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反映的是传统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都有很复杂的理论,不仅是启蒙阶段的学生,包括很多成年人也不易明白,所以往往以口号化、格言化的形式出现,这种简短的警句形式,一方面容易传播,另一方面也容易记忆,比起复杂的理论来说,更容易形成影响力。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今天仍旧还有遗留,没有消失。相对来说,如果启蒙教育只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教育,那么它本身就并不复杂,理解也困难,对于格言警句的需要也就没有那么强。但实际上,因为传统的影响,目前,即便是在常识教育上也存在格言式的现象。
杨阳
现任中国政法大学“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攻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兼及中国政治制度史。著有《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儒教中国的政治文化解读》、《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思想者的产业》、《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等。
■相关链接
那些我们用错的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
正解:顾炎武原文为“有亡国,有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正解:并非苏格拉底所说,而是铭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神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正解:庄子原文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
尽管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伏尔泰
正解:并非伏尔泰所说,而是出自一部名为《伏尔泰的朋友》的剧本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因斯坦
正解:后面还有一句“但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更重要,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
不存在一个掷骰子的上帝。——爱因斯坦
正解:原文为“上帝不掷骰子”。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正解:出自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原文为“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学而优则仕。——《论语》
正解:原文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意为“优裕”、“有空闲”。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
正解: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无后”意为“未尽到后辈的本分”。
道德独断性
北京晨报:有批评认为,格言式的方式,其实是社会上长期以来简单化思维,决定论流行,而不是怀疑论深入人心的结果,你怎么看?
杨阳:格言式的论断,确实反映出来简单化思维的问题。但是说到决定论还是怀疑论这样的哲学问题,也未必那么严重。可以说,在中国社会,格言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带有道德独断的性质。要扭转这种习惯,并不容易。
北京晨报:不容易在哪里?
杨阳:很多方面,比如弱化乃至消除圣贤崇拜、权威崇拜、泛权威崇拜,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再比如,建立起独立的思考习惯,建立自信,改变掉书袋的习惯,这些都并非有某个具体的办法可以解决,而是需要时间、环境,更重要的是人们对自身认识的改变,才有可能起到作用。
观点式表达
北京晨报:有人认为,网络时代观点式的表达,也是名言流行、崇拜乃至被伪造的原因,你怎么看?
杨阳:有这方面的原因。网络表达往往简短,很多论证、思考的过程被省略,往往只剩下一个观点,因此确实也有推动格言式表达的作用。
北京晨报:这种观点式的表达,你怎么看?
杨阳:就好像很多误解、曲解的名言一样。观点式表达是网络传播的特点之一,这是技术的原因。在网上,你发一篇长论文,可能没几个人愿意完整地看下去,你只说一个观点,反而容易传播。所以网络表达不能像写论文一样,有完整的证据链,有严密的论证逻辑,这些东西都无法呈现在网上,最终剩下的往往只是一个观点,甚至有时候只是观点的一部分。不过我觉得,在涉及重大的问题时,还是应该有简单的论证,不能只有观点。
北京晨报:所以是技术原因导致网络表达的特点?
杨阳:有技术原因,但是绝非仅仅是技术原因。这和当前知识界普遍浮躁也有关系。为了吸引眼球,赚取关注,有时对一件事并不了解,就随口发表观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正是浮躁的情绪所致。
改变不容易
北京晨报:如何改变格言式表达的现象?如何扭转名言崇拜?
杨阳:很难。第一,泛权威崇拜不易消除,它在传统社会中影响深远,到今天依旧存在于各个领域当中。其二,教育习惯很难改变,老师鼓励学生背格言警句,写作文引用还能得高分。这样的观念会传给学生,这些学生长大了,影响依旧还在。其三,这十多年来,不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中,诚信被破坏得很厉害,造假者难以受到惩罚。比如在网络上,基于一个错误的消息发表了错误的观点,但是后来消息被证实是错误之后,又有几个发表过意见的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用说道歉了。而且,那些散布假消息的人,也很难受到惩罚。其四,知识界要建立自信,改变光掉书袋的习惯,那些看似引用了很多名人言论、观点,其实言之无物的文章,怎么样才能少一点?
北京晨报:对于伪造名言,假托名人观点的现象,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变?
杨阳:这个也不容易。伪造名人言论,无疑是一种侵权,特别是当下的名人,我觉得被伪造者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不过要真正让人们没兴趣伪造名言,还是需要改变权威崇拜、泛权威崇拜的现象,这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