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你好,南京创业新青年

  交汇点讯 将于6月26日举办的首届南京创新周,是一座城与世界的对话,青年无疑是这场对话的主体。南京活跃着一批科技创业青年,他们放弃安稳的工作,创新创业,用新的产品服务社会,为城市注入新的气质。

  “地表85%的区域是我们的市场”

你好,南京创业新青年

魏武

  背包重量只有8公斤,开通架设只需3分钟。用卫星通信就像用手机上网一样便宜便捷……南京麒麟高新区近日对外公布一项硬核科技产品——圈内最轻的卫星通信便携设备。从外面的硬件到里面的通信系统软件,清一色都是“南京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80后创业者人魏武就是研发这套产品的领头人,产品推出半年即实现销售500万元,预计今年营收将实现10倍增长。

  卫星通信是最不受地域限制的通信手段,国内卫星通讯技术却长期受制于人,93%产品市场被欧美公司占据。一台在国外售价数万元的设备,到了国内动辄卖数十万元。魏武一直心怀梦想要实现卫星通信国产化,他辞职创办南京控维通信,引进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卫星通信行业多名专家组成创业团队。去年6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套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产品面市,并迅速实现产业化。

  因为有核心技术,南京控维通信社会资本青睐,完成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公司最新估值达6000万元。

  “地球表面还有85%的区域需要卫星通信,我们面前是一片产业蓝海。”魏武自豪地说。

  让中国造“工业味精”走向全球

你好,南京创业新青年

于海阔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执掌着中国最大微蜡粉生产企业的于海阔经常对女儿这样说。

  蜡粉和蜡助剂,被称为“工业味精”,在工业生产中用量不多,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这类产品的生产技术被巴斯夫、科莱恩等世界500强企业垄断,国内企业长期依赖进口。

  于天诗几十年从事蜡粉和蜡助剂研究,不断推出新成果,市场却一无所知。无奈,于海阔告别喜欢的航天事业,9年前加盟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父亲一起创业。

  “重要的工业材料大家习惯用国外产品,突然冒出国产品牌,没人敢尝试。”于海阔和她的团队不断寻找市场夹缝。国外的蜡粉制造历史悠久,但只局限于几个品种,少有创新,而客户对于蜡粉的要求多样。搞科研出身的于天诗父女为公司注入强大的创新基因,他们具备推出定制产品的研发能力。

  一家国际知名涂料制造商在市场上找不到满意的蜡粉,便试用天诗的产品。一番合作下来,天诗的研发创新和服务能力得到认可,逐步替代对方原先的供应商。龙头效应很快显现,其他中小型客户纷纷跟进。在蜡粉和蜡助剂市场,天诗已成为国产第一品牌。这几年,公司年销售增幅均达35%,去年销售额达1.25亿元,开票客户达6700多家。

  于海阔自认为是普通的女人,她信奉“做自己喜欢的事,改变世界”。她做到了。

  坚持成就“机器人梦”

你好,南京创业新青年

雷凌

  自主研发出国内第一款核电级管道运维机器人,光伏清扫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隧道管廊巡检机器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款主打机器人年销售5000万元……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被称为“行业黑马”,企业创始人雷凌年仅32岁,在实现机器人梦之前,这位“理工男”曾四处碰壁。

  雷凌在中学时代就有做机器人的梦想。本科阶段,他在英国电子工程专业就读,大学时光几乎都在机器人实验室里度过。2011年,雷凌回到国内创立公司,找到两名初中同学做合伙人。

  前期研发一做就是5年,适合市场应用的产品迟迟出不来。不了解市场,团队辛苦一年没收获;老员工出现意见分歧,有十几个人离职;项目迟迟不挣钱,还要不断投入,支持他们“折腾”的家长们也急了……

  雷凌和团队没有放弃。2014年,公司有了第一笔进账。从100万、200万到1000万,营业收入每年翻筋斗般上升。

  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天创电子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注于运动控制技术,聚焦能源这个垂直领域。公司舍得研发投入,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GE、SIEMENS等全球工业技术巨头深入合作。

  天创电子在能源行业智能运维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数控产品规模在剪折行业排国内前三。公司拥有专利42项、软件著作权22项,主持编写能源机器人方面的国家标准2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3项。“卓越没有止境,我们要继续努力。”雷凌说。

  “我喜欢你工作的样子”

你好,南京创业新青年

刘一

  智能万向监测球机、液压限流阀门、智能雨量计、移动水质分析车……这些都是刘一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来的新玩意。她是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总经理和中德城市水务4.0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生于1981年的刘一,曾在规划设计院做过工程师。“我就想去闯一闯。”2002年,刘一主动要求前往西北协助组建规划院分院。这一“闯”就到现在。2007年,她从外地“闯回”南京开辟自己的事业,先后参与浦口区绿水湾湿地公园、南京长江大桥北桥堡公园、四方美术馆佛手湖公园等众多项目建设。

  2016年,有感于国内排水管的数字化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刘一选择在智慧水务领域创业。去年南京出台建设创新名城系列扶持政策,刘一牵头成立江苏长三角智慧水务研究院,院里拥有4名中外院士、6名国家“千人计划”、20余位专家学者,主要进行水务领域传感器、物联网、算法与软件,智能装备和管网机器人的研发,为城市管网提供软硬件结合的智能解决方案。研究院成立半年就提交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30余项,成为备受国内外瞩目的水务新军。

  在女性很少涉足的水务行业,刘一干得风生水起,虽然不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但一有机会,她就会跟孩子们交流。10岁的大女儿对刘一说:“妈妈,我喜欢你工作的样子。”

  交汇点记者 颜芳 实习生 李凯 董翔 魏婉琳

德迅网 » 你好,南京创业新青年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