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半工半农半商”的山市人有故事

“半工半农半商”的山市人有故事

 

散装木耳精包装发往全国各地

  

  山市镇素有“流通大镇”美誉,山市地处山区和丘陵浅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林多地少,山成了山市人最重要的依靠。

  

  山市人身上普遍带有“半工、半农、半商”的符号。

  

  在我国历史上,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被合称为“五大商帮”,这些商帮在现在也被称之为民营经济。探究这些商帮兴起的原因,有政治因素、地域因素,其中也有不少因自然条件倒逼所导致的,如徽商的家乡徽州(安徽一带)就有史料这样描述“当地自然条件之恶劣,人民米食之艰难,经商成了求生存的唯一出路。”

  

  之所以回顾一下这段商业历史,是因为此次前往山市镇,记者发现了与之类似的发展路径。为了生存,牡丹江农民自古就有闯市场的传统,山市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山市没有辉煌的历史,却因为土地资源的约束“因祸得福”,趟出一条令人敬佩的发展之路。

“半工半农半商”的山市人有故事

  

道南村村民晾晒五味子

  

  折腾的人生出“传奇”

  

  走进山市,很多人家的住宅都是一圈房屋,有点像老北京四合院。这类院子的产生,不是单纯为了满足生活,而是为山货而建。这些住宅里有库房,有加工车间,宽敞的院子则是晾晒场地。

  

  山市镇素有“流通大镇”美誉。山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山”字,山市地处山区和丘陵浅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林多地少,山成了山市人最重要的依靠。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山市人靠流通山产品“起家”,他们从当初的提篮小卖,到收购、储运、销售山货,再到后来开展规模化的销售代理、提供中介活动而获取佣金或利润,这不正是现在的农产品经纪人吗?当前备受推崇的新农业业态在三四十年前的牡丹江小镇就已经开始玩转了,这一点山市人绝对值得被打call。

  

  最鼎盛时期全镇上千户农民成了山货经纪人,自发形成了山产品交易大市场,成为全国第二大松子集散地。每逢山货买卖的季节,山市涌入大量全国各地的买家、买手,这个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小镇一下子热闹起来。后来,出于全局发展的考虑,海林市将山产品交易市场搬至海林市区,小镇一下变得安静了,人少了,但是加工山货的机器声并没有变弱。

  

  山市人陈福琴回忆,大市场搬离后,小镇一下变得安静了,曾经的人来人往不见了,饭店、超市、旅馆里冷清了不少,山市变得有些失落。但山市人只是缓了缓,仿佛只是遭遇了一次普通的感冒,就重整行装再出发了。

  

  山市人是以怎样的眼光看自己?从采访中,记者可以看出山市人的骄傲是深埋在骨子里的。

  

  陈福琴所在的远东商贸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做山产品粗加工的企业,她在这里担任类似工长的职务。记者探访时,工厂的流水线正在生产木耳压块产品,通过机器简单几道物理程序,将散装的木耳压成便于储存的块状单包装产品。她介绍,这种产品的主要市场是北京的各大商超,销路还不错,公司的老板郭士怀现在正在外地跑市场,她只负责盯着工厂生产环节。

  

  “山市人头脑灵活,有能耐,爱折腾。”谈起自己的老乡们陈福琴很感慨,山市因山货而兴,干出名堂的有很多,后来大市场搬离了山市,有的离开了山市,有的还在坚守。山市人另一个特点就是抱团,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在上海做买卖的山市人有1000多。

“半工半农半商”的山市人有故事

  

东街村加工松子的厂房

  

  东街村的小工厂

  

  热度不输“三亚”

  

  在东街村天祥松子加工厂里,室外是让人直打哆嗦的东北倒春寒,室内却温暖如夏,用老板吕翠环女士的话讲,她这儿“室外大东北,室内赛三亚”,她的厂房取暖燃料都是用松子壳、松塔,这么大的厂房一个星期清理一次锅炉,也就清出两桶灰,干净、环保、热量大,松子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记者看到,吕女士的工厂确实挺火,一边生产区机器在运转,另一边加工区内清一色的女工在忙碌。她们低着头,手指飞快地将松子仁按品相分类,偶尔大家互相聊上几句,但视线从没离开操作台。

  

  山市是我国第二大松子集散地,在山市这样的加工作坊有很多。千万别小看这样的小厂,他们的产值轻轻松松上千万元。

  

  就拿这家加工厂来说吧,专营松子20年,产品不仅远销北上广,而且跨越重洋飞到外国人的餐桌上。

  

