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北省体育局主办,湖北之声、湖北经广承办的“崇尚人人体育 共创美好生活”冠军(奋斗)励志报告会首场于2018年12月29日在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拉开帷幕。奥运体操冠军郑李辉、奥运会跳水冠军刘蕙瑕、世界太极拳冠军易鹏、女子摔跤世界冠军许晴四位世界级冠军现场分享他们的成长历程,给寒风凛冽的冬日增添了满满一股正能量。
奥运体操冠军郑李辉
2000年悉尼奥运会,作为超级替补的郑李辉,顶替临阵受伤的队友参赛,最终凭借稳定的发挥助中国男子体操队夺得团体金牌。如今,这位昔日的超级替补,又回到湖北省体操中心,担任湖北省体操中心主任,成为了湖北体操的领路人。现场,郑李辉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成功青睐为梦想不断努力的人,所以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放弃。”
与湖北的其他体操奥运冠军相比,郑李辉是幸运的,也是最历经磨难的一位。5岁开始练体操,7岁进省队,不过因为动作不优美,加之没有特别突出的单项,他始终无法叩开国家队的大门。好不容易进入到国家队后,伤病又频频来袭。但顽强的他战胜了伤病,在1997年全运会上成为团体冠军的一员,同年8月,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他又获得男子团体金牌、个人全能金牌。
这一系列的佳绩,让郑李辉再度回归到国家队中,并作为替补随队来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命运也开始垂青这个“时刻准备着”的小伙子,在队友出现意外受伤的情况下,郑李辉得入替补上阵,并在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上,以稳定的发挥,为中国队最终夺冠立下汗马功劳。分享会现场,郑李辉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在场的运动健儿们,成功的秘诀,只有“坚持”二字。“要想去实现梦想和目标,只有一条路,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努力,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要向目标不断前行,只有坚持,终会成就梦想。”
2001年全运会后,满身伤病的郑李辉宣布退役。2018年3月,他又回到湖北省体操中心,担任中心主任一职。上任后的郑李辉提出了“大体操”的理念,他将带领湖北体操人,帮助湖北体操再创辉煌。现场,他也向记者透露下一步的人才储备计划:“第一,增加后备人才的培养;第二,有句话叫‘有为才有位’,我们必须要培养自己的队员,而且要把队员培养到一定水平,才能为国家队输出;第三,下一步,大量整合我们冠军资源,比如李小双、李大双、杨威、程菲,我们怎么整合大体操概念,向小学、中学、幼儿园输出,只有把体操人才技术做大,才能有更好储备。”
奥运会跳水冠军刘蕙瑕
相对于历经磨难的郑李辉,湖北省黄石籍奥运跳水冠军刘蕙瑕的夺金路则顺畅许多。
3岁练体操,7岁练跳水,12岁入选国家队,16岁获得首个世界冠军,19岁登上奥运冠军榜。在取得宝贵的奥运金牌后,刘蕙瑕成功追上了“梦之队”的前辈们,实现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大满贯,这对于时年19岁的刘蕙瑕来说无疑是职业生涯完美的开端。
参加过无数大大小小的会议,刘蕙瑕坦言,今天是第一次面对和她一样的运动员作演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刘蕙瑕说,“遗憾”不是本意,“惊喜”才是追求。“运动员是我们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管这个选择当初是你自己做的,还是家人为你做的,只要我们开启了运动生涯,就要面对和接受一个个的遗憾,因为这些遗憾,正在为你下一个十年,下一个目标,做着惊喜的铺垫。”
也许是受热爱读书的家人的影响,年少成名的刘蕙瑕并未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而是选择回到校园,继续完成学业。暂离竞技场,如今已是北京体育大学大四学生的刘蕙瑕转身成为“学霸冠军”,她也在现场呼吁运动员,要热爱学习,“学习可以整个打开你的眼界,有时会钻牛角尖,但是通过学习,会采取更多人的经验,来分析自己目前所处的情况,会对你未来的路有决定性的帮助。”
世界太极拳冠军易鹏
分享会现场,一位打着“抱拳礼”的世界冠军特别引人注意,他是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世界太极拳冠军易鹏。
易鹏,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国际级运动健将、武术国家级裁判,第七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冠军、对练冠军,第九届全运会太极全能冠军。国际级运动健将,武术国家级裁判。2006年7月作为高水平人才引进到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工作,现任武汉理工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4岁起开始习武,从事业余武术训练11年。1993年至2006年在湖北省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从事专业武术训练12年。至今已拍摄了多张太极拳、剑系列教学光碟,发表了多篇武术文章。从竞技场转向职场,易鹏可谓实现了从运动员到大学教师的成功转型。现场,易鹏也向在场的运动健儿们传授了他的人生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在专业队做职业运动员期间磨练出来的意志品质,得益于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拼搏与坚守,没有辛勤的汗水,没有咬牙的坚持,也就不会有一块又一块的金牌。 ”
现场,易鹏也寄语湖北体育的师弟师妹们:“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未来的世界不属于90后、00后,而是属于努力后!”
女子摔跤世界冠军许晴
与影视明星许晴同名同姓的湖北籍运动健儿许晴是2008年、2011年女子摔跤世界杯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