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一些因为一点小事就哭的人,这其实是共情能力比较好的表现。孩子有好的共情能力对他的生活会产生很积极的影响,所以当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哭的时候,家长不要责备孩子。
孩子共情能力差怎么办
1、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情绪”观念,想让孩子理解别人的情绪,就要先学会表达和接受自己的情绪,让孩子切实明白什么是开心、难过、伤心和失望等。当孩子了解了这些情绪和情绪背后给他带来的感受,他也就可以慢慢学着理解别人了。
2、不要给孩子灌输“做好你分内的事就好!”的思想,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他可以敏锐的发现别人的难处和不同,我们要教育孩子在做好自己分内事的情况下,可以给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对锻炼孩子的共情力来说,是取得突破性的一步。
3、帮助孩子发现他们和别人的共同点。孩子对于和自己熟悉的或是相似的人更可能产生共情性感受。当孩子的同伴有一件很喜欢的玩具不小心弄丢了,而他自己也弄丢了一件自己很喜欢的玩具。这个时候的他就更容易感同身受,更容易明白他的朋友的心情,也会尝试着安慰他的小伙伴,而不是无视他。
4、告知情绪。有些孩子无法共情,可能是因为孩子对情绪的认知并不是那么清晰。那么父母就要告知孩子这种感受是什么情绪,帮助孩子给情绪贴标签。父母也可以把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让孩子感受、认识其他人的情绪。
孩子缺乏共情能力会产生哪些影响
1、情感认知障碍。孩子缺乏共情能力,会无法正确认识、理解他人或者自己的情感,造成情感认知障碍,会无法正确回应他人的情感,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也会给孩子带来许多偏见。当发生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也有可能成为“替罪羊”。
2、孩子的性格出现问题。当孩子越来越大,他会逐渐习惯自己无法共情的能力,习惯着这种不需要带着同理心生活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越来越冷漠,当有不好的事发生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也可能只是一个冷漠的看客,最终,他成为了一个真正冷血无情的人。
3、人际关系比较差。共情能力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对同一件事物抱有同样的态度的时候,人们会感觉自己是被理解的,会不自觉的与理解自己的人亲近,而缺乏共情能力的人会被误以为是一个冷血的人,影响社交与人际关系的处理,导致人际关系比较差。
孩子缺乏共情能力和家长有直接关系吗
很多人都会有共情能力,不需要专门培养,有些孩子之所以会缺乏这种能力,其实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是孩子本身出现了问题。共情能力是一种能设身处地的体会他人的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是社交中的重要能力之一。
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他的人生就像是一张白纸,在学前阶段,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家庭教育,如果家长没有在这方面培养孩子,或者家长本身就没有共情能力,那么孩子也就不会拥有共情能力。
所以说家长要拥有共情能力,并且经常在孩子面前展示,孩子耳濡目染之后,会记住家长的做法,会在脑海当中形成印象,时间久了,孩子的共情能力自然就会增强。
总之,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注意很多细节,如果孩子的人缘很差,对待他人的态度很冷漠,家长不要责怪孩子,而是要开始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
相关文章
- 高中生顶撞老师家长怎么做
- 女孩子叛逆期怎么解决
- 初三孩子的家长应该怎么陪孩子度过
- 小孩在学校被同学骂家长如何处理
- 父母打了孩子后该怎么安慰
- 十二岁女孩有早恋倾向怎样教育
- 小孩子太懒怎么办
- 男生青春期是几岁到几岁之间
- 13岁男孩子早恋怎么教育
- 六年级孩子被同学辱骂怎么办
德迅网 » 孩子共情能力差怎么办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