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谁将成为中国的“太空探索公司”?

来自北京的民营航天企业“星际荣耀”本周三(5日)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双曲线-1Z”运载火箭,将三颗同样是由民营企业研制的“卫星”送入亚轨道,进行了各自的科学试验。一年多来,有关中国民营航天科技公司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相比今年5月首次实现中国民营企业商业发射的“零壹空间”公司,“星际荣耀”行事比较低调,但它紧随其后的商业发射足见其抢占市场的决心。

这是一次商业发射,而不是试验性发射。所谓商业发射,就是由客户买单,发射的载荷也是客户的卫星。而试验发射则是由研制单位自掏腰包,发射的目的是为了测试火箭的性能,不一定向天上运送有实际用途的物体。

需要指出的是,与5月份“零壹空间”的商业首发类似,这次“星际荣耀”的“双曲线1Z”火箭的发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飞行,它只是用火箭将三颗卫星送入“亚轨道”。所谓“亚轨道”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类似炮弹飞过的那种抛物线,只不过更高更远,轨道的最高点有可能脱离了大气层。由于没有加速到进入绕地轨道所需要的第一宇宙速度,所搭载荷是不可能像人造卫星那样实现绕地飞行的,而是重新落回到地面。因此,“星际荣耀”的商业首发,从科学的角度上,可以将其理解为“搭载了三颗有效载荷,为客户进行了一次临近空间的飞行试验”这样更为准确。

无独有偶,“零壹空间”公司在8月底宣布,其研制的第二枚商用亚轨道火箭OS-X1也将于9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几乎就是对标“星际荣耀”公司“双曲线1Z”的一型火箭。该公司研制的另一款更大型、可以将卫星真正送入绕地轨道的多级运载火箭OS-M已成功完成了二三级发动机的联合试车实验,有望在今年年底上天。

在各民营航天科技企业争相发力下,中国商业航天大幕正在开启,这注定2018年将成为中国民营航天元年而载入史册。

航天火箭的研制和发射,过去都是由政府主导,就连美国也不例外。原因在于,火箭烧钱的速度之快、数额之巨,只有举国家之力才能供得起。1962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他那次著名的月球演说中首次明确提出,航天事业对国家经济一个最大的贡献在于整合资源。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动包括材料、微电子、化工、冶金、机械等一批工业体系技术升级,推动美国整体的制造业水平水涨船高,惠及了百姓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美国科技、制造方面的发展水平为民营航天诞生提供了土壤。像太空探索、蓝色起源这样的美国民营企业,通过公开市场渠道就可以获得在别的国家看来属于航天级别的高精尖产品,而且价格也能承受得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水平,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总体工业水平的高低。目前,美国太空探索公司的“龙”飞船已经多次对接国际空间站,其研制的液体燃料可回收火箭,促使波音、洛克希德马丁两大火箭制造商抱团取暖,成立了发射联盟。

相比之下,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目前仍处在“利用简单固体燃料火箭进行亚轨道飞行”的阶段。因为它们能从公开市场上整合到的最尖端的技术也就仅限于此。表面上看,这是中美民营商业航天企业的差距,更深层次反映出的是中美两国总体科技工业水平的差距。

不过,包括“零壹空间”、“星际荣耀”、“蓝箭”等在内的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它们的目光并没有局限在眼下的商业订单,而是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比如,“星际荣耀”官网显示,其未来将要研制的“双曲线2”火箭,是一种原理与美国“猎鹰9”火箭类似的液体燃料可重复使用火箭。此外,它还正在研制目前难度最高的甲烷发动机。这是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全力攻关的新型火箭发动机技术,更适合用作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动力,对于未来人类进行星际远航具有战略性意义。

另一家名为“蓝箭”的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则直接将目标锁定在星辰大海,其自主研制的甲烷发动机的推力室刚刚成功完成试车,这不仅在民营企业,即便在国家主导的航天工业领域也具有极高的难度。

由于甲烷发动机具有极高的技术要求,其配套零部件也必须具有极高的性能。“蓝箭”、“星际荣耀”等公司研制甲烷发动机的过程,客观上也会推动中国相关民营企业的技术提升,从而对中国国内工业体系起到整体拉动效应。这才是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发展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而不是谁最终会成为中国的“太空探索公司”。

德迅网 » 谁将成为中国的“太空探索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