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 (鄒菁)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承辦的電視劇《芝麻胡同》研評會於3月16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分別從文化內涵、精神高度、藝術價值等幾個層面,對京味兒電視劇《芝麻胡同》進行了深度討論。
從《情滿四合院》到《芝麻胡同》,北京電視台連續播出的這一批京味兒電視劇,為全國影視創作乃至文藝創作如何打造地域文化系列提供了一個新的啟示,引領了一個新的潮流。
《芝麻胡同》受關注 掀起收視熱潮
電視劇《芝麻胡同》以1947年北京沁芳居醬菜鋪為背景,圍繞老板嚴振聲、妻子林翠卿及一心為父親治病的牧春花三人之間風雨共擔的情感故事,講述了一個四合院三代人幾個家庭之間的悲歡離合。
該劇正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同步播出。從2月22日開播以來,該劇就在北京地區乃至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收視熱潮。據悉,35個城市平均收視率1.4%,全國收視率在1.7以上,北京收視率達到8.95。
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認為,《芝麻胡同》受到關注,折射出地方文化自信的回歸。“由北京方言、京派禮節構成的京味兒劇,既是對老北京鄉土情感的展現,也是對人與人之間充滿溫情交往方式的追憶。”
不僅是一部生活劇,更是一部文化劇
《芝麻胡同》雖然講述的是老百姓平凡生活的故事,但它不僅是一部生活劇,更是一部文化劇,它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深深地浸入到作品當中。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准指出,“一切京味兒題材影視劇,最終還是要表現北京人的文化性格。”
“這部劇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一些關系到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這個層面的文化映射,文化映照通過這些故事表達出來。”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這部生活韻味悠長的電視劇,文化味道大於生活味道。
從《夕照街》《小井胡同》《大宅門》到《情滿四合院》《生逢燦爛的日子》《正陽門下小女人》,胡同劇是家庭倫理劇和時代變遷劇的場所。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研究部主任趙彤認為:“在胡同裡選擇一個場所,展現地道的北京人在事態變化,事世變化中的做派,這是京味兒影視作品近年來逐漸放大的創作特色。”
《芝麻胡同》是一部富有突破性、挑戰性的新型京味兒電視劇,立足重建新的京味,形成雙聲京味兒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一川表示,“家族劇與歷史劇之間,男性形象與女性形象之間,歷史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理性批判與情感體驗之間,傳統人生觀與現代人生觀之間,處在對立與和解的交替之中。”
在研討會現場,中國傳媒大學學生觀眾代表夏亦舒表示,希望看到更多的商戰元素加入到故事當中,“如果將制醬菜和行業劇的元素加入其中,將會更加吸引年輕觀眾。”
如何藝術化呈現京味兒文化值得思考
“文藝作品是精神產物,要用精神推動社會滋養觀眾。”不管是年代劇還是現實題材的當下戲,到底怎麼去寫京味文化,把北京人的人性光輝和北京的文化底蘊寫出來?這是值得探討和研究的話題。
《文藝報》藝術部主任高小立認為,在人物塑造上作品必須要體現出人性的尊嚴和人性的光輝,所有留得下來的經典現實主義創作,都具備了這樣的特征。“比如《悲慘世界》,不管是改編音樂劇還是電影,抑或是搬上話劇舞台,都經久不衰。因為它寫人性的尊嚴,寫人性的光輝,寫文明,寫良知,寫悲憫。”
從《正陽門下》《正陽門下小女人》,一直到《情滿四合院》《芝麻胡同》,這批在地域文化追求下不斷衍生出來的作品,已經形成一個內涵豐富、風格鮮明的地方特色系列。“我們要站在時代高度,對深藏於北京人的文化心理、文化基因、精神標識,用藝術化方式真實呈現出來。”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
(責編:李慧博、湯詩瑤)
-
相关文章
- 新時代法科學生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專家學者這樣說
- 地域特色,電視劇的一道坎還是一座橋?
- 海口城市路面頻繁塌陷專家:需要完善問責制度
- 未來太空競賽需要民營航天“上位”
- 聚焦基层减负|一篇观后感的展出历程
- 第31届香港书展聚焦“心灵励志”
- 电视剧《王牌主播》开机聚焦职场女性书写励志青春
- IMAX“不同凡响”影迷会:《哥斯拉大战金刚》IMAX大银幕
- 达飞集团在沪举办研讨会 发布全新宣传标语“BETTER WA
- 第15届长春电影节将于9月举行 聚焦中国电影
德迅网 » 《芝麻胡同》專家研評會聚焦京味兒電視劇創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