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要想创业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另外就是坚持到底。那么关于资源整合的创业案例有哪些?今天姐的欢喜网(jdhx.net)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创业案例资源整合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创业案例资源整合1:农村残疾人不等不靠,身残志坚种植大枣创业谋出路
罗世革,现年45岁,患有矽肺病还身带三级残疾,上有双眼失明、常年吃药的81岁老母亲,下有即将步入大学和初中的两个女儿。妻子冉令42岁,是地道的农民,在家照顾母亲之余种点地,一家5口人主要依靠罗世革在附近干木工勉强维持生计。2013年,“因学”“因残”等原因,罗世革一家被评为建卡贫困户。
不等不靠身残志坚谋出路
罗世革年迈的母亲体弱多病,孩子都在上学,巨额的开支致使家庭越来越贫困,在他拼命干木活挣钱时,自己却出事了。2010年,他在帮别人装修新房时,从楼上摔了下来,导致大腿胯骨骨折,成为三级残疾,这让原本并不宽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差点连生活都维持不下去。
“家里的房子在垮方时被砸出了一个洞都没有钱修。”罗世革说,他母亲常年不能断药,女儿每个月的开销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时绝望极了,然而看着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女儿,他知道自己一定得撑下去。
“在困难面前,我决不能低头。”罗世革告诉自己,只要勤劳苦干,生活一定可以好起来,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
然而,罗世革家经济来源单一,缺乏发展资金是他家无法脱贫的主要原因。
“为了发家致富,早点过上好日子,我多方咨询后,想通过养殖土鸡和中蜂脱贫致富。”罗世革说,正当自己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打算放弃时,扶贫工作组得知他的情况后,帮他联系助他贷款,在他搭建好了鸡舍和购买了蜂巢后,当地政府还组织他去专业养蜂基地学习观摩。
“有领导鼓励我大胆干,通过学习后,我更是信心倍增。”罗世革说,有了扶贫工作组的鼓励,他干劲十足,首批就养了60余只土鸡,60多桶中蜂,还养了3条猪。
去年,我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罗世革抓住机会,与本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取得联系,请其帮忙代销他家的蜂蜜和土鸡,拓宽销售渠道。他一边继续在村里做木工,一边和妻子一起搞养殖,一家人的收入慢慢增加,家里的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修好了楼房。
困难降临勤劳苦干不气馁
正当罗世革一家将养殖发展得有声有色时,罗世革被筛选出患上矽肺病。随后不久,自家养的鸡染上鸡瘟大批死亡,中蜂也不知原因陆续死亡。
困难再次降临,罗世革的养殖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被打回“原形”的罗世革一家并没有气馁,他多方奔走,向附近养殖大户学习技术,勤劳苦干,靠自己的双手,今年,又养了50余只土鸡,10多桶中蜂,3条猪。
“过几天,养殖大户会免费送来50羽鸡苗,帮助我们增收。”罗世革说,为帮自己减少开支,早日脱贫致富,当地养殖大户免费送来鸡苗,这批鸡苗和之前的50只土鸡都将在年底前出栏,有望卖个好价钱。
“年龄逐渐增大,身体也越来越差。”罗世革深知,虽然养殖逐渐步入正轨,妻子可以照看,但是,大女儿即将步入大学,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家里的支出压力也越来越大。
“孩子是我们最大的希望。”罗世革说,他自己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希望孩子能多学点知识,出人头地。
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罗世革的脑袋又转了起来,自己家离坪坝大梁仅几公里,坪坝大梁目前正在开发建设有机茶示范基地和红色生态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度假基地,自己是不是可以借此“东风”,发展果园,通过观光旅游实现增收致富。和联盟村村支书一合计,计划今年下半年流转10亩土地,开始种植大枣树。
“以前家里种过大枣树,种出来的枣子又大又甜。大枣树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大约两三年就可以挂果收获,栽植大枣树既可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几年后又能带来一笔不错的经济收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罗世革对种植大枣树充满信心。
创业案例资源整合2:85后在校大学生餐饮创业,还没毕业已是百万富翁
在郑州大学新校区,共有十多个大型食堂餐馆、咖啡店,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有3家店的老板是该校一名在读的学生,熟悉他的人笑言他是校园“餐霸”,大四的时候,当室友们都在忙着找工作,尚未毕业的他就已靠自主创业赚了上百万。