  吕女士介绍,这几年工厂加工松子都在四五百吨,都是她从牡丹江各林场乡镇收购上来的,也有一些老合作伙伴主动前来供货。

  

  工厂目前有20多人,都是附近的农户,吕翠环介绍,松子加工业正好和她们务农的时间不冲突,秋天收获时,她忙着收购采购,等到冬季一直到开春的季节都是在搞加工,工厂忙的时候正是农闲的时候。这些农户利用农闲就都出来打工了。

  

  西街村民丁照铃是工厂里的老员工,也是目前这些女工里工资收入最高的,每个月都有四五千元进账。丁照铃说,在这工作收入比较稳定,像做松子分类一斤两元钱的报酬,按绩效领工资,不约束人,想多干就多干,中午也不耽误回家给孩子做饭,收入也很不错,“出去打工咱一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啊,到四五月份工厂不忙了,就将精力放在自家的几亩田上,这在家门口啥都不耽误,多好!”和丁照铃一样,工厂的女工对现在的状态都很满意。

  

  吕翠环也很享受老乡们在她这儿能有一份收益,大家在一起不像雇佣关系,乡里乡亲的味道更浓一些。

  

  说到自己的买卖,吕翠环说,松子这种天然食品在外国市场很受欢迎,外国人有吃坚果的习惯,几乎是餐桌必备。近年来国人也开始喜欢吃坚果养生,所以松子的销路还是不愁的,价格也开始上涨,她认为,做松子生意现在是个好时候。

  

  这个“哈哈老头”

  

  去年赚了60多万

  

  近几年,北药这一行业开始走进当地农民的视野。山市地少,靠粮食作物难以形成支撑,北药似乎更适合山市的情况。万事开头难,不摸索不知道,一上手就都懂了,2007年之前,道南村村民刘永明还是个养猪户,那年他听说种五味子收益不错,一斤干果能卖一百多元,他就圈了几垧地,立上种五味子专用的小水泥桩开始当上了药农,可没想到第二年,五味子干果跌到一斤10块钱,这下可愁坏了老刘,这北药靠谱不?老刘心里画魂了。他咨询了很多人,大多数人不看好,但是也有人说,这个价格不正常,还是要回调的,老刘信了,一直坚持到现在。五味子果真“理性”了不少,现在价格常年保持在70元左右,老刘的收益也很可观了。“去年打了一万多斤干果,除掉投入的六七万元,还剩六十多万元。”说到这,老刘“哈哈哈”笑得老奔放了,记者一听心里也是好生羡慕,“这玩意儿真挺挣钱”。在山市现在搞北药的越来越多,北药也成为当地继山货后又一个主要致富途径。

  

#p#分页标题#e#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山市人身上普遍带有“半工、半农、半商”的符号,在东北“半工半农”的挺多,但是山市这种特殊的“三元结构”确实不多见。中国古代农民有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或许现在仍有一些人会用这样的眼光和思想看待农民。但是当你真正去靠近他们,了解他们,你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身上的农民属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如山市镇的农民来说,人均不到一亩地,如果靠田吃饭的话,这里的大多数人永远翻不了身。但正是因为身处这样的自然环境,倒逼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些真实的故事不正是自强奋进、逐梦前行的时代精神在广大农民身上的真实印证吗!山市一代人的创业经历,不仅丰富了物质生活,更给后人留下了“身处逆境不服输”的宝贵精神财富。

  

  【行者手记】

  

  如果你想创业可到小镇“取取经”

  

  “智慧在劳动实践中生成”是不变的真理,在乡镇村屯走了一圈,那些所见所闻不得不让人敬佩基层劳动人民的眼界和智慧。

  

  松子加工厂老板吕翠环从事松子加工前在小镇的商店里卖服装。这么多年和松子打交道,让她对红松格外“情有独钟”。“红松是优良的木料,松子是健康绿色食品,松针可以提炼精油,松子壳、松塔可以做生物炭……”说到红松,吕翠环如数家珍。她的加工厂在当地不算小,发展势头也很好,完全有能力扩充产品。如果再开辟新领域,吕翠环说,她首选的“目标”还是红松,红松身上都是宝,咱守着这片山林有先天的优势。

  

  从她的讲述中记者能深切感受到她的“野心”。这些小镇企业家的吸金能力很强,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满足现有的一片小天地,甚至迫不及待想要涉足新的领域,这种劲头也不禁让记者有了感慨,想要干事创业的“城里人”,时不时也应该往乡镇村屯走一走,那里也许就有生动的教材,足够给你激励和启发。

德迅网 » “半工半农半商”的山市人有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