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101 丁文广

丁文广,男,回族,196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

面对仍处于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丁文广毅然放弃优越海外生活,回到条件艰苦的家乡,借助公益力量,发挥专业所学,积极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努力践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人生理念。

自加拿大留学归国后,丁文广便长期关注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立志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贫困地区公益项目服务。他先后带领项目团队,对传统沼气池的重大缺陷进行了改造,并把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的改造成果无偿提供出来,手把手指导3000多位农户如何使用这些新型专利技术,为提高农村能源使用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使更多人从中受益,他还将这项技术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在利比里亚等非洲国家使用后,效果非常显著,获得当地农民和政府的高度评价,为我国的气候外交赢得声誉。针对农村易发多发的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他还创新性地在我国首次提出“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在预防农村灾害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年来,他累计从各个基金会申请资金2820万元,用于贫困地区公益项目。

丁文广荣获2013中国民间救灾贡献奖、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个人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102 卜佳青

卜佳青,男,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上海青艾健康促进中心总干事。

当别人谈艾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卜佳青凭着一腔热忱投身防治艾滋病公益事业,成为上海民间防艾组织的先行者。

卜佳青起初只是防艾公益活动的普通志愿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几乎每个周末都从郊区赶到市区参与举办防艾宣传活动。2009年年底,为全身心投入这项事业,卜佳青毅然向单位提出辞职。 2010年3月,在团组织帮助下,他创建的“上海静安区青年预防艾滋病服务中心”(原名)注册成功,成为国内首家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艾滋病防治领域民间公益组织。

随后,在卜佳青的带领下,从街头募捐、防艾公益骑行,到组织社区防艾喜剧巡演、反歧视艾滋病话剧《11号病区》的全市展演,“上海青艾”开展了多项活动。他们还在暑假组织大学防艾志愿者看望艾滋孤儿,并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品。

7年来,卜佳青带领他的团队累计动员艾滋病易感染人群20000多人进行检测;新发现艾滋病人1000多例;直接关怀、服务艾滋病人800多人、2000多人次;举办了各类活动1000余场。卜佳青坚持向感染者公开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码,保证手机每天24小时畅通,很多时候半夜接听新发感染艾滋病人的热线电话,多年来累计接听艾滋病人咨询超过14000分钟。每年他都带领团队在“国际艾滋病烛光纪念日”和“世界艾滋病日”两个重要时间开展主题活动,还推动“上海青艾”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区分会联合建立“青艾微基金”,筹款20多万元人民币。

卜佳青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103 马明全

马明全,男,撒拉族,1969年7月生,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路军红军小学校长。

马明全成立“马明全爱心小组”,捐赠近4万元学习用品,资助24名贫困学生,进行“红色”宣讲近300场次,义务接待300多批次、1.7万余人次参观,学生称他“校长爸爸”,乡亲称他“我们的校长”。

马明全利用4年多时间,走访80余名西路军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他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学校和孩子们争取支持和捐助400余万元。为了挖掘红色文化,他个人为学校垫资近10万元,担当起红光村的红军精神义务传承人。4年来,他接待了300多批次、1.7万多人次的群众参观,义务讲解宣讲296场次。

2014年,马明全成立“西路军红军小学马明全爱心小组”, 树立了“发扬红军精神、争做时代雷锋、促进民族团结”的宗旨,通过红军小学的平台,促进循化县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积极为更多的贫困家庭和孤儿送去温暖。同年,他又组建爱心文艺宣传队,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送歌舞到乡镇学校巡演,开展“手拉手、结对子、献爱心”活动,并为兄弟学校捐赠价值38800多元的书包、文具及体育器材等,以个人名义先后帮助和资助了24名贫困学生。他的呼吁成功为尿毒症大学生患者马卫莉和“非霍奇性淋巴瘤”患者苏海莲筹集近百万元善款,解决了患者的手术费和医药费。

马明全荣获青海省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等荣誉称号。

104 马宝祥

马宝祥,男,回族,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大才乡前沟村党支部书记。

马宝祥建立“宝祥奖学基金”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工程机械和家人组成“民族应急救援队”,赴青海玉树、四川芦山、云南鲁甸灾区抗震救灾,被誉为抗震英雄。

1996年以来,马宝祥在汽车运输、路桥施工中,为乡亲们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2011年3月,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积极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先后垫资近万元,对村“两委”办公室进行改造,从有关部门争取面粉40吨,为50户村民争取危房改造资金,实施了80万元的村庄排水设施项目,解决了许多群众的困难。从2006年起,他先后为大才乡小学捐款3.3万元,为前沟小学维修学校大门、围墙和食堂。在他的带动下,很多富裕起来的乡亲们也都纷纷加入捐资助学行列。2009年11月,“宝祥奖学基金”成立,他自己捐出2.3万元,之后每年出资2万多元,用于奖励湟中县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工作突出的教师,以及高考、中考“状元”。

青海玉树地震、四川芦山地震和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马宝祥第一时间带上儿子、女婿等家人,组成“马宝祥志愿者小分队”和“民族应急救援队”,购买了矿泉水、方便面、帐篷、铁锹等救灾物资,连夜开车赶赴灾区开展救援。

马宝祥荣获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首届青海好人等荣誉称号。

105 王英杰

王英杰,男,汉族,1953年12月生,河南省开封市敦复书院院长。

他存善心、行善事,常年捐资助人;拿出经商30年来积蓄的1000多万元,开办敦复书院,弘扬先进文化、传播中华美德,免费让30多万人接受道德教育,为人们建起一座省心修身的“精神殿堂”。

  1. 一场怪病引出一番事业 冯海明返乡打造“百草园”的故事
  2. 深圳年度科技大奖背后的故事
  3. 他的故事入选初中语文课本,还记得北大的王选吗?
  4. 海姆立克医生走了……你也许不了解他的故事,但至少应该学会他这
  5. 电线那头的故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相关推荐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