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嫦娥四号”书写人类太空探索新篇章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中国与前苏联、美国有了并列第一的荣誉。“嫦娥四号”的探索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我们在仰望星空和认知月球之后,必须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创造崭新的思维和方式,开辟浩瀚无限的时空和未来。

  昨天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背,书写人类登月史和太空探索史上新的篇章。1959年前苏联“月球3号”传回了第一张月球背面图片,1966年“月球9号”成为人类第一个成功软着陆在月表的探测器(着陆器),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此次中国“嫦娥四号”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中国与前苏联、美国有了并列第一的荣誉。

  “嫦娥四号”着陆月背,表明中国航天技术控制的精准度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包括在垂直着陆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嫦娥四号”的垂直着陆,是要将先前的着陆器在主减速段结束后由斜向前运动的轨道,改为垂直向下定点运动的轨迹,这就要求大幅提升“嫦娥四号”的着陆导航敏感器的性能,增加着陆导航敏感器的作用距离,以便“嫦娥四号”能像蜂鸟一样,眼观六路,飞行平稳,悬停空中,落点更准。

  由于月球背面的地形阻碍,光声电和图片信息很难传送到地球。为解决这个难题,中国早就在月球另一侧布局,于2018年5月发射了一颗鹊桥卫星到“光环轨道”上,让鹊桥卫星在月球背后6.5万千米之外的Halo轨道簇上运行,通过它的中转,月球背面的信息可以传递到地球。“嫦娥四号”传回地球的第一张月球背影照片,充分见证了此次探月的高科技创新成果。

  “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也是国际协作的成果。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嫦娥四号”要用装备的多项国外技术完成多项探月任务,如利用德国基尔大学研制的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探测月表的辐射剂量,用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测仪测量太阳风粒子在月球表面的作用,用荷兰研制的低频射电探测仪聆听遥远宇宙的声音,等等。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良好开端,既具有民用意义,同时具有军事价值;既有理论和抽象意义,也具有实用和具体意义。探索月球表面和月下的物质资源,可以回答月球探索是否有实际意义。过去的研究表明,月壤中蕴含着丰富的核聚变材料氦-3,此次“嫦娥四号”后续的探测,将进一步证明这种核材料是否丰富和可带回地球使用,并探测月壤下的其他丰富宝藏,看是否能成为解决地球能源和材料匮乏的新来源。

  探索月球表面环境的辐射剂量,可以得知月球是否有利于人类生存,这也是探索生命起源,并回答人和生物“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的另一个线索和渠道。此次“嫦娥四号”携带了“月面微型生态圈”试验装置,内有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设备,以进行全方位的生命科学和其他科学研究。“月面微型生态圈”通过光导管能引进月球表面自然光线,以考察在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差的外界条件以及保持“月面微型生态圈”内1-30摄氏度的温度和适当的湿度时,动植物是否能在月球表面生存。

  “嫦娥四号”对月球背面的探索,还要探清月球上是否有水、有氧气,月球背面是否因为有天然的“屏蔽”(没有任何来自地球的辐射干扰)而适宜在这种无比完美的安静环境做天文观测,以及月球矿藏组分、月表浅层结构勘探……所有这些都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我们在仰望星空和认知月球之后,必须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创造崭新的思维和方式,开辟浩瀚无限的时空和未来。

德迅网 » “嫦娥四号”书写人类太空探索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