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百味年华”的青春体验(青春派·80后的创业人生)(图)

“百味年华”的青春体验(青春派·80后的创业人生)(图)(图1)

  图为孟佳(左)与同事在一起。

  本报记者 朱 虹摄


  2012年春节,29岁的孟佳还是天津日报的记者,她与天津市和平区环卫局扫道一队白楼分队的环卫工人一起包饺子过大年,写了一篇“早吃饺子早上岗”的新闻报道发表在《天津日报》上。一个多月以后,她就辞去了从事了5年的记者工作,创办了天津市首家为普通人撰写回忆录的“百味年华”文化传媒公司。一年后,孟佳的公司已经为普通人做好了九本书,实现了收支平衡。

  放弃众人羡慕的铁饭碗,那种感觉像是小学毕业升入初中

  百味年华公司坐落在天津市繁华地段的写字楼里。公司面积不大,布置得古朴温馨,家具是孟佳喜欢的中式风格,“访谈间的布置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指导过,能让人心情平静,”孟佳边说,边从紫砂茶壶中斟出茶来,递到记者手上。

  孟佳大学读的是新闻专业,文笔不错的她脑子里也有各种古灵精怪的想法。虽然,大学时选修市场营销的课程,曾考到98.5分的好成绩,孟佳的理想仍然是“做新闻”。毕业后,她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新闻记者。

  日子风平浪静地过了5年。2011年7月的一天,孟佳偶然在网络上看到北京的一家文化公司,宣传语是“为普通人撰写回忆录,为老人出书”。把网站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她被这个创意深深吸引了。“为普通人出书”的想法像一粒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后,孟佳发现天津尚没有一家以企业化运营模式专业提供回忆录及其延伸产品服务的公司。她咨询了多位领导、朋友的意见,得到了一致支持。“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个人经历和价值体验日益关注。很多人重视自己的人生记忆,留给家人和朋友一本个人自传,其珍贵价值远胜其他形式的礼物。”孟佳信任的一位师长的话,更坚定了她创业的信念。

  2012年3月,孟佳递上了辞职报告。“放弃众人羡慕的铁饭碗,那种感觉像是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不是没有留恋,只是期待更好。”

  也是3月,百味年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取名百味年华,寓意感悟“人生百味,似水年华”。公司延伸了北京同行的理念,不仅为普通人撰写回忆录,还负责采访、编辑、整理各类心得笔记、情感叙述、个性化创意影像产品制作以及为企业记录企业文化、从事旧书翻印等。

  “百味年华”的第一本书是《感恩的心》,是她写给父母的赞美诗

  公司成立了,从策划到写作都得亲力亲为。

  5年的记者生涯,历练了孟佳的文字,也积淀了她对生活的领悟。她向客户推介时会为其量身定做,记录的回忆内容既可以详细写出人生岁月中的完整经历及社会生活,也可以着重描写生活的一个侧面或者剪影,可以分类为爱情篇、事业篇、家庭篇,进而还可以细分为初恋回忆、创业艰辛、手足情意等人生某一阶段、某一重大事件的回忆。

  孟佳的第一本普通人的传记是《感恩的心》,这是她写给父母的赞美诗。即使今天,翻看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孟佳仍然觉得温暖。她在书中满怀深情地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妈妈,您的双眼渐渐花了,却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爸爸,您的腰有点弯了,却教会了我挺直脊梁,您的皱纹越来越深了……”孟佳精心制作了这本书,希望将父母为她所付出的爱铭记下来。

  “感恩言谢的真诚信笺,永留心中的点滴真情,”孟佳希望能帮助更多人铭存记忆,留待回味。虽然只是为普通人出书,仍然要经过人物采访、文字整理、专业摄影、文稿统筹、美编设计等11项流程。

  凭着真诚专业的服务,百味年华的顾客都是口口相传而来。一对初为人父母的小两口为他们的宝宝定制了一本怀孕日记,要通过这本书告诉孩子,在他未出世之前,家里的大事小情、风风雨雨。

  百味年华的员工从准妈妈怀孕一直到孩子出生,跟踪采访了好几个月,记录下他们的生活点滴和心路历程。当公司采编部主管金喆郑重地把包装精美的怀孕日记递到小两口手里时,小宝宝刚刚降临人间。“这将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金喆说。

