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全(右)在店里忙活。 本报记者马海菊 摄
“欢迎,欢迎,快进来坐!”日前下午,记者来到惠城区水口街道湖滨社区益养酒庄,正在配制养生酒的“袖珍硬汉”杨广全,右手抓住一条小板凳,左手抓着萎缩变形的左腿,交替挪动身体出来迎接。
“我三岁时因病造成双下肢萎缩瘫痪,右手萎缩无力,从小只能把板凳当成腿,靠板凳支撑前行,50多年来就这样一步一挪地艰难前行。但是我从没有向命运屈服,上天不厚爱我,我靠我自己过上好日子。我还打算开一家电子厂,帮其他残疾人一起就业,让他们也不靠等靠要过上自己的生活。”身高如五六岁孩子的杨广全,目光中满是坚强。
身残志坚 双下肢萎缩靠板凳挪行也要上学
萎缩的右腿靠在小板凳上,右手辅助支撑在板凳上,左手熟练地打开瓶盖,将配制好的当归、北芪、党参等药材一一放到三盒蛇酒里。“这瓶酒是2014年1月份配制的,现在还有点腥味,放上药材再泡上两三个月即可饮用。”干完手中的活,杨广全落落大方打开了话匣子。
“3岁那场病后,我就像一只折断双冀的鸟儿,看到姐姐弟弟蹦跳玩耍,能去上学,我真是羡慕得不得了,但我从小自尊心就特别强。”杨广全说命运以痛吻他,他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比常人更坚强。双腿、右手萎缩无力,困扰着他的行动,但他每天坚持用一手抓凳一手抓病脚往前挪,一米、两米……慢慢地终于学会了抓着板凳挪行。从此,板凳成了他行走的“脚”。几十年来,板凳用坏了不知道多少个。手也变了样,摊开手掌,厚厚一层茧子。即便早就有条件买轮椅了,他也拒绝购买。“尽管行走不便,但我把它当成锻炼!”杨广全说。
到了上学的年龄,看到姐姐、弟弟都去上学,杨广全也非常希望能去学校,为此经常偷偷地挪到学校门口张望。“要供姐姐弟弟,家里没钱了,你这样子去学校也麻烦,写字也不方便。”沉默寡言的父亲看到杨广全这样,把担忧告诉他。杨广全的母亲在他四五岁时就过世了,靠父亲一人做农活养活全家六七口人。“我可以自己走着去,不用任何人帮忙,我会用左手写字。”杨广全坚定地回答要上学。
11岁那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上了小学。家到学校一公里多路,他就靠着板凳挪来挪去。“我平时不要姐姐背,即使下小雨,我也自己去,下大雨时才让姐姐背。没别人走得快,就每天早点出发。”小小的杨广全表现出了坚强的意志。用左手写字,他的字也写得非常端正,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然而,上完四年级,杨广全就决定不上学了。“家里没钱,交不起10元的学费,虽然那时候校长、老师都说给我免学费,但我自尊心强,还是决定不去上了。”
失学后,杨广全就留在家里帮手。爬到凳子上用一只能活动的左手给家人做饭,挪身到晒谷场里晒稻谷。“我下不了地,但也不能拖累家里,能做的我都去做。”杨广全说。那时村里十分流行用手电筒,他摸清了手电筒的原理和构造,村里有人家里手电筒坏了,都来找他修。“每次收一毛钱,只想以此证明我也是个有用之人。”
艰苦打拼
一次次创业走向更强的自己
十八岁那年,杨广全决心走出家门到外边打拼,养活自己。“事实无法改变,但我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活在这个世界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摩丝非常流行。杨广全遇到一位同租一房的发胶师傅,“师傅看我为人热情踏实,就手把手教我做摩丝的手艺!”学会这门手艺后,杨广全开始配制生产摩丝创业之路,带上配制好的摩丝,挪身到各个发廓上门推销,垫货到惠东的批发城,生意慢慢地打开了门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彩电、录像机等电器开始流行。杨广全有朋友在海陆丰一带专门经营这些走俏的电器,他看到这个市场,就开始帮朋友在惠州销售。“由于做摩丝生意,我认识了不少人,因而很快就把这些电器卖出去了。朋友们个个都愿意找我代销,愿意铺货给我,当时我赚了几万元。”就这样,杨广全成了当时村里最早的几个万元户之一。
