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仇者联盟4》(以下简称《复联4》)打破诸多进口片纪录、将内地电影市场从冰点拉升至沸点的狂欢之际,影市也存在其他小火苗,《何以为家》便是其中一簇。
由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黎巴嫩小众电影《何以为家》以儿童视角切入,通过半纪录的形式对无户籍非法难民群体进行了真实刻画,该片曾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以及第91届奥斯卡和第76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双提名。截止发稿前,影片烂番新鲜度89%、IMDb网站上有8.5分;在国内上映4天累计票房已突破八千万,豆瓣评分8.9分,在被《复联4》挤压殆尽的影市中成功占得一席之地。
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愈发受到观众以及市场的肯定,剧集市场有《人民的名义》《都挺好》等剧作,电影市场更不乏《亲爱的》《嘉年华》《找到你》《狗十三》等作品。其中,对原生家庭的控诉和反思更是从没退出大众视野。面对这个并无标准答案的人生命题,在电影《何以为家》中,一个12岁的少年最终选择将父母告上法庭。
从《迦百农》到《何以为家》,
原生家庭的生与罪
“我想起诉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了我。”在黎巴嫩一个小镇的法庭上,因持刀伤人被判入狱的12岁男孩扎恩,起诉父母该为生了自己而负责。借由开庭,一桩有关无户籍非法难民的底层“残酷史”拉开帷幕。
扎恩和父母以及诸多兄弟姐妹都属于非法移民,没有合法身份的他们租住在他人屋檐下,扎恩自小就要在外打工,11岁的妹妹还未成年便面临被父母“送出去”的危机。无力改变一切的扎恩一怒之下离家出走,遇上了埃塞俄比亚非法移民泰格斯以及她的宝宝,同为底层人民的三人过上了形如一家人的生活,但苦难并没有结束。
《何以为家》又名《迦百农》(Capernaum),Capernaum正名Capharnaum,是《圣经》中耶稣传教的起点,亦是耶路撒冷之后耶稣的第二故乡,位于现在的以色列,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导演娜丁·拉巴基曾提到,电影以“迦百农”命名,是指“混乱、失序”之意。
正如影片故事设定的发生地:黎巴嫩的首都城市贝鲁特,这片曾经富饶的土地,随着长久的内战和多方争斗,开始变成人间炼狱般的存在,贫富分化严重、底层人民苦不堪言,更别说还有周边叙利亚和以色列等地难民的大量涌入,如今的黎巴嫩已疮痍满目。
虽然相较于IMDB所显示2小时6分钟的影片时长:国内117分钟的上映版本少了9分钟,但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观感。在社会与制度大环境下,影片中的每个人都背负着各自的苦难与罪恶,《何以为家》在展现对“生”的质疑时,也抛出了对“罪”的合理性反思,将对原生家庭的控诉延伸至整个社会实况。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扎恩的父母生育了一屋子子女,但他们无力养育,懂事的孩子去打工赚钱,最小的儿子脚被铁链铐住以防止乱跑,作为看似该被谴责的一方,扎恩的母亲却也有自己的不易:“我这一生都是奴隶,你还敢批评我?你有什么权利批评我?你有我这样的处境吗……为了让孩子活,我宁愿犯下一千个罪行。”可换个角度讲,她又是卖掉小女儿、在扎恩入狱后还要再进行生育的“罪人”,贫穷不是他们的罪,但生而不养与无知确实是他们的错。
“我以为能活得体面,能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宁愿我们做洗碗工。”另一方的扎恩,他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看似一切的过错都有原因,但同时,他是去救济站骗取纸尿裤和粮食、用镇定剂制作“神仙水”的小骗子,也是用绳子拴住泰格斯儿子尤纳斯,并最终将尤纳斯卖给人贩子的罪人。仿佛一个轮回,后来的扎恩变成了他的父母。
无户籍非法难民如何找寻自我身份?贫穷是否是原罪?父母无力养育时该不该生?《何以为家》没有给出答案,它只是抛出这些问题,揭开生活的伤疤,而在伤疤之下,还有根植于骨血的反思。
小语种电影的生猛进击
一个无法规避的现象,中国电影市场目前主要被国产电影、好莱坞电影、日本动画电影以及其他“小语种”电影所包围。所谓小语种电影指的是,英语之外诸如印度、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影片。
近年来,小语种电影更是有声量上扬、成绩赶超国产电影和好莱坞大片之势,从《你的名字》、《摔跤吧!爸爸》、《看不见的客人》到《天才枪手》、《神秘巨星》、《起跑线》……诸多小语种电影经受了市场的考验,尤其是印度电影和西班牙电影,一个基于环境和社会制度因素,以真实的视角和锋利的笔触掀起了一股股“印度热”,一个以脑洞大开的故事和高度反转的剧情一再刷新大众认知。当然,最重要的是,市场看到了小语种电影的诸多可能性。
与此同时,另一明显的变化是,近年来抵达国内的艺术电影开始逐渐增多,尤其是像《三块广告牌》、《水形物语》、《小偷家族》等这般在奥斯卡或其它国际电影节上加冕的话题之作,越发可以及时登陆内地院线,即使登陆延后或是在艺联放映,也能在口碑加持下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显而易见的趋势是,国内电影市场的接纳能力在不断扩大,所引进的电影类型已不再局限于好莱坞,也不再纠结于商业大片这种简单粗暴的品类上,多类型小语种电影、艺术电影的可见度越来越高。而每一种类型、语种的电影都能找到它的观众背后,其实存在共同点:主题提炼举重若轻、制作以小博大、情感能够激起共鸣。
为将黎巴嫩这片土地的创伤尽可能刻画详尽,导演娜丁·拉巴基在谈及影片制作时曾坦言,该片创作时间长达5年,前期调研耗时3年。最终呈现在电影中的一双双茫然的双眼、脏乱的街道、不同又相似的屋顶和人生……似乎都在诉说着现实的苦楚。同时,为尽可能展现生活的原貌,在影片半纪录的形式下,除客串了女律师的导演外,采用的演员基本上均是非专业演员的素人,饰演主角扎恩的小男孩本就是一位叙利亚难民,曾在贝鲁特街头卖口香糖。
“这从来就不是地域性的。孩子就是孩子。”正如导演曾在对谈采访中所言,《何以为家》选取的故事支点是任何地方都会出现的问题,不管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混乱国家。故事最后,面对社会与家庭带来的无解问题,影片并没交代法庭的最终审判结果,但扎恩却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身份。影片外的扎恩·拉费阿,亦开启了新的人生。
#p#分页标题#e#如同《摔跤吧!爸爸》直击印度性别差异所带来的问题、《神秘巨星》揭露印度家庭家暴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问题、《起跑线》涉及印度教育困境、《小偷家族》关注日本边缘人群的生存,《何以为家》亦关乎成长、生存,以及原生家庭的探讨,它们都在以生猛的姿态揭开各自社会的“残酷史”。
-
相关文章
- 豆瓣十大综艺排行榜2022-豆瓣高分综艺排行榜前十
- 豆瓣十大低分电影排行榜2022-豆瓣低分烂片排行榜前十
- vivos9是曲面屏还是直面屏
- p40是曲屏手机还是直面屏呢
- 华为p40是曲面屏手机还是直面屏
- opporeno4是曲面屏还是直面屏
- opporeno4pro是曲面屏还是直面屏
- 魅族17pro是曲面屏还是直面屏
- 荣耀v30pro是曲屏还是直面屏呢
- 华为mate40是曲面屏还是直面屏
德迅网 » 《何以为家》豆瓣8.9直面《复联4》,小语种电影能否再凭“残酷史”突围?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