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李菂:无畏天人 探索无垠星空

无垠的宇宙中到底有什么?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正带领团队,把科幻一步步变为现实。

 

“没有理由不回来”

李菂与天文结缘,正是因为望远镜。FAST之前,曾经长期称霸“望远镜界”的是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它位于波多黎各岛的山谷中,50多年一直无人超越。被这座带有传奇色彩的望远镜所吸引,李菂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就直接向美国康奈尔大学递交了物理和天文专业的申请。

在投身FAST项目建设之前,李菂在美国的射电天文领域已有建树。2002年5月,李菂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分别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做天文学者,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员。其间,他在观测天文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

在美国的科研工作进展得顺风顺水,李菂却做出了回国的决定。吸引他回来的并非“千人计划”学者的“帽子”,而是FAST项目的筹建。在李菂看来,赶上这样历史级项目的建设,可以用“一代人才有一次的机会”来形容。

“能够遇到FAST这样世界级项目的建设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科学兴趣所在,没有理由不回来。”李菂说。

 

“这件事需要有人去做”

对李菂而言,“安贫”亦能乐道,因为有热爱和责任。

参与到FAST项目后,李菂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贵州度过。工程人员从开工之前到竣工的6年时间里,都住在临时板房里,板房里没有洗手间和洗澡的地方。2016年当地发生冻灾,现场气温降到0℃以下,晚上去外面洗澡后,进屋前李菂的头顶结出了一层冰碴。

相比生活上的困难,科学工程上的难题才是更大考验。

“诸多前辈推动、建设了FAST逾20年,这是中国人做天文大科学工程的一次实验。 我们在尝试天文史上没有完成过的概念,一定会面对超出想象的困难。”

2015年,李菂担任FAST副总工程师,主持过馈源支撑、总体控制等主要工程系统验收。动态条件下的信息传输低损耗是一种高科技,美国有专利技术,但是当时的中国没有拿到。同样,高强度抗疲劳的钢索也是远超相关工业标准。这些都只能依靠团队自主创新。

如今, FAST已开放运行。想到它能使中国深空探测能力延伸至宇宙外缘,并且会与其他现代望远镜一同打开面向宇宙的窗口,延展人类的感知和想象力,李菂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很值得。“我们不直接产生经济的价值,我们是满足我们自己和全人类的好奇心,这件事需要有人去做。”
 

步履未停的“寻常人”

能在基础科学领域深耕下去,追至源头,或许是他那颗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在驱动。 “上学时候班上比较聪明的同学很多转向IT、金融等热门行业,我是比较笨、不怎么灵活的,一直从事基础科学。天体物理是比较纯粹的基础科学,没有直接的实用性,原动力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我们科学家个体生活的乐趣,是人类生存的必需。不停探索前所未知的世界,才能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取得我们现在还想象不到的答案。”李菂说。

不愿被万众掌声和关注所包围,李菂只愿做个“无人知道”的寻常人。“科学家的定义就决定了科学家没有成为偶像的必要。关注科学家的人越少越好,只要关注我们做的事情就好。”

 

李菂最喜欢的作家是王小波,不仅因为王小波才华横溢,更因为他明确知道自己人生的最大热情。“他找到了自己疯狂热爱的一项事业,并做到了极致。” 李菂认为,敬业、认真、充满好奇地做好一件事,这就是科学研究的真谛。

FAST之后,我们又将目至何处,无人知道。但有位“寻常人”,不是正在路上,步履未停吗?

德迅网 » 李菂:无畏天人 探索无垠星空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