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银行躺在钱堆上,但眼里只有账户,看不到账户后活生生的人;支付宝一只脚站在钱堆上,一只脚借助淘宝站在人堆上,但挑战是怎么从线上走到线下
银行躺在钱堆上,但眼里只有账户,看不到账户后活生生的人;支付宝一只脚站在钱堆上,一只脚借助淘宝站在人堆上,但挑战是怎么从线上走到线下,从电脑走到手机;微信站在人堆上,但令腾讯棘手的是,如何引导这些人群把钱也带过来。
如果微信不引导其用户绑定银行卡的话,那么微信转向金融的可能性就会被局限在非实名的电子现金等小额支付领域。
腾讯用2.15亿美元现金+资产包,获得了京东15%的股权,鉴于微信作为虚拟社区的巨大成功,人们看好腾讯和京东的这次合作,但从金融角度而言,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用户不等于账户
微信的商业前景究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的是支付宝或者微信所拥有的客户,和银行拥有的客户的区别,两者的区别几乎决定了IT企业切入金融时,具体能够走多远。
如果我们细致观察,需要将账户和客户区别开来,理解用户、账户、客户,前置绑定、后置绑定等概念,然后才能对微信的商业前景进行讨论。
人们以为银行账户,支付宝账户和微信账户都是账户,其实三者之间差异巨大。账户的基本特性是基于实名身份识别的活跃服务账户,也就是说,账户=身份识别+服务附加,无论线上线下,账户是提供服务的入口。由此观察,QQ、微信、电子邮件等皆不构成账户,只是使用某种软件服务的用户,需要绑定身份,绑定附加服务之后,才能成为账户。正因为银行清晰地了解账户为王,所以传统金融精英虽然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但很少会认为互联网对金融体系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对IT企业而言,要实现其用户向账户的惊险一跃,是非常艰难的。软件客户通过绑定身份成为真正账户的方式大致有两类,即前置绑定和后置绑定;前置绑定是指特定的互联网服务必须和账户绑定才能提供服务;后置绑定则指特定的互联网服务不需要绑定账户即可提供服务。例如支付宝和银行卡的绑定属前置绑定,因为支付宝并不作为一种独立软件服务来提供,只有绑定银行卡之后才能奏效;而微信绑定银行卡或者手机则为后置绑定,因为微信、QQ等都作为独立软件先有客户,然后腾讯才开始尝试将其和银行账户绑定。账户和客户的差异性在于,客户是基于身份识别信息的账户关联和聚类。目前银行无法识别客户,只能识别账户,根源在于账户关联和聚类能力不足。或者说,在银行的眼中,只能看到账户,还难以看到账户后活生生的客户。
IT企业对客户的了解并不比银行更为出色。但考虑到淘宝/阿里上的商户需要真实的身份信息或者工商执照,同时也清晰地了解商户相应支付宝的状况,因此,理论上说,淘宝/阿里更有深入了解其客户的可能。
当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就不难理解,银行拥有账户,同时也拥有参与央行实时全额支付清算体系的能力,只是在银行卡的跨行转接时,需要中国银联等第三方支持。支付宝拥有客户身份信息,其在银行卡跨行转界领域已超越银行,只是不具备参与央行清算体系的资质。但就客户入口和资金调度能力而言,支付宝已相当接近于金融机构。
对于腾讯旗下的微信来说,它不具有客户信息,后置绑定银行卡的成功几率通常也很低。不仅如此,财付通并不和商业银行信用卡数据中心物理直联,资金集聚能力受到较大制约。
大致结论是,银行账户和前置绑定客户可以成为互联网支付账户,后置绑定客户可以成为小额支付的电子现金,电子钱包。
后置绑定的缺陷是明显的,我们可以再比较QQ和微信。QQ早年也是叫好不叫座,有了清晰的服务模式之后,却迟迟难以在用户端加载,最终走向了游戏、装备和QQ币等。微信则仿似移动端的QQ,或者说,微信在很大程度上是PC端的QQ用户向手机端的平移;或者说,手机端的QQ和PC端的微信,都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如果微信不能通过电子红包或者嘀嘀等方式,引导其用户绑定银行卡的话,那么微信转向金融的可能性就会被局限在非实名的电子现金等小额支付领域。
微信与支付宝各自的挑战
以上描述有些抽象,也许可以这样比喻,银行躺在钱堆上,但却看不清其客户,银行的产品设计、创新和营销都太糟糕,没有充分尊重客户的利益。支付宝一只脚站在钱堆上,一只脚借助淘宝站在人堆上,但很清楚他从线上走到线下,从PC端走向移动端的挑战,余额宝只是其金融搅局的初步尝试。微信站在了为其喝彩的人堆上,令腾讯棘手的是,如何引导这些虚拟社区的人群把钱也带过来。
微信尽管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但如何利用这一移动端的优势仍然难以预料。当你打开微信的“我的银行卡”时,可以看到其中罗列着手机话费充值、理财通、彩票、微信红包/Q币充值、电影票、等多种功能选择,这清晰地折射了微信对QQ优缺点的继承,对银行卡绑定、手机绑定等多种后置绑定的尝试,以及其他大量无需中后端支持的在线服务。但如果我们打开银行卡或者支付宝,上述纷乱的情况不可能出现,只会出现账户金额和可售金融服务。
用户是否绑定身份识别和银行账户,决定了用户的黏性和可商业化的难易。作为淘宝商户对淘宝的黏性是最强的,银行卡持有人对银行的黏性次之,微信用户对腾讯的黏性再次之,百度用户对百度的黏性可能更低。
迄今为止,腾讯成功地从PC端走向移动端,但其离互联网金融还比较遥远,其中后端的处理能力异常薄弱。苛刻地说,QQ在服务模式上加载商业模式的尝试不是特别顺利。
目前微信携手、等,存在着三种风险,一是微信仍仅仅充当了接入端口,将微信用户更有效地向京东等推送而已,但这不意味着腾讯自身中后端能力的增强。二是京东、大众点评等,也同样面临从PC端向移动端的迁徙,在这方面他们并不比淘宝做得更出色。三是淘宝/阿里和京东的客户重叠度究竟有多大,或者说微信+京东的模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动了淘宝的奶酪,仍不清晰。腾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的IT企业,还不是互联网金融企业。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钟伟
-
相关文章
- 购物魔棒 自动帮你在亚马逊下单
- 资本疯狂涌入 在线教育领域洗牌在即?
- Facebook三大IM应用如何共存
- 在Splice上创作音乐
- 时趣:“连接管理”时代的到来——2015年中国数字营销前沿展
- 特斯拉否认超级电池工厂延期 仍按计划建设
- 山姆会员店为何在中国“起死回生”?
- 传统企业如何转型:一切业务数据化
- 在线教育用户满意度指数不足一成
- Yammer联合创始人皮索尼拟改革企业经营模式
德迅网 » 腾讯与阿里的金融之战:变用户为账户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