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比利时父女创作歌曲为中国加油
“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武汉,我们在等你。”这是近来在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创作的国际公益歌曲《黎明的编钟声》里的一段独白。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这首由比利时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尚·马龙创作的公益歌曲广为流传。近日,扬子晚报记者通过中国音乐家方锦龙联系上他,马龙先生接受了扬子晚报记者的邮件采访。
艺术创新
融入编钟元素,中文独白、女儿主唱
“作为一名艺术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音乐传递希望和祝福。”马龙告诉记者,《黎明的编钟声》是他和身处武汉的搭档何浏一起创作的。“我在比利时,他在武汉。但我们每天都会联系,讨论歌曲和视频的创作。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歌曲,他负责视频和歌词。”
马龙说,“我以前也去武汉开过好几次音乐会。我每天都在关注疫情,希望疫情能尽快结束。当我演奏这首歌曲的时候,也是感触良多。钟声、黄鹤楼、燕子……是何先生给了我启发。”
编钟,被誉为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古典乐器之一。马龙在音乐中加入编钟元素,结合钢琴演奏,希望通过东西方乐器交融唱响“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华章。马龙提到,“家里有何先生送我的编钟,他还给我发了编钟的演奏视频。”这让他认识到这个中国特有的乐器,也产生了在歌曲中加入编钟元素的想法,以此来更好地感知中国文化。“本来我今年二月要去武汉,去和编钟演奏者合作。很可惜,由于疫情,没能成行。如果编钟可以用于经典作品,将是一个伟大的创作,编钟是个神奇的乐器,我希望西方人可以通过这首歌曲认识它。”
歌曲中,尚·马龙还用略显生涩的中文发表了一段独白:“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钟声一同醒来了,樱花在温暖的春风中飞扬,武汉,我们在等你……”马龙说,“我想告诉中国朋友,你们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你们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武汉和整个中国一定会战胜疫情,全世界人民都在期盼这一刻的到来,世界与你们同在!”
歌曲由马龙先生26岁的女儿、歌手诺艾米主唱。马龙介绍说,诺艾米是一名职业歌手,她会弹吉他和钢琴。他还点评说:“她是唱这首歌的完美歌手。在私人或家庭活动中,我们常常一起合作,很有趣。但平时我们都忙于各自的事业,因为这次创作,我们第一次一起演奏,很有意义。现在,我们在考虑,是不是长期合作。”
创作目的
希望以音乐来消除对中国的一些误解
马龙说,疫情暴发以来,他时刻与中国朋友保持联系,对中国人民,尤其是武汉经历的困难深表同情。他表示,中国正在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各地的医生和军队都在支援疫区。从中国朋友那里得到的消息说,有些地区的疫情已经出现平稳的状况,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和关照,人民的生活物资也可以得到保障。
这首带给人们希望与鼓舞的歌曲一经推出,立即在网络引发热议,不仅在中国的关注度高,也引起了比利时当地媒体的重视。马龙开心地告诉记者,当地一家影响力颇大的报纸还将此消息刊登在了头版头条。
他说,希望以音乐来消除比利时社会对中国的一些误解。“这也是我创作这首歌曲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发现在欧洲,包括在比利时,有一小部分人因为疫情开始害怕中国人,他们甚至不敢去中餐馆。我想用实际行动对此表示反对。”
他表示,坚决反对任何针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污蔑。他说,病毒无国界,如果疫情在欧洲国家发生,我们也需要中国的支援。在疫情面前全社会都应该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心中期待
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同中方携手,共同抗疫
