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各方回忆口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诞生:激励一代人(2)

  刘志达:这不是说谁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有个酝酿过程。当时大家先喊“中国队万岁”、“中国万岁”,后来又唱《团结就是力量》,而那个同学又提议喊“团结起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我曾看过一篇报告文学,标题是《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是一位伟人说过的话,有印象,加上中国队刚刚赢了韩国队,可以说是扬眉吐气,我就把那个同学提的口号浓缩了一下,“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也就脱口而出了。

  记者:口号提出后,又是怎样传播开的?

  刘志达:当时,大家把那个同学放下来,又回到了去哪儿的问题上。我看已是半夜,就说还是回校吧,大家全都同意了。这个口号当时没喊多少声。但第二天中午,北大广播台报道了这件事,说北大学生昨晚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又过了一天,《人民日报》就此发了一篇新闻特写,大标题就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记者:你认为这个口号的提出是偶然还是必然?

  刘志达:“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提出绝非偶然,是很多偶然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必然。首先是中国队与韩国队那场比赛。在人们心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体育比赛是国与国之间的一种没有硝烟的较量。那天中国队在先输两局的情况下连赢三局,反败为胜,非常振奋人心。这个胜利让我们的男排冲出了亚洲,走向世界。当时我们的国家呢,“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需要从头收拾旧山河,国门开放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在落后的状况下奋起直追,这个心情与男排胜利带来的激情就完全契合了。其次,作为“文革”后首批考入大学的学生,身上有种使命感,尤其是北大的爱国历史传统,让我们处在那样一种氛围里面,这些都促成了这个口号的诞生,因此在游行中,口号从“中国队万岁”到“中国万岁”再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变化很自然,非常有哲理。从体育层面上升到民族层面,这是一种思想的升华、精神的升华、境界的升华。

  记者:你怎样看这一口号的影响?

  刘志达:30多年来,先后多次有新闻单位来采访我关于这个口号的提出等等,说明这个口号受到广泛的持久的重视。其原因就在于它表达了时代的要求 ,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对于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渴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民族的心声。

  记者:32年后,再次回首这个口号的提出,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刘志达:这么多年,很多人说起这件事,我一直强调这个口号不是我个人提出的,而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下,由北京大学的同学们共同喊出的。32年了,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回首往事,我感到有幸成为北大1977级学生,有幸在1981年的“3·20之夜”全程参与北大同学为中国男排的胜利而欢呼庆祝的活动,那是我人生中永远难忘的一个片段。“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个口号,是北大同学爱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由衷的心声。直到今天,它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相信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会越来越好,振兴中华,希望在前!(本报记者王静 实习生周生辉)

  这句口号激励一代人

  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相比,“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有更多的政治成分,甚至在字面上一点看不出是一句源于体育比赛的口号。

  1981年3月20日傍晚,北京大学,凡是有电视的学生宿舍楼里,都像是分赛场,等待收看央视转播中国男排与韩国队(前南朝鲜队)争夺世界杯入场券。30多年过去,我也当了半辈子体育记者,还是弄不明白那场比赛究竟有什么非凡的意义。单纯以竞技而论,当时的人们对这样一场比赛的胜负并没有看得特别重,尽管也关注,但仅限于体育比赛的层面。这是一种相当自然的状态,没有人为造势的成分,因而队伍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和紧张情绪,越是如此,越能够发挥出自身水平,即使比赛过程起起伏伏,也都是体育竞技常有之事。

  事情的波澜发生在午夜,央视称租用卫星时间已到,现场直播就此结束。中国男排逆境翻身,悬念已将人心揪住,电视台竟如此不知人心。回到宿舍,谁也睡不着,黑咕隆咚的楼道里净是骂电视台的。不多时,有人从半导体收音机中得知中国队最终得胜的消息。就是这么一段胜利的尾巴,陡然使得沉寂下来的校园重归沸腾。敲脸盆,点笤帚,北大校园里欢腾如昼。假如电视台顺顺当当,一气呵成将比赛全程播完,是否还能有这么多同学,包括很多并不一定对排球有兴趣的同学非要搞点庆祝活动不可?

  在那个不眠之夜,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欢庆活动中,纯粹是自发的,无组织,有热情。这种情况下喊喊口号,也是情之所至,喊出的口号五花八门,无需统一,但求表达兴奋和激动。事后有人说,“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新华社报道时记者加工出来的。在我的记忆中,现场一片嘈杂,其实并没有主题口号,“振兴中华”是数不清的口号之一,不妨当作主旋律。

  也许这个口号的政治色彩过于外露,不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样具体和专业,因而,很容易超越体育范畴,被社会广泛使用。北京市开展多年的中小学排球赛,就冠以“振兴中华杯”。可是,这个提法不及“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使用得多,主要用在体育场馆、展厅、会场等地方,制成大字,装饰为背景板。一支运动队可以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自我鞭策,但不可能动不动就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30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初喊出这句口号的学子们现在起码是年过半百之人。那一代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不深受时代口号的感染和激励,那一代运动员不会忘记背后有十亿人注视自己在赛场上的拼搏。近日,与前女排主教练胡进一块儿看联赛,聊起此事,仍很感慨。那个无人入睡的夜晚、那句鼓舞人心的口号,源于男排的一场胜仗,胡进正是当时中国男排的队长。

  口号是一种语言浓缩的艺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句只为直抒胸臆并非刻意拟出的口号,成了中华体育文化的历史经典,成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励志动员。(汪大昭)

  1. 学渣逆袭考北大研究生 如此的励志令网友们敬佩
  2. 高三励志横幅:不学?将来别人壁咚的墙就是你砌的
  3. 香港最性感女搬运工背后的故事 她的励志故事值得所有拼搏人学习
  4. 阴阳师:最励志的瘸腿御魂,一般人还真拿不到
  5. 《我的健身教练》开机励志大剧引领全民健身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