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一个血性口号传承50载

一个血性口号传承50载

一个血性口号传承50载(图2)

  这是率先叫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口号的英模集体,他们的英雄事迹早已定格在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荣誉称号的鲜红锦旗上。50年来,这个班所在的成都军区某团二连始终把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两不怕”精神作为激励士气、鼓舞斗志的前进号角。50年接力传承,锻造了他们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血性。

  ——编 者

  口号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信念”

  50年前,在边境作战中,该团二连六班在班长阳廷安带领下,向密如蛛网的敌军地堡发起攻击。阳廷安冒着枪林弹雨喊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战士们前赴后继,同仇敌忾,连克7座敌军地堡。全班8名战士,7人壮烈牺牲。

  50年来,二连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那就是每天连队晚点名,都会听到“阳廷安”的名字。每次呼点,全连官兵都会高声回答:“到!”每次呼点,仿佛就是一次战斗动员。在二连官兵的心中,老班长阳廷安似乎从未离开。在六班最显眼的位置上,一床打满补丁的军用被整整齐齐地放在床铺上,铺位姓名上写着“班长阳廷安”,床头的墙上悬挂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口号标语格外醒目。

  二连指导员李桥林深有感触地说:“一个口号一喊就是50年,口号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更是能打仗、打胜仗的信念。”

  “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就是倒也要倒在终点上”

  去年10月,团里组织军事大比武,恰巧二连三分之二的尖子骨干都被抽调参加其他演练任务。为此,团里决定暂不让他们参赛。“二连的官兵个个都是好样的,就算只留一人也要参加比武!”比赛场上,炊事班战士赵颖智跑5公里武装越野时,体力严重透支,几次差点晕倒。大家劝他放弃比赛,他说:“没有血性的人不配做军人,就是倒也要倒在终点上!”虽然最终比武成绩并不理想,但在大伙眼里,他们虽败犹荣。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军事演练中,该连六班担负主攻任务。战斗发起后,班长阿茸品楚在通过沼泽地时,左脚胶鞋被淤泥吸了进去。面对“强敌”猛烈的炮火和脚下尖利的荆棘,他来不及多想,赤脚上阵。当胜利的红旗飘扬在山顶时,他的脚也是鲜血淋漓。大家问他为什么不抽时间把鞋子穿上,阿茸品楚说:“今天的演习就是明天战争的预演,几秒钟生死攸关,我个人受点皮肉之苦算不了什么,因我贻误战机,责任就大了。”

  “‘两不怕’精神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做了亏本买卖不算好掌柜,二连官兵深知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平时的训练中,既要不怕苦不怕死,更要科学求实不做无谓的牺牲。

  平时训练中,二连官兵爱琢磨重巧练。高寒山地500米障碍是一项训练强度较大的课目。当别人一遍又一遍穿越在障碍场时,他们却挤在一起研究如何以最快的时间、最安全的方式通过障碍。为此,他们还曾被友邻单位误认为是在逃避训练,但是每次考核他们都名列前茅。他们钻研的“分解训练,连贯实施”“直道快跑,弯道慢跑”等训练技巧在全团推广。

  “时代在发展,如今官兵的训练、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连官兵赋予了‘两不怕’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该团政委陈实告诉记者。

  在去年底的一次演习中,二连和兄弟连队担负主攻任务。当兄弟连队喊出“不惜一切代价,不计一切后果,冲上去”时,他们却停住了脚步。兄弟连队强攻未果,还导致“全军覆没”。二连官兵却没有硬碰硬,他们主动避“敌”锋锐,采取正面穿插、侧面迂回的方式,成功直捣“敌”心脏。

  上图由程端丁摄

  链 接

  “两不怕”精神的由来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是著名战斗群体“阳廷安班”叫响的。

  1963年2月,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进京向中央汇报边境作战情况,当他汇报到参战部队战胜敌人,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时,毛泽东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65年7月,南京军区某部地爆连五班班长王杰同志在帮助民兵进行埋排雷和爆破训练时,炸药意外爆炸,为掩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临危不惧,扑上炸点,光荣牺牲,年仅23岁。当年11月6日,总政治部下发向王杰同志学习的指示,正式向全军提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要求。1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社论,号召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精神。从此,“两不怕”精神成了我军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法宝。(郑德祥辑)

  张 军 程端丁 本报特约记者 黄建华

德迅网 » 一个血性口号传承50载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