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北美教育专家刘君:为什么“虎妈”式推娃往往适得其反?

  “虎妈”蔡美儿最近又火了一把——当年她曾因一本记录了自己强力推娃理念的《虎妈战歌》饱受争议,如今,她的两个女儿相继结束学业、进入社会,多年严厉教育下的成果在全社会注目下接受“验收”。

北美教育专家刘君:为什么“虎妈”式推娃往往适得其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孩子既没有变成只懂得读书的“书呆子”,也没有在重压之下情绪崩溃,表现出精神不稳定的任何倾向。在十数年的“虎妈教育”后,一位女儿先后就读于哈佛、耶鲁,成为军法部队的二级少尉,如今在华盛顿巡回法院任职;另一位女儿刚刚从哈佛大学艺术历史系毕业。

  蔡美儿作为耶鲁法学博士和终身教授,在两个女儿身上实践的掌控力极强、严厉到近乎冷酷的教育理念,值得推广吗?那些号称“无为而治”、解放孩子天性的“羊爸妈”,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未来?

  其实在我看来,虎爸妈和羊爸妈对孩子的教育都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如果一定要以这两个意象来总结复杂、细致又责任重大的教育方式,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两者都不选,而是去做一个“披着羊皮的虎爸/虎妈”。

  在具体谈到如何做好“披着羊皮的虎爸/虎妈”之前,我想先定义一下虎爸妈和羊爸妈。

  虎爸妈:“我们的字典里,没有失败这两个字”

  其实看看蔡美儿的例子,虎爸妈的特点呼之欲出:

  1. 一切以结果为导向

  不管是上课、申请、还是孩子的课余活动,虎爸妈都不允许“失败”的出现,对孩子的错误可以说是零容忍。只要结果不达预期,他们不会太关注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或经受的一些心理问题。

  我曾经认识一个“虎爸”,他个人非常优秀,对孩子期待也很高。孩子在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好不容易进入了一个Honor program,但这个项目竞争激烈,假如成绩下降就可能会被扫地出门。为了让孩子在项目里待下去,这个爸爸给他安排了很多的补课,但由于这个项目本身的难度,孩子再补课也只能维持在拿B的水准,自信颇受打击。

  我们向这位虎爸建议,让孩子参与regular(普通)课程即可,有助于他循序渐进地学习、建立自信心。但是这位爸爸为了“争一口气”和面子,怎么都不允许降级。

  可是这样挣扎中,就算再补课,孩子的GPA也不会很好看,这对他未来的目标——进入美国名校——并没有太多好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长期处在一种“被动挨打”的状态里,自信心也大受打击。

  就算是这种方式勉强奏效了,孩子在重压之下完成了父母殷切的希望,以看起来不错的成绩进入了大学,但是这种被长期压迫、榨干潜能的孩子,当他进入可以放松一些的大学环境时,往往缺少主动学习的能力、失去了后续进步的动力。

  把孩子培养长大、送入大学校门,就像带着孩子从河流进入大海。假如家长在旁引导、培养,让孩子在河里有了存活的能力,那么进入大海时,他也能自由地航行。可如果是家长连拖带拽,把孩子提溜到入海口,然后跟他说“爸妈就能帮你到这了,你自己游去吧”,那孩子是有可能会很不适应、甚至溺水的。

  从另一个角度去想这件事,大学仅仅是人生的起点,这样的孩子未来又如何面对人生呢?

  2. 姿态强势

  其实从虎妈昂扬的姿态和上面我提到的这个例子里都能看到,虎爸妈的另一特点就是极其强势。

  这样的强势既针对孩子,也针对所有其他可能给他们提出意见的人。

  比如孩子个人的反馈和意见,对于他们选择课程或课外活动的决定影响甚微。

  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果提出专业相关的意见,往往也很难撼动他们的想法。更有甚者,会由于对自己的盲目自信而在明明有专业帮助的情况下,选择“绕过”我们,导致出人意料的结果。比如我们之前帮助申请大学的一个孩子,各项数据都不错,可是他的父亲没有通知我们就去找了一位跟他公司有合作关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给孩子提供推荐信。这样的推荐信在大学申请委员会看来几乎不可能来自真实经历。

