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教学,更多的是通过这门课,要学生了解国情和国史,然后明白我们当前所走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而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他认为,一门学科带给学生最大的收获,在于其深邃的思想和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感性体验必须和理性认知相结合,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深刻的理解和稳定、持久的认同。
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张帆老师的开学第一课,就给英语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陈曦昊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会有思政课?”这个问题,是从小在西安“五大名校”一路顶着应试压力长大的她,从来没有认真去思考过的。
而那一堂课,让自诩是“自由主义”的陈曦昊,第一次想要真正去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陈曦昊坦言,她跟很多正处在叛逆期的大学生一样,“越弘扬什么是对的,越抗拒去吸收什么,生怕自己被洗脑。”
但是,听了张老师的几节课后,她觉得教科书里的那些词条,不再那么假大空,而是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也可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在她心里,张老师这个“宝藏老师”,上课有趣的同时,能不断拓宽她对社会的认识。
所以,当张帆老师在班上问谁愿意去岚皋参加关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陈曦昊和同桌一起跑去报名。但每班仅有一个名额,男同学绅士地把机会让给了她。
4月8号,陈曦昊如愿坐上了去往陕南的校车。车上,同学们讨论为什么来参加调研,陈曦昊说,成天在新闻上看到精准扶贫,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女孩,她觉得扶贫离自己的生活特别遥远,而且她是带着些许“怀疑”来的。
6个小时的车程,让好多同学一路感慨岚皋的偏远。车子越开,窗外的景致就越天然,渐渐没有了城市浮华的广告牌。到偏远的地区,就只剩“精准扶贫”“扫黑除恶”等标语挂在山上、或是村庄的墙上。
陈曦昊望着车窗外高耸的桥墩出了神,她想,这一座座投资巨大的桥,一条条通往偏远山区的路,还有这些大红色的标语,就是具象的“党的身影”。
去扶贫魔芋厂、制茶厂实地调研,和陕师大驻村工作队座谈,不少同学感觉跳出了自己平时的小圈子,发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大学生施展能力的舞台。
新闻传播学院的同学可以帮忙策划宣传,食品专业的同学可以助力农村食品深加工……31名来自各个专业的成员,热烈的讨论起了自己专业在农村的存在感。
到贫困户家里入户调研,让平时自嘲是“都市贫困女孩”的陈曦昊,第一次近距离地触摸到“贫困”二字的真正面孔。从贫困户家里出来,她就跑去问村支书,“我是学英语的,能为村上做点什么?”
村支部的墙上,密密麻麻的贫困户名单,已经有80%已经脱贫。这让曾经很欣羡西方国家制度的陈曦昊,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
回程的路上,化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赵奕丹也感叹道,虽然自己来自农村,但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并不了解,这一次的调研,让她看到了“肉眼可见”的国家力量。她希望,这样的实地调研,以后能有多一点。
“在这个缥缈迷茫的年纪,特别想去真实的事业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我甚至有了想去当大学生村官的想法。”陈曦昊说,这样真实可感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抹去了她过去很多对党和国家无知的偏见,也让她开始认真审视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