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eat
北京时间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 、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7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拍摄的航天员在舱外工作场面。一场浪漫的飞天
本次出舱任务由三位航天员共同执行,其中刘伯明、汤洪波更换舱外航天服出舱作业,聂海胜在舱内执行指挥与协作任务。
北京时间7月4日8时11分,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
截至11时02分,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14时57分,神舟十二号三人飞行乘组成功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时隔13年,浩瀚太空今天再次留下中国人身影。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21年7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拍摄的两名航天员在舱外工作场面。通过天地间大力协同、舱内外密切配合,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了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首次检验了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空间站后续出舱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介绍,为了本次出舱,航天员在地球时一直采用中性浮力水池进行艰苦训练。“这种训练非常辛苦,在水下的训练服比真正的航天服更重,使用起来更困难,有报道称,结束水池训练的航天员在吃饭时甚至无法正常抬手使用筷子。”
航天员在潜水员的帮助下,接受模拟太空失重的水下训练。除了失重环境训练,中国航天员中心还为航天员出舱设计制定了舱外航天服装备操作训练、出舱过闸程序训练等一系列能够更好适应太空环境的训练课目,尽可能在地面模拟太空环境,提升出舱执行任务能力。
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今天,在地面保障人员的配合下,航天员们所有的训练都化作了中国人在浩瀚太空中的惊鸿一舞。
一次伟大的征程
4月15日,神舟十二号飞船分批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4月30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完成绝大部分任务训练,转入任务强化训练阶段;
6月9日,神舟十二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开展发射前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确定,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6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6月18日,航天员陆续安装各项设备,组建通讯、餐饮、卫生等设施;
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同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7月4日,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今中国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正在加速。
据报道,神舟十二号任务期间,三位航天员将完成两次出舱作业,这也是建设空间站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术。“出舱活动无论是国际空间站还是中国的空间站,都是在轨组装建造的一个必要技术。现在我们是舱段空间站组装建造、抬升摄像机支架,这相当于完善基础设施,后续可能大量转向空间试验方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器在轨维修技术实验室负责人王昊表示。
而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此前介绍,根据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总体安排,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除按计划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还将开展核心舱组合体日常管理、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航天员自身健康管理等工作。
“中国制造”助力成功出舱
1.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在舱外工作的7个小时中,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表现十分出色。
据介绍,航天员离开空间站进入太空,面临200多摄氏度的温差、空间辐射等一系列考验,而飞天舱外航天服有多层设计,实现了真空防护、高低温防护和辐射防护。相比于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的出舱舱外服,安全可靠性更高,使用寿命也更长,自主工作时间可以长达八个小时。
同时,航天服经改进后,满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还能根据航天员的体型进行调整。虽重达130公斤,但穿脱方便快捷。经过训练的航天员可以做到在5分钟左右就完成穿脱。舱外服中饮水管的旁边,还有一个放置食物棒的长孔。航天员只要一伸嘴,就可吃到美味可口的棒状食品。
此外,在外观造型和装饰元素的设计上,融合了飞天、祥云和凤凰的元素,选用了中国红和太空蓝两种主色。同时根据中国人身材比例设计的装饰图案还让服装在视觉上实现了整体的瘦身效果,看上去更整体、更精神。与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服相比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识别度更高。
2.首个可长期在太空轨道运行的机械臂
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目前同类航天产品中复杂度最高、规模最大、控制精度最高的空间智能机械系统,主要承担舱段转位、航天员出舱活动、舱外货物搬运、舱外状态检查、舱外大型设备维护等八大类在轨任务。展开长度为10.2米,最多能承载25吨的重量,是空间站任务中的“大力士”。
#p#分页标题#e#在过去,航天员需要依靠神舟飞船上设置的扶手在舱体表面进行移动,宇航服的锁扣与扶手相连,防止航天员飘走。此次,出舱航天员可以借助机械臂等外部辅助力量更加自如地进行出舱活动。出舱的航天员被固定在机械臂的一端后,由舱内航天员控制机械臂将舱外的航天员送至指定区域进行作业。
7月4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拍摄的航天员在舱外工作场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此外,为扩大任务触及范围,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还具备“爬行”功能。通过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对接与分离,同时配合各关节的联合运动,从而实现在舱体上的爬行转移。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领域之一,形成了多项国家空间机器人行业标准。
3.太空中的通信“天路”
在空间站任务中,航天员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的维修、维护及建造等任务。进行出舱活动时与地面建立高速及时的通信联系尤为重要,出舱活动不仅是对航天员的全方位考验,也是对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与地面测控站间通信能力的一大考验。据介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第三代中继终端产品,通过与中继卫星天链一号和天链二号建立中继链路,实现中继通信,确保航天员与地面通信的实时畅通。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搭建了地面与中继卫星、中继卫星与航天员之间的“天路”。
此外,空间站中继终端与其他型号在设计上最大的区别在于,为了保证在轨使用的长寿命,需要具备在轨可维修性。空间站中继终端采用了集成化、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在保证传输信号质量的同时,方便航天员维修更换;出舱通信子系统实现了舱内外航天员之间、舱内外航天员与地面人员之间以及舱外航天员之间的全双工语音通信,在航天员舱外活动范围内实现无线通信全覆盖,支持多名航天员同时出舱活动时的通话功能。舱外图像传输子系统则为舱外提供无线网络覆盖,通过出舱无线收发设备提供的网络“热点”进行图像传输,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进行实时显示。
-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航天员要在太空做实验
-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 女航天员
-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王亚平 王亚平成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 十二航天飞船什么时候返航2021 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返回时间是
- 中国历届载人航天员,八次载人飞行(第八次的航天员仍在太空)
- 神舟系列飞船资料
- 神舟八号的宇航员是谁
- 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太空出舱女航天员
德迅网 »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首次出舱:一场浪漫的飞天 一次伟大的征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