  他的初衷是“给孩子最好的”,却最终导致孩子被心仪的大学打上“不真实”的烙印而拒绝。

  对这样的虎爸妈来说,强势是他们坚持自己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却有可能导致他们陷入盲区,白白浪费时间精力。

  还有一类父母,自认为并非“虎爸妈”,理由是,他们既没有吼孩子、也没有骂孩子。

  但实际上,他们通过不断地碎碎念、检查等方式,逼着孩子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来做,这在我们看来是一种“passive aggressive”(被动式的强势)的形式。这样的家长一般会忍不住总是检查孩子的作业、关注他做的每一件事情的每一小步是不是“正确”的。最终结果就是,孩子和父母形成了一种“小偷/警察”的关系。

  长此以往,孩子的主动性很可能就被抹杀掉了。

  3. 自己的背景和能力往往很强,在教育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投入颇多

  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的父母,往往有还不错的社会地位。他们也许是大公司高管、或是自己创业,也许是名校毕业,也许兼而有之。总之,“人上人”是构建起他们生活的重要基石。

  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我是某名校某专业毕业的,我的小孩的数学怎么能拿B?”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毫不吝啬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去收集、分析和比较教育相关信息。

  不过很可惜的是,藤校毕业的父母并不天然就应该有能进藤校的小孩,而忽略这一种可能,有时甚至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过程。

  当这些爸妈觉得“不管怎样,孩子都不能比我差”,不知不觉忽略了,其实他们需要尊重孩子真实的样子。也许他们做工程师、律师、医生成功了,认为这是一条稳定的康庄大道,但是逼迫孩子跟自己走上同样一条路,并不是一个“简单易行”的选择,而可能是对孩子来说,抹杀他/她人生可能性的手段。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会带来另一个糟糕的特征:攀比心。

  攀比心,意味着别人有的自己也得有,别人没有的自己也得有,更意味着,不管孩子累不累,只要“那是更好的”,就希望他/她能去追求。

  这可能会让孩子陷入“不管怎样都无法让父母满意”的状态。

#p#分页标题#e#

  我有一个学生就是如此。她从小上私校,名列前茅,课外活动也很突出,但是在父母的高压下,她养成了一种谨小慎微的性格,特别害怕犯错。这个孩子现在才9年级(大致相当于中国高中一年级),之后10年级、11年级的时候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令人不敢细想。

  虎爸妈的教育模式有着天然缺陷,那么号称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羊爸妈呢?

  羊爸妈:“让孩子自然生长”

  “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成长”几乎是所有羊爸妈的口头禅。

  虽然我不同意虎妈蔡美儿的教育理念,但我赞同她对孩子的一个观察:没有小孩是天生就喜欢学习或演奏乐器的,他们需要坚持过最初枯燥的练习才能找到自己长久的兴趣点。

  而羊爸妈的特点,让他们的孩子缺乏这个初始动力,也就很容易落后一大截。

  我曾经遇到过一对爸妈,每到假期就让孩子自行安排活动,结果孩子每个假期都荒废过去了,直到快要大学申请时才找到我们希望能“补救”。可是孩子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就重新培养起自己强烈的兴趣,更没有时间完成能让大学申请委员会认可的、可以代表他的热情和特点的课外活动。

  要知道,教育就像栽种植物,完全不去修剪、浇灌、引导,杂草只能长成杂草丛,既不能成为你期望中的草坪,也不能成为一望无际的草原。

  有些“牛娃”的爸妈说着不管,但其实这个“不管”背后,是非常科学的沟通方式、良性的教育理念;是通过不断地坚持和以身作则,帮助孩子找到很好的定位;是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去发展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自身特点,找到了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这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要先找到孩子的特点,“顺其”特点,再让他/她自然发展。

  羊爸妈的可惜之处,就在于他们只理解了自然,没有抓住前面更重要的前提:顺其。

  不管是羊爸妈还是虎爸妈,采用的教育方式都过于想当然,没有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当我们谈论教育的时候,到底应该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和观察,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当一个“披着羊皮的虎爸妈”。

  具体要如何做到呢?