有了这“一桶金”,杨广全后来在惠城区桥东街道水东街附近开了个公用电话亭。“那时候BP机开始流行,我花几万元钱装了两部公用电话,同时租售录相带。”这一行做了四五年,随着手机的兴起,逐渐衰退。接下来干什么?杨广全看到老家水口入驻的工厂逐渐增多,务工人员也多起来,他就返回水口,在镇上开了一家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室外溜冰场。“溜冰场受限制太多了,天气冷没人,下雨天也不行,基本上处于开半年停半年的状态,亏了一些钱。”杨广全告诉记者,尽管溜冰场经营亏损,但正是在这期间,他碰到了意中人,鼓起勇气追了一年多,终于把她娶回家。“可能我这种敢拼不服输的劲打动了我爱人,那是我最大的收获。”
此后,商业触觉敏锐的杨广全又把目光瞄准当时新兴的歌舞厅。2000年初,他和几个朋友合伙在水口开起了“大富贵”歌舞厅,成为水口当时两家最大的KTV之一。2014年,养生概念兴起,杨广全又及时调整创业方向,进入养生药酒行业。
“创业路上碰到很多困难,比如说资金周转,但这些对我来说都没有比我身体残疾这个障碍大,所以我都一一克服了。”回首自己的创业历程,杨广全云淡风轻地说:“当时面对不少困难,但我只有一个念头:没有什么能阻止我的,靠自己活下去!”
心怀大爱
捐资助学还张罗帮残友就业
“在信中、电话里交流的时候,他很少提自己的事,只是有次讲到自己脚不太好,我当时没太在意,后来见面才知道他的脚有这么大的问题。”现已是一位3岁孩子妈妈的杨建丽,说到杨广全,满满的敬佩和感恩,“他是我最敬爱的‘全哥’。”
在水口街道,认识杨广全的,都发自内心地叫他“全哥”,不仅是因为他身残志坚活出了一片天地,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大爱的心。
2006年,杨广全看到央视《共同关注》栏目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推出“共同关注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一日捐”活动,他就偷偷认捐了重庆、西安、惠州的3名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四年来总资助款10多万元。杨建丽就是其中一名。“除了每年四五千元的学费,还有生活费,大三在北京无薪实习时,他怕我吃住成问题,特地给我打了3000元。后来听说2007年时,他自己经济出了些问题,但怕我们这些受助的学生上学有问题,还是从朋友处借钱打给我们。”大学毕业后,杨建丽专门到惠州来感谢杨广全,见到恩人居然是个残疾人,走路都要靠板凳,着实让她吓了一跳。“敬佩、感恩、感动,他点亮了我!”她说。
杨广全资助3名大学生的事,除了家人,谁也没告诉过。“我自己有能力了,就想着要帮助一下其他人,这没什么的。”即便自己遭遇经济困难时他也没有放弃,“我答应资助,肯定要做到底,不能半途停下来!”
“一直以来,‘全哥’对周边人都非常关心,别人遇到困难,他能帮的总会想办法帮一把,为人特别豪爽,他的乐观豁达感染着我们。”杨广全的朋友们都为他竖拇指点赞。
#p#分页标题#e#谈及未来,杨广全说:“我上次参加残友聚会,看到不少残疾人精神面貌不好。我现在已经联系一家电子厂,打算承包一条生产线,召集20多名残疾人集中在那里就业,帮助他们找份工作,带领他们告别悲观、自卑,也像我一样过上正常的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本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曾志辉
-
相关文章
- 楚雄州中职学校(惠州市最好的技校)
- 惠州惠城区有哪些墓园
- 惠州仲恺属于哪个区
- 惠州学院
-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 惠州学院排名2022最新排名-惠州学院排名全国第几位
- 惠州本科院校介绍2022-惠州有哪些本科大学
德迅网 » 残疾双腿走出励志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