“希望这首歌能帮助人们,鼓励他们度过非常时期。我也深信疫情能迅速结束,中国是强大的。”他表示,希望这首歌带来的收益可以给战疫的人民尽一些力,购买口罩和设备。也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同中方携手,共同抗疫。他还说,待到疫情结束,他准备第一时间返回中国。
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告诉记者,跟马龙结缘于一次合作,随后就常微信沟通音乐创作。“2019年春节,他跟尚·马龙先生在山西卫视春晚节目合作演出跨界音乐作品《桃花红杏花白》时,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以及共同的音乐理念,使我们成为默契好友。”这次疫情消息传出,尚·马龙先生即通过微信向我表达了问候。字字句句,情真意切。听到他和中国音乐人创作的《黎明的编钟声》,被他支援武汉的公益行为打动。
其实,在这次中国战疫过程中,有许多音乐家伸出援手。“我因五弦琵琶与日本音乐结缘深厚,由此也结识了许多日本音乐界友人,这次疫情消息传开,已逾七旬的日本著名三味线演奏家、作曲家本條秀太郎先生听说中国医用物资紧缺,马上张罗着给我家寄来口罩。本條秀太郎先生曾几次应邀来我国进行交流演出。看着邮寄单上端正认真的汉字,心里热流涌动。我会珍藏这张邮寄单。”方锦龙说,去年10月,在日本结束2019广州文化周“方锦龙国乐世界巡演”京都站演出后,带团队前往奈良拜谒当年鉴真和尚修行的唐招提寺。“不曾想,跨入2020年,在我们的祖国遭遇疫情巨大考验之际,当年打动鉴真和尚,促使他六次东渡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再次感动了中国人民。这八个字于我,更是感同身受。”
与华情缘
150次来中国 他的作品曾上央视春晚
今年67岁的尚·马龙出生在比利时韦尔维耶市,毕业于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他被专业媒体归入“世界十大新世纪音乐流派大师”之列。新世纪伊始,他将音乐创作领域拓展到中国,尤其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情有独钟。马龙热衷于中国文化,他告诉记者,每周都去布鲁塞尔和中文老师上课。“平时有机会就和中国人练习。”
马龙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自己和中国的缘分不浅。自己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发行第一张钢琴独奏CD,后来就一发不可收,连续在中国发行了20张。2002年,他开始在中国举办音乐会,一直延续到今天。“近20年来我每年都会去中国七八次,累计150次左右。最近一次是去年11月,我收获了很多听众。” 他表示,“中国人民对我非常友好,和他们的相处总是很愉快!在我的职业生涯里,中国给予了我很大帮助和支持,所以,我真诚地希望在这个时刻能为中国朋友做些事情。”
马龙的钢琴独奏深受好评,他参加了一些大型电视节目,如《我是歌手》、央视春晚、还应邀去了多个省市电视台演出,2014年还去贵州电视台参加了定期节目录制。2010年,他曾与中国歌手共同演唱上海世博会比利时馆主题歌《我们的歌》,2018年,他创作的侗族大歌《尽情欢歌》曾登上央视春晚。
#p#分页标题#e#近年来,马龙与许多中国音乐人合作过,同时将大批创作和改编的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曲目推向世界。“我很喜欢中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像贵州的侗族和苗族、云南的布依族、蒙古族。”马龙还常常深入到贵州等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回去以后进行歌曲融合创作,再把作品搬上舞台。目前他就在创作新专辑。
“我喜欢在我的歌曲中融入中国传统乐器,比如琵琶、二胡、古琴。”他还曾和“昆曲王子”张军一起表演过昆曲,也来过江苏演出,希望有机会能跟江苏的音乐家进一步交流。(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责编:高红霞、罗昱)
- 筑牢新时代贵州精神长城
- 一周文艺:余华与莫言成同事,2019年国际布克奖短名单揭晓,视觉
- 无锡代写商业计划书本市专业机构
- 中国百名油画家主题写生创作展在宁夏开幕
- (县级)申论试卷难度总体偏难!多关注民生领域的热点话题
- 教坛“常青树”郑青岳
- 成功学大师陈安之的赚钱两大定律分享
- 教资考试习题题目一
- 鲁网德州小记者第一期基本素质测评圆满举行
- 男子放弃15万年薪回大山深处当村官 为家乡发展而愁
德迅网 » 武汉,我们在等你比利时父女创作歌曲为中国加油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