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资本寒冬下,为什么知识产权却发展得越来越好?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郑淯心 实习生 周克洋 4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披露了一组数据,2018年专利、商标质抵押融资额达到1224亿元,同比增长12.3%;2016年至2018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累计115.1亿美元,对此申长雨认为中国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提升。

而在中国知识产权产业不断增长,知识产权运用收益不断提升的同时,知识产权还存在着诸如界定不明、虚假注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甚至还在背后延伸出了一系列灰色产业链,前段时间热议的“视觉中国黑洞事件”正是其中的代表。多位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虽然相比以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旧不甚完善。

涉足知识产权行业的汇桔集团副总裁杨明认为,知识产权被过度地商业是一种必然的投机行为。

4月26日,杨明对包括经济观察网的记者称,“知识产权的过度商业化,是在整个大行业背景下的一个小众的分支,因为不光存在于知识产权行业,他存在于任何一个行业,在每一个行业以及产业中,都是有绝大多数正面向上以及一小堆投机的。”

他同时表示黑洞事件对当今的的知识产权行业起到了警示作用。

“一方面国民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很匮乏,另一方面知识产权好像通过黑洞事件又被过多商业化,其实我想从国家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提倡的知识产权是保护企业良性快速发展的一种措施和手段,但绝不是说我们利用现在的知识产权进行夸大或过度的商业化模式。”

同时杨明认为,在现在的资本寒冬大环境下,知识产权却发展得越来越好。

杨明说,首先知识产权这个行业不是一个特别大众的行业,而且从实际情况看来,他们确实没有感觉到资本寒冬对于知识产权这个行业的影响。同时,从国家的的大政方针来看,从中央到地方,大家对于知识产权的整个关注度比原来提升了,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性也比原来更强了。况且,每一个行业,无论大众也好,小众也好都有相应关注的一些投行机构和它资本追逐的地方。

从中国这些年的知识产权行业发展看来,很多企业在初创之初都没有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这就导致在后来的发展中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可以说许多企业都是被“罚”出来的。

杨明分析,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原来、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初期的时候,它并没有主动地说成立一家企业,要先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是在经历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种种这些困难和问题之后,大家才开始想要规划知识产权布局,因为提前布局的成本比接到的罚单成本小得多。比如企业注册一个商标可能几百块钱,加上一些机构服务费,可能一千多块钱很便宜,但是一个侵权可能就会收到上百万、上千万美金的罚单。

德迅网 » 资本寒冬下,为什么知识产权却发展得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