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论起茶文化,更加渊源颇深。
茶,又和佛教的关系密切。似乎,参禅、悟道,都和茶休戚相关。
一杯茶,用什么茶叶、水、套杯,都极有讲究。紫砂、陶瓷、青竹,不过试着列举一二,权作参考。
紫砂,最为推崇的一种,茶味,也更为浓郁。
陶瓷,也是瓷杯,佛教中常用的一种,取谐音“慈悲”,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品的是茶,体的是境。
青竹,多了一点点木拙的意味,茶叶中,也多出一点点竹叶淡香。凭添一分素洁、志向。
当然,也不是我要说的,只作为一个简略的介绍。
即是禅茶,首先,要境。不只是外境,还有心境、人境。
外境,不外乎周围的环境。身处在闹市,或是茶馆,人身煕杂,品的是茶,外境却是嘈杂,不能说不好,却是下品,体的是浊世浮生。而竹林、方外,不是说不好,只是不到境界,不过是浪费时间,和一壶茶。
心境,一个人的境界,他心中是什么境界,他品出来的就是什么茶,一个莽夫品出来,只是一杯大碗茶,消暑解渴。一个大师,是禅意。茶叶的品相到茶水冲泡、茶叶的浮沉,都是禅,却不可说。不同人的参禅,意也不同。
人境,是和你一起品茶的那个人是谁。和不同的人,境也不同。和寻常人相伴,品的是茶,参的是、琐碎。和道合的人相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心领神会。参的也不是禅,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通透。和大师,或是有修性、修心的人,参的才是禅。
茶道,也是禅道,三者兼具,才是禅茶。
禅茶,讲究的是在品茶中参禅,借茶喻禅。
怎么以茶论禅,在与人境。
伯牙遇子期,或是对牛弹琴,不外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茶,一杯茶,参和悟在心境,也在外境、人境。
心境明彻,外境市井喧嚣,人境愚拙,不过是一次品茗,品的是茶,听的是家常,赏的是世态百像。
既不是禅,也不算禅茶。
禅,与意境相通。茶,与水和茶叶相宜,所谓得水活。
禅,既不是单独的禅定、参禅,茶也不是单独的品茗、思境。须是茶中有禅,禅中带茶。
一杯茶,从器皿、火候、茶叶、水,都有不同。
器皿,已经略提,不再复述。火候,略分三等,文火、温火、烈火,换言之,小火、中火、大火。小火,一般用来熬汤,久而入味。用来煮水,慢火鼎沸,茶叶一经冲泡,色泽先失了一分。而香味虽浓郁,却郁满凝散,也是不积香泽,积沉在前二杯。尤似,碌碌而晚行运,鼎盛即转衰,沉淀在前二杯。虽是茶,品的是味,却不是茶。
茶,讲究的是温而含蓄。中国积沉五千年的历史,而茶在古代又在出门七样:柴米油盐酱醋茶,独占一位。不只是代表它在国人心中的重要,它也最能代表中国人谦和温雅的性情,淡泊而明性。听起来像是自夸,但是,的确只有温火泡茶,才最能代表茶叶的精髓。温又通中庸,适宜佛教的博而通泽。茶叶积香淡散,第一杯通常弃掉,味苦而涩。尤似人生少不更事,愣而不知进退。而后,逐香渐郁,人生也开始丰和日盛。
烈火,沸水急而旋盛,未及煮,已至鼎盛。所谓盛极而衰,用来泡茶,水还是水,却燥了。急火,水未暖已鼎沸。用来泡茶,不过是燥水泡茶,香泽郁满而散。尤似人生,少年轻狂,闯出一片天地,却心高气傲,转瞬浮云而散。饮的是茶,心积苦闷。非郁郁不得志,而轻狂多误事。
茶叶,种类繁多,一般常饮的分为红茶和绿茶,除此还有黑茶、白茶、黄茶、青茶,一共六味。在苏州虎丘看到过一次卖白茶,却没敢买,生怕买来失望,白白扫兴,又毁了对白茶的想象。而我,最推崇的始终是龙井,先入口味苦,转而回甘,香甜可口。不比苦丁一口子生涩,连舌尖也颤抖,也比不上碧螺春,一口子清甜,无半分苦涩,细细饮下来,竟失了茶味。
那么,我就再提一味佛茶。
几年前,我去苏州寒山寺,百奈,和奶奶枯坐一隅,曾点了一味佛茶。一是好奇,不知佛茶究竟是何种茶叶。二是应景,对着寺庙青树,总不至于扫了雅兴。
