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6日讯(记者 苏令)“英语教师自身语言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是长期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今天发布的《2016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年度报告》指出,较发达地区英语教师入职时的整体语言能力明显好于欠发达地区,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本身极易产生磨蚀,即在缺乏维持机制的情况下会逐渐退化。
对此,资深英语专家刘道义深有感触。她说,在某地,教研员去听一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却听不懂,因为这位英语教师的发音不标准。
“如果一名英语教师只看教材和教辅,很少去看其他读物,他的语言能力就容易退化。我们在外语教师培训中给学员增加了文学修养、文学阅读课程,就是为了提高教师语言素养。”《2016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年度报告》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杨鲁新说。
“现在许多高校的外语研究领域很少涉及中小学,而且相关研究大多是思辨性研究,实证研究、追踪性研究较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说,“现在流行的外语教学方法很多流行一阵子就销声匿迹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实证研究。”
“全球化时代,我们必须培养更多有中国立场和中国情怀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而人才培养,基础教育最关键。”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说。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认为,高等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和研究,要和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和研究融合起来。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徐浩看来,提高英语教师语言能力,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在师范生课程设计上加强英语教师语言能力培养,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增加对英语教师语言能力的考查,在任职后的教师培训中也要加强相关培训。他建议,要尽可能为外语教师提供资源,促进其主动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本次发布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
《中国教育报》2017年07月07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