  一、学会反思,摆正自己的心态

  在教育上,家长要有自信。不是说自信自己做的所有选择都是对的,而是指:

  并不是说你的人生没有成功,就不能要求你的孩子成功;

  不能因为你的人生没有成功,就强加于孩子,让他完成你的目标;

  更不能是因为你人生是成功的,就要求孩子“你必须要超过我”

  这个自信,既是对自己:不管自己有什么样的人生际遇,都可以尽己所能地帮助、引导孩子。也是对孩子:相信在好的沟通机制、提供充分的信息与分析,孩子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毕竟,就算是家长,也并不一定永远能预知一切的发展趋势,而孩子根据这些信息做出自己的选择,往往后悔的可能性更小。

  就拿被很多家长避之不及的艺术专业来说吧,在我从业的十数年来,艺术专业往往被大部分家长认为是“没有稳定饭碗”的“loser专业”,但从三个层面上来说,这些家长的想法都是有漏洞的:

  艺术专业有很多很好的职业发展方向,比如UI设计师、服装设计师等等,并不比其他行业差。

  孩子也可能有艺术天分,成为艺术家。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工程、会计等专业有很多工作也许会被机器人取代,但是艺术是只有人能够做的。人的审美趣味、自然流露的创造力,这些是技术永远无法取代的,这意味着这个行业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 学会退后一步

  这不是说像羊爸妈一样,退到几乎对孩子没有任何指导和建议的地方,而是说,家长可以适当地放低自己的位置,在把合适的工具和资源提供给孩子之后,自己站在远处,看他/她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方向,而非过于关注自己的权威和存在感。

  我曾经遇到过一对非常睿智的父母。他们其实在教育上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跟我们交流、提供了基础理念之后,对我们的干涉很少,大部分的课程选择都由我们和学生自行交流。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爸妈的态度就是“儿子你自己定吧,爸妈相信你。”

  但是在这信任背后,其实有他们自己私下做的大量调研以及和我们的长时间及时沟通,确保孩子的进度合理。

  这就像放风筝一样,风筝在自由地飞,而父母远远牵着一根线。由于年长,他们能看到风来的方向,当风筝的行进路线出了问题,就轻轻地扯一扯线,在它最终有自由飞翔的能力之前,远远地引导。

  这也同样需要一些勇气,去承担也许你未曾思考的后果——假如你把优势、劣势跟孩子说得非常清楚,和他/她充分交流,他/她仍旧不愿意听从你的建议,去当你期望的工程师、律师或是医生。这时,要真的懂得说一句“好,我尊重你的决定”。

  三、合理强势,合理温柔

  前面我们提到过虎爸妈的一个特点是过于强势。其实强势并非一个糟糕的特点,而是需要和有逻辑的教育原则相结合。

  而可以像羊爸妈学习的,则是通过充分地尊重,让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是放松的,能体会到爱和欣赏,而不是威严和责骂。

  四、充分尊重孩子、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我曾经在和一个家长谈话时和她说到这一点,她脱口而出“我看我们家孩子,怎么看都是缺点,没有优点啊。”

  但是假如父母都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的话,他们期望谁能看到呢?孩子想要在繁杂的人生选择中披荆斩棘,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第一步就需要来自父母的认可和支持。

  在做专业选择时,家长想的常常是“如何能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而从不去想,自己的孩子也许能创造、发明一些业务,去给别人提供工作机会。当我提到这种可能性的时候,经常收获的回答是“这个可能性太小了”。从概率上来讲,的确不大;可是从个体来讲,每一个“别人家的小孩”,在最初的时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而已,家长又从何得知,自己的孩子是人群中的大多数,还是那小部分呢?

  我很喜欢一句话,就是“父母的心有多大,孩子的舞台就有多大”。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可能性。而我最希望的就是,天下父母都能够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不求回报的教育心态,发掘自己孩子未来的可能性,在这场人生仅此一次的修行中,不留遗憾。

德迅网 » 北美教育专家刘君:为什么“虎妈”式推娃往往适得其反?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