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10日讯(记者黄丽娟)100万个人心中,可能有100万个武汉。10日清晨,一篇微信长图文《什么是武汉》,却同时击中了亿万人的心扉,引发了他们的同一个动作——刷屏。截至晚上7点30分,短短12个小时不到,这篇微信长图文的可统计阅读传播总量已达1.3亿,掀起海内外关注武汉的巨大热潮。
武汉大学学生和华中科大学生在东湖竞渡。王翮摄
这是一个适合横屏观看的城市
10日早上7时33分,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推出长图文《什么是武汉》,通过“江湖”“码头”“人间”3个关键词,讲述武汉得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宏阔格局、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和幸福自在的市民生活。整篇长图文穿插着75张高清精美配图,其中众多的大航拍、大全景横图,视觉效果大气磅礴,也印证着开头语——“这是个适合横屏观看”的城市。
165条江河日夜奔流、166处湖泊烟波浩渺、600余处桥梁及隧道跨越东西南北,还有400个动车组整装待发……一开始,四幅请大家“横屏观看”的长图震撼入眼,告诉大家:武汉是中国水陆空三栖的交通中心,在这片856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运各种交通线路往来交织,人称“九省通衢”。
在讲述武汉是“人才交汇的码头”时,长图文这样描述——“最夸张的是诗仙李白,他在武汉迎来送往不低于十次,堪称武汉社交小王子。”独特的角度、理性又幽默的解读,让网友看了会心一笑,也读到不一样的武汉。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记者 胡冬冬摄
当天,每个武汉人点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都惊讶地发现已经被长图文《什么是武汉人》霸屏了。截至晚上19时30分,“星球研究所”该条微信的单条阅读量已达到722万+,超过该号保持的单条最高600万的阅读纪录。
新浪微博“什么是武汉”话题也登上热搜,政务、媒体、企业、自媒体等百名大V博主参与,武汉籍名人王凯、朱一龙等通过转发等形式为武汉打call,微博话题阅读量达9400万+;在今日头条上,“什么是武汉” 微头条超级话题一经推出,光量就达到1200万+。
新华社、人民网、央广新闻、中新社、国际在线等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对长图文予以转载,取得极高点击率。腾讯大楚网、凤凰网也进行了转载。
长图文《什么是武汉》也引起外媒高度关注。英国《卫报》中文网、埃及《中国周报》等数十家海外华文媒体转载推送;“武汉旅游”的Facebook、Twitter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账号面向全球推送,覆盖海外受众44万人。
网友热评:它让我们重新打量和关照这片土地
与这篇长图文一样震撼、感动人的,无疑是无数的网络跟评。著名哲学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康在朋友圈评价道 :“这是迄今为止看到过的视域最广、史论最细也是照片最大最美的武汉宣传片。”
看到这篇长图文,新老武汉人感受到的是“满屏的骄傲”。武汉人龙京在朋友圈说,“历史与地理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绝佳钥匙,它让我们从琐碎无趣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重新打量和观照这片土地,看着武汉一点一点发生变化,真的会有奇妙的心电感应。”
金银湖湿地环湖路。记者 陈卓摄
网友“天行健”说:“身为武汉人,土生土长50多年,看过不少写武汉的文章,这一篇最让我激动。从杨泗港大桥的照片看,是最近拍摄,不超过两周,确实是我难以看到的角度的照片。文中的照片,张张如此,身为武汉人也未全见过。”
网友“心怡”说,“看湿了眼眶,作为一个在海外漂泊了15年的武汉人,深感自豪。想到下个月就要回武汉,注定今晚要失眠啦!”
网友“虫子”说,在武汉上大学、工作,找个武汉人结婚,最终爱上这座城市,越住越有感情,也感受到这几年越来越便利的交通,越来越干净的街道,越来越现代化的城市氛围,和烟火味十足的夜宵文化,“这是一座一直在奔跑的城市”。
身在外地的人们,也燃起了对武汉的回忆与期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曾经在武汉理工大学任职,他当即在朋友圈赋诗一首形容心中的武汉:“两江分三镇,百湖拥众山,数十桥隧凌越江汉,四季分明百花轮放,民众千万繁衍大城,青春万千涌动黉门。”
网友CHIPMUNK说,“昨天刚查询到高考录取结果,今早就看到这篇推送,期待与这座城市的相遇。你好呀,武汉,未来4年与你共书写。”
“星球研究所”所长耿华军解读幕后创作过程——
纵横的江湖、快意的人间,这就是武汉
爆款长图文《什么是武汉》是如何出炉的?长江日报记者10日上午联系上“星球研究所”所长耿华军,听他解读幕后创作过程。
“星球研究所”是一家面向地理爱好者的自媒体,自我介绍是“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耿华军说,公众号此前陆续在推送“什么系列”,先后推送过《什么是西安》《什么是云南》等爆款推文。而在决定做关于《什么是武汉》时,创作团队希望能够打破用户看武汉的常规视角,了解不一样的武汉。
《什么是武汉》出自一个9人的执行团队,团队成员除了耿华军是79年生人外,其他全部都是“90后”。推文从策划到推出,整整准备了23天。
虽然“星球研究所”地处北京,但是团队中很多人都和武汉有关联。耿华军小时候在湖北住过一段时间,每次离开都会在武汉转乘火车,经过长江大桥时,那种兴奋的感觉一直存在他的心里,“这次写武汉,记忆感挺强的,就花了更多的篇幅来写武汉的桥。”
2019年“汉马”现场。记者陈卓摄
团队中还有两名“90后”,大学在武汉就读。耿华军说,“‘90后’眼中的武汉,跟我的很不一样。他们觉得武汉很大,是一座有着日新月异发展的城市。”
耿华军说,创作时大家阅读了大量关于武汉的文献,最终决定呈现的不仅仅是地理历史,还有地理历史对城市的影响、对人的影响,呈现出武汉的烟火人间。他认为,“纵横的江湖、快意的人间”这短短10个字的点睛之语,与武汉的气质很配,“或许每个城市都有江有湖,但是最突出的就是武汉;而且武汉有着豪爽热情且独具个性的人们,有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什么是武汉》呈现的图片极为震撼,引人入胜。耿华军介绍,选图花了十来天的时间,找了很多武汉当地的摄影师,搜罗到的资源就有30G,“筛选过程相当纠结,最后呈现的照片与常人视觉很不一样,因为摄影的魅力就在于发现别人不一样的角度。”
《什么是武汉》的阅读量刷新了“星球研究所”以往的很多纪录。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引爆网络?耿华军认为,“这是个关于城市的开放性话题,可能100万个人对‘什么是武汉’有100万种不同的理解。我们也能看到武汉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外地、海外工作的人多,长图文也激发了大家的家乡情结,所以引起大量的转发和留言。我们希望,看过长图文的网友能够受到一点点启发,重新认识武汉。”
【编辑:刘思】
(作者:黄丽娟)
-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
- 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并召开
- 【企业文化】加强新闻业务培训,提升新闻写作水平
- 宁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为教与学“量体裁衣”
- 分享舆情分析报告写作的架构与方法
- 国外机器人新闻写手的发展与思考
- 14岁少女出版长篇小说《火》 曹文轩:少年写作是一片独特的风景
- 山西太原哪有中考冲刺集训,如何利用剩余时间安排最后冲刺
- 禁毒新闻写作与舆情研判研修班在京举办
- 2019年中国智能写作产业联盟座谈会举行
德迅网 » 12小时,1.3亿点击量,《什么是武汉》创作团队这样评价武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