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3位航天员在天宫1号完成了一系列太空试验任务,已顺利返回地面,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将进入建设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新阶段,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
在这次飞行中,王亚平等在天宫1号上讲授的生动的太空课,引起我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太空探索的强烈兴趣,也引发了对“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和“人为什么要亲临太空”等问题的热烈讨论。
首先,由于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星球,目前人类对太空的认识,就像在海滩上玩沙子的儿童对大海的认识一样。人类对太空的求知欲望,将是太空探索的永恒动力。无疑,人类也只有通过太空探索,才能最后回答“宇宙是从哪儿来的”、“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等这些长期困惑人类的哲学问题。
其次,太空探索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地球。当前地球面临气候变暖、生态破坏、能源枯竭、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等严重挑战,这就迫使我们考虑未来人类是否需要移民到外星球去。将整个人类都移民,现在看起来不现实,即使移民也只可能是少数人,因此,唯一使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办法,就是解决地球的生态保护和能源的持续利用问题,并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来不断改善人类生活。目前,利用太空的高远位置,已经在通信、导航、遥感等信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效,而在开发物质资源和能源方面,也已初露曙光。
最后,在人类开展太空探索的进程中,也必将抛弃以人类为中心的“人定胜天”的理念,努力保护太空的生态,达到“天人合一”的终极目标。
由于人本身进入太空活动,生动地体现了人类突破地球局限的追求,因此,载人航天一开始就被认定是综合国力的一种鲜明体现,引发了美、苏长达30年的太空竞赛。事实证明,成功的载人航天活动,将大大提高国家威望和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但这种大国的冷战思维,也导致载人航天活动的效费比不高和难于持续发展。当前,世界航天活动开始进入一个重大的转型时期。各国的航天活动除了考虑提高国家威望外,更加注重实效,力求航天发展能够取得最大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的综合效益。为此,各国都在重点发展航天运载技术和应用卫星技术,积极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与月球、小行星和火星等的探测技术,并开始探索利用太空太阳能的可能性。
从载人航天的史实来看,人的精细观察与操作能力,对异常事件的及时应变能力,创造性的判断、分析和决策能力,使得载人飞行不仅可以提高航天飞行器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可以提高太空操作和维修的效率。但人亲自进入太空总要冒很大的风险,付出较高的代价。因此,一切不需要人参与就可以完成的任务,都要用无人航天器去完成,只有那些必须由人去完成的任务,才由航天员去完成。人和自动化系统(机器人)的结合,将是未来太空探索的必由之路。这不仅是为了节约经费,也是出于对航天员生命的珍惜。
航天运输和航天器的成本居高不下,已成为大规模利用太空资源的瓶颈。在受到经费制约的环境下,世界航天大国一方面正在技术创新上狠下功夫,另一方面开始将国家行为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美国在地球低轨道开发方面,正在大力扶持私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降低成本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展望未来,航天大国将继续把太空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但各国在注意提高本国航天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为了节省投资、加速发展和减少风险,开始加强民用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太空探索本来就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国际合作必定是大势所趋。现在西方国家出于偏见,对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封锁,相信随着我国航天能力的提高,我们一定会冲破这种阻力。
在太空探索方面,人类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在探索的目标和方法上,太空探索将永无止境。
-
相关文章
- 太空探索基金来了!除了纯太空行业公司 京东持仓竟然排第五
- 太空探索的盲点:宇航员们的生理需求该怎么解决?
- 【年终报道】2015太空探索成就
- 布兰森已经驾飞船上天 但投资者对太空探索依然冷漠
- 太空探索不应陷入意识形态竞争
- 月球,人类太空探索目标的交汇之地
- 富豪缘何对太空探索如此痴迷?
- “女版巴菲特”明星基金加持 美国太空探索概念股暴涨 国内反应
- 智库|中美分别推出“星链”“鸿雁”计划,太空探索核心在哪
- 木質衛星,太空探索新思路(科技大觀)
德迅网 » 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