  为书法家陈启智撰写回忆录《千秋垂范厚爱深恩追念启功恩师》让孟佳压力很大。采访时她和同事都没有提问,只是开着录音机,安静听老人把他们带回尘封的往事中。回去后再反复听录音,整理零星的故事,采访和写作持续了几个月,陈老师收到成书后,轻轻地摩挲着封面,爱不释手,感慨万千。他当即命笔,题写一首自作藏头诗:“百啭莺啼绿映红,味调适意沐春风。年芳志锐新园盛,华采飘融万木中”。四句首字相连则是“百味年华”。

  不要害怕失败,但要竭尽全力;认清自己,有能力才有信心

  为每一位顾客写书,对孟佳来说都是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

  当初孟佳怀抱梦想一猛子扎入商海,先是狠狠呛了几口水。孟佳开始租的写字楼地段一般,环境显得乱,有的顾客来看一圈就一言不发地走了;没钱打广告,自己的全部积蓄和父母资助的钱很快就搭进去了,市场开拓很慢,有时连员工工资都没有着落…… 回忆起那段艰难的岁月时,感触最深的,还是在组建人才团队过程中的曲曲折折。那时的孟佳完全不懂管理,不知道怎么为员工划分工作职责和安排工作流程,更不知道怎么发挥员工的特长:高端的文稿编辑还要做初步的文字整理工作;而专业平面设计师则要亲自上网去搜集基础素材。“这就好比是让千里马去拉磨,人才的价值得不到与之相匹配的认同。”

  在公司流失了一部分骨干力量之后,孟佳静心反思自己。很快,她便理清了人力管理的脉络,架构起了更为合理的专业团队。她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将基础文字工作交给他们,能力强者可进一步参与策划、采访、文稿撰写等工作,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她还利用自己做记者时丰富的人脉,邀请许多专业人士作为顾问加入团队,包括报社主编、大学教授、艺术家等业内资深专家,请他们负责对文稿润色提升。由此,一条专业规范的服务流程便形成了。她还果断更换了办公地址,重新设计装修了办公室。

  百味年华公司目前有5名专职员工和30多名兼职员工,孟佳主要负责市场开拓和团队管理。

  金喆在公司员工中算老资历的了。2012年8月,在天津一家报社工作的金喆听说了孟佳的公司,找到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却不知道具体在几层,结果他一层层楼找过去,爬到第二十一层的时候,终于找到了孟佳,两人一拍即合。甚至都没有问薪水,金喆就成为公司的员工,原因是“喜欢这个工作,相信公司一定有前景”。

  年近六旬的马国华是公司返聘的专职顾问,“当初公司并没有招聘计划,是我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多次给孟佳打电话,要求加入团队,就想在这项新锐文化产业中发挥点余热。”马国华笑谈与公司的渊源。年轻的平面设计师康楠虽然刚刚入职,但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即使面对设计本公司宣传册这样的非绩效工作,也会全心全意。“只有把公司宣传做好了,才能有更多的客户。”她道出了自己的工作原则。


  与普通公司创始人不同,孟佳的名片上没有写任何职务,她觉得自己和员工不是上下级,而是共同创业的朋友和伙伴。员工工资表中不设考勤这一项考核指标,只有绩效工资。公司充分尊重人才的创造性和保护人才工作的激情,员工的工作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半,平日里只要做好工作,都可以享受灵活的工作和休闲时间。员工工作忙时,孟佳会主动买来午饭,员工工作累时,她会准备好茶点……这支以80后为主的年轻团队,每周一起畅谈工作,交流心得,听客户讲述自己生活中酸甜苦辣的同时,学会了分享和包容,在创业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快乐。

  创业至今,孟佳已经为公司投入差不多20万元,让她欣慰的是目前已经实现了收支平衡。

  20岁的时候,孟佳给自己做过明确的职业规划:首先做好新闻工作,5年后,凭借这一职业的积累和历练再自己创业。眼看自己的规划一步步实现,孟佳觉得自己挺幸运,“不要急于跳槽,多积累才能找准方向;不要害怕失败,但要竭尽全力;认清自己,有能力才有信心。”她愿意将总结的几点心得,和自己一样创业或准备创业的年轻人共享。

  作者:朱 虹

德迅网 » “百味年华”的青春体验(青春派·80后的创业人生)(图)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