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今天的动画电影 从3000年前就已开始萌芽

  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壁画上野牛图案

  图片来源: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官网

  黏土动画《玛丽与马克思》 图片来源:IMDb

  万物冷知识

  随着影院陆续恢复营业,不少大片蓄势待发,其中就包括几部备受期待的3D动画电影。如影迷所熟知的哆啦A梦系列电影日前已发布最新预告片,动画大师宫崎骏首次触电3D动画的《安雅与魔女》业已官宣。

  从古代人民为了捕捉动作发明的走马灯、手翻书,到后来画技和制作手法近乎纯熟的2D动画,再到现在大家称为中国动漫复兴之光的《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些3D动画,动画作品究竟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实现了维度跨越的呢?

  视觉暂留原理让画“动”起来

  早在人类文明刚刚萌芽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就有了对动态画面的追求,西班牙北部山区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壁画上奔跑的野牛图案,是迄今为止人类捕捉物体动作的最早证据,距今已有2万年的历史。

  公元前1600年,古埃及时期建造的一座女神庙中,庙内110根柱子上画着女神连续动作的图案,当人们乘坐马车经过这里时,看到的女神就像动起来了一样。而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人民在尝试“制造”动画时所用的这种原理,直到17世纪中叶,才由牛顿将其作为一种光学现象首次提出,即“人视网膜上的影像不会立刻消失”。

  1824年,伦敦大学教授皮特·马克·罗葛特发表论文《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标志着视觉暂留理论的正式建立。

  那么,视觉暂留理论究竟是什么呢?

  视觉暂留理论,又名视觉暂停现象、余晖效应,指的是人在通过眼睛产生视觉时,光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需要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所以光信号消失之后,大脑皮层上形成的视觉形象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作为“后像”继续残留一段时间的生理现象。

  因此,许多动作瞬间的静态画幅连续播放时,就在视觉上产生了连续的动态画面。

  与此同时,视觉暂留理论的建立也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电影开始打破纪实性局限,与戏剧联系起来,正式成为一门艺术,也为动画作品的展示提供了新的载体。

  用叠层摄影法做出的2D动画

  “动画帝国”迪士尼的建立,开创了动画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代。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作为世界首部动画长片,成功开启了2D动画的黄金年代。

  当时,由于电脑技术还没有出现,所以动画作品几乎都是传统手绘制作的2D格式,并且出现了沿用至今的叠层摄影法。

  艺术家们将卡通形象画在透明的赛璐璐胶片上,将这些胶片覆盖在已经画好的背景上逐一拍摄,达到画面与背景相容的效果。

  在艺术家们致力于用笔为观众们打造绚丽世界的同时,计算机技术正在悄然兴起,为动画产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工作人员在将画面进行数字化之后,把所得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动画片制作系统中,计算机就能以每秒钟24幅的速度生成画面,与每分钟影像就要手绘1440幅画面的传统2D动画相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后,计算机动画凭借其低成本和高质量迅速占领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默片时期的“3D动画”其实是定格动画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3D动画并不是一个近几年才出现的全新概念,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默片时期,只是当时3D动画的概念并不像今天这样,专指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打造的模拟真实物品的动画制作方法,而是利用木偶或其他模型打造的立体动画。

  因此,传统的3D动画这一概念,其实更像我们现在常说的“定格动画”,通过对略微改变姿势的模型进行连续拍摄,获取制作动画所需的画面。

  而我们所熟知的3D动画技术,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软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并将Softimage这一软件移植到PC端之后才获得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相关软件的开发和涌现,各种高效便捷的动画制造工具和快速高质量的图像生成技术,使艺术家有了更加自由的想象空间,能创造出完美逼真的艺术作品,3D动画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德迅网 » 今天的动画电影 从3000年前就已开始萌芽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