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在广西桂北一所中学的高三教室里,一条条高悬着的“励志”高考标语,成了一道独特风景线。
高考前夕的中国校园,到处弥漫着类似标语所营造出的励志氛围。去年的一项民调显示:38.2%的受访者还记得自己的高考标语,58.0%的受访者认为高考标语对自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类似“人丑就要多读书”、“要想成功,必先发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标语,或令人莞尔、或歇斯底里,却也别有一种励志的能量,叫人不敢懈怠,叫人莫负青春。
有人担心,疯狂标语会“带坏孩子”。这显然是杞人之忧,在“互联网+”的时代,孩子们的社会阅历又岂是这几条无伤大雅的标语。几条“疯狂标语”,又有几人会死抠字面意思?
一些高考励志标语成了社会议题。这是因为在今天,高考依然承载着实现代际转换、阶层流动、改变个体及家庭命运的重任。
在媒体梳理的高考疯狂标语中,“变”与“不变”的是这个时代的图景。一则,“不变”的是强调自强自立、褒赏吃苦耐劳的价值取向。譬如“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不苦不累,高三无味”等标语,不过是将“吃得苦中苦”的古训,找到了时代化的译本。又譬如“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等标语,以近乎黑色幽默的段子式姿态,强调躬身自省,印证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思维。
二则,“变”中足以窥见公共治理的步伐。前两年,“战胜富二代,考过官二代,高考不拼爹,努力靠自己”等标语屡见不鲜,这固然意在唤醒个体奋斗自觉,却也旁敲侧击了“拼字诀”下的社会乱象。“拍蝇打虎”以来,高招舞弊空间渐小,加之高招制度励精图变,也进一步净化了博弈平台,因此,对高考公平性充满信心的新鲜标语相继出现。这里既有时代进步的新鲜感,亦有大气磅礴的正能量的价值旨趣。
看似疯狂的标语,真实而大尺度地显示了年轻人的“壮怀激烈”,以及他们对于这个时代与社会的认知和评判。少点吹毛求疵,多些理解宽容,在高考疯狂标语里,也许会读懂更多的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