等到身着盘扣直缀的服务员端上来一壶茶,我不禁哑然失笑。
竹叶,竟是一壶碧绿的竹叶。
细想,却又没错,观音菩萨不正在南海竹林。
一壶竹叶悬而不沉,又浮浮沉沉。可作禅,又可作茶。
以论禅道,谓之:人生本无定,时浮时沉。以心为壶,藏浮沉于心而不骄不燥,与天地共一色,与山丘共饮茶。
以论茶道,又谓之:味清而不浊,淡而不郁。以修清心,而藏雅韵与竹音。
再观茶壶与茶杯,不过是普通的白瓷杯,只在茶壶把上紧密的扎绕着藤蔓。真正应了佛家禅悟:一切虚无,自空而来,又自空而去。
以藤蔓喻人世亲缘,弃之,仍可作壶,得之,壶亦是壶。又应了一句:心无挂碍,亦一切无挂碍。
即是佛门常言的一句:佛自心中求,莫向他处觅。
只是可惜了空对着佛门、清茶,独独我和奶奶两位,却是人境不灵。彼此枯坐了一会儿,也搜肠刮肚的说不出什么禅悟的道道,也吟不出几句禅诗。
至少,总该应应景,吟一句寒山禅师所写: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也总该算是合意,偏偏,只是枯坐着。直到奶奶煞风景的问了一句:“多少钱一壶。”
倒好,正和市俗和钱厘子扯上,更是没有半分禅道。
我倒是想学学古人,也来一句:“有辱佛门。”也只得作罢。
所以,禅茶须是对着外境、心境、人境,缺一不可。
佛茶,也是各人各看。所谓各花入各眼,我品的是清心淡韵,入得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飞花。自是怡然自得。
只怕换了一个人,饮得还是同一壶茶,坐的同一个位子。却要品一份雅韵,又要品出什么佛门名茶,却失了一份心致。
竹叶为茶,不过比清水多一份竹叶淡香,品的是境,入得是心。
仅此而已,了了。
而禅茶,不仅在茶,也在禅。
禅在悟,也在人境。
淡泊而明心。心,在心境,也在于修心。修身养性,是心性,也是意。禅意,一分为二。一,可以说,不可解。不同的人,不同的悟禅。同一杯茶,白瓷托着,茶叶浮沉不定。可以喻人生,喻禅,喻世事。不同的人境,可说,怎么解,得看缘法,或是,参和悟法。解不得,不如不解。诸葛亮未出庐,曾有一说,夜观星象,气冲斗牛。紫微星散作三处。喻为天下三分,必出贤臣,而盖天下。可以解为天兆,也可兆为天象。不过在于心境,明心而观,不过观自在,一处天象而已。
二,可以意会,不可说。不得不提及拈花一笑。释迦摩尼在灵鹫山说法,只拈了一朵金婆罗花,却一句话不说。众生皆不明,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轻轻一笑,即是悟心,心领神会,而不可说,不可说破。非不能说,而是只有心境、人境通透,才能贯通。换了一个人,即使解得通透,他也未必融得。或是一知半解,误了。那么,还不如不解,不妨拈花一笑。
说到这里,不过是自解的禅悟一二。
禅茶,须得禅和茶贯通相和。
即是禅,也是茶。禅,说到底,是一个人的悟性和修为。和他的心境相和,却不关乎他的学识、家境。禅在于悟,佛门又重在虚空、遁世。并非一切看破,而是一念,天地共一色,人世皆一处。出家无住,而处处是家,视众生为家人,即为一念。
虚空,不外乎视声色犬马为一色,心中坦荡荡,不生半分他念,仍作一念。
茶,有六味,已经说过,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青茶、黄茶,入口不外乎各人喜好,并不是换一味茶,茶也不是茶。茶,不论茶品、茶味,入口即是一味茶。
那么,再回到禅茶。
茶叶,可以生万象。或可万象、人世、境遇,而自从茶叶传开,与佛教的参禅,契不可解。说到底,茶还是茶味。茶叶浮沉,待到沉淀,复归元一。
禅茶,茶中参禅,禅中有茶。
禅有一念天地,茶有一味。
以一观一,一念生一味。不外乎,心境生心念,观茶而明心。万事万物,皆作一物,心无挂碍,而任云卷云舒。
(原创作者:兰素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