莫村弄关民族小学校长李春谋开心地说。李春谋所在的弄关自然村是靖西市唯一的苗族聚居村。他在这里长大,1999年中师毕业,回到了这所母校。“当时学校就一个老师,但那时我就想一定要改变弄关小学的面貌。”
4月24日下午3点,扶贫采风团成员在李春谋的带领下,参观这所全村最耀眼的建筑。弄关民族小学1952年成立,在李春谋的奔走下,2005年小学搬迁到新址,有了外形精巧的教学楼和地面硬化的篮球场。“现在全校有3个老师,42个学生,学校提供营养午餐。”尽管现在老师的办公室和学校的阅览室合在一起,但李春谋已很满足现在的条件,“我们村小毕业的学生已经有读大学本科的。现在外出的公路都是水泥路,学生上学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老师操心的事情就是怎么把书教好。”朴实的李春谋笑着说在弄关小学,低年级要用汉、苗、壮三种语言教学。“他们有时可能会背诵整篇课文,但不知道意思,这时老师就要用对应的民族语言给他们解释。”诗人胡弦来自苏北农村,他对这种遗世独立的乡村小学特别有调研的兴趣,他一次次向校长提问,话题从学校经费来源到老师的上课方式。这与他小时的生活经验相关。胡弦很小的时候,祖父作为守林人独自住在村外的小茅屋。祖父藏有几本繁体字的小说,胡弦从那几本小说开始识字。“乡村文明延续几千年,怎么让乡村小学留住乡村精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弦说我们现在的写作,总是浮光掠影者多,对现实乡村没有深层次的透视和思考,也没有提炼出好的语言表达方式。
调研完弄关民族小学,采风团的成员先后走访慰问了附近三户村民。“我们村就在中越边境线上,山多地少,过去村里穷,适龄青年娶媳妇很难。自从做了边贸生意,日子越过越好,不少人家都建起了新房子。”靖西市与越南山水相连,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边境一带人均耕地不到0.3亩,不少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年来,为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靖西市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助力边民互市点扩容增量。村民陶民明说现在不少外出务工村民开始陆续回乡,参与边民互市贸易,从而得到了发展机会。据大漠村扶贫干部介绍,陶民明一家已经自主脱贫。
#p#分页标题#e#诗人蓝野注意到弄关苗寨核心地段有一个围起来的场地,场地中间,一头背肌高高耸起的壮牛,正打着锐利的响鼻警惕地望着四周。当地村民说,那是弄关的斗牛场。每年大年初一,弄关就举办新春斗牛比赛活动。来自邻里乡村的上千名苗、壮、汉等各族群众前来观看助威,场面非常刺激壮观。当过兵的蓝野,对这些刚烈的民俗活动自然有关注的兴趣。“这项活动让弄关本土民俗文化大放异彩,不但丰富了当地村民春节的文化生活,延续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也能增强了村民群众发展旅游脱贫的信心。”蓝野悟到了斗牛文化的多重价值,兴致勃勃地和身边的村民交谈。
“发现美的眼睛”
“诗歌是走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4月25日上午,靖西市第三小学,迎来了一批知名的诗人和画家,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了文学课和美术课。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是文学课的主讲老师。
上一页12下一页
- 依法治县调研报告
- “极速”写作,喜耶忧耶?
- 写作新闻稿的基本要求包括( )。
- “北猫哥哥”现场传授写作秘诀
- 历史作品影响下的科幻写作:《一九八四》的思想源头
- 大咖加持、开拓思路,52中新闻总结表彰会指引学校宣传新方向
- 白银新闻稿发布哪家好
- 弥勒供电局开展新闻培训提高员工写作水平及宣传能力
- 2019北京大学高卫平实验室博士后与研究助理招聘公告
- 网络文学在类型写作中不断进化(艺海观澜)
德迅网 » 交流、碰撞、理解,文学艺术大咖洞见乡村之美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