他叫向锐,1987年出生,是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二学生,他经营的两家餐馆、1家咖啡店总经营面积约3000多平米,拥有20多个包间、50多张散桌,3家店每年的营业额达300多万元,手下员工(包括大学生兼职)已达百余人。讲述这位80后在校大学生的餐饮创业故事。
初衷:开咖啡店不单是为了赚钱
说话不紧不慢,逻辑性强,自信满满,是向锐给别人的第一印象。
2014年6月14日中午,在郑大新校区的大学生活动中心2楼,一间装饰很低调的咖啡店里,不时有大学生情侣携手来此就餐。这间咖啡店是向锐在2013年10月份开办的。
前来就餐的药学院研一学生小陈说:“一杯咖啡十多块钱,一份意大利面也不到20块钱,对学生来说很实惠,比到校外的咖啡店划算多了。”
向锐说,当初开这个咖啡店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给校园里有同样创业梦想的人提供一个交流的地方,在这里,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小型的学术讲座、艺术沙龙,为鼓励在校学生创业,校方也对该店提供了很多帮助。
成绩:三家店年营业额达300多万元
除了咖啡店,向锐还在郑大的荷园食堂、柳园食堂楼上开了两家大型餐馆。
在荷园食堂的3楼,有一家名为“校园美味工厂”的餐馆,这是向锐2012年在郑大校园开创餐饮生意的第一家店。这个面积1000多平米的餐馆,虽然装修普通,但辟有十多个包间,菜价便宜,成为很多大学生生日聚会、毕业聚会的首选之地。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向锐还在一家网站上开通了团购业务,经常有不少校外顾客来该店吃饭。
位于柳园食堂3楼的“同和昌”餐馆是他的第二家餐馆。向锐介绍说,这家餐馆平时主要接待老师及社会人员就餐,所以装修档次高一些。
在友人的再三追问下,向锐透露了他开办的2家餐馆和1家咖啡店的年收益:3家店每年的营业额达300多万元,创业至今,除去给合伙人的分红外,他已赚了上百万元。
低谷:之前创业曾失败赔了十多万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向锐说,他也曾遭遇过失败,并为此交了学费。
2008年,他开始到河南工业大学读大一,发传单、当保安、做促销,各类兼职工作他都有所尝试,随后又开始摆摊卖牛津词典,因为不好意思在自己学校当众卖书,他就跑到邻校摆书摊。大四那年,他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做代课老师,并用积攒的几万块钱入股,这家培训机构由最初的几个学生发展到了几百名学生,一年干下来赚了10多万,这也是他做生意捞到的第一桶金。
随后,他与一名社会人员合伙在河南工业大学校门口做餐饮生意,因为多种原因,最后不但没赚到钱,还赔进去了十多万元。但家里人没有埋怨他,反而资助了他几万元,鼓励他把生意做下去。
在做生意的同时,他还认真准备考研,并最终考上了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
执行力很强却很低调
虽然创业几年赚了不少钱,但向锐在校园还是很低调,没买车买房,因为他想用这些钱去投资更多的创业项目,现在,他正准备在信阳老家再开一家餐馆。
与向锐住在同一个宿舍的室友吕阳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向锐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因为他曾经在本科期间担任过校辩论队的领队,所以,说话很有条理和逻辑性,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平时,同学们都喊他“向总”。
“他的饭店每次出什么新菜品,经常会喊室友去试吃、提意见。”吕阳说,他们一个宿舍住着4个人,向锐跟大家聊的都是一些白手起家的名人奋斗故事。向锐经常给室友谈起他的创业梦想:做出一个在全国知名的连锁餐饮品牌。
他的合伙人黄璐说,虽然现在已是老板,但是碰到餐馆的下水道堵了、餐桌垃圾该收了等脏活累活,向锐还会亲自去干,“对朋友也很讲义气,乐于助人!”
2013年,向锐从百余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郑州大学年度“创业之星”。
向锐给有志创业的师弟师妹的8条建议:
1、选择你所关心的,选择你喜欢的。
2、创业是个体力活,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
3、创业初期,坚持下去是最重要的品质。
4、建议选择自己喜欢并且能够把握的项目,不能看到什么挣钱就干什么,那样有些盲目,结果也未必会好。
5、大学生创业,尽量运用科技降低成本,尽量充分利用校园资源,这样能够减少创业成本。
6、一个好的合伙人比一个好的项目还重要。
7、合伙创业中,合伙人之间要简单一点,财务一定清楚,关系要好,执行力要强,这样能成为一个好团队而不是团伙。
8、永远不要相信神话、暴富这样的成功学,踏踏实实做事,一定会有好结果。
创业案例资源整合3:四川南充80后夫妻通宵粉创业,年入50万探索连锁之路
一碗香喷喷的米粉,在四川南充人心中有道不完的情愫。对于粉哥、粉嫂而言,与之更有着难解之缘。2011年至今,这对80后夫妻在南充辗转开店,通过艰苦打拼,依靠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勤劳的双手,让十余平方米的铺面成了食客经常光顾的小店。
分享这对80后小夫妻的创业故事:
80后夫妻创业 不畏辛苦开“通宵粉”
“粉哥,给我冒碗粉,外加一个油干。”2015年10月25日凌晨,市人民南路的一家粉馆依然灯火通明,前来吃粉的食客络绎不绝。这是一家通宵粉馆,老板便是80后夫妻黄韶浩及林薇。由于夫妇俩热情、健谈,与不少食客都成为了好朋友,大家都习惯亲切称呼他们为粉哥、粉嫂。
此时,林薇正在粉馆的阁楼上休息,黄韶浩则与服务员一起守在店里。“老婆也休息不了多久,一会儿就要起床炒臊子了。”黄韶浩笑笑说,一开始,当听说他们准备开通宵粉馆,不少亲朋好友都劝诫他们:“开粉馆本就辛苦,何况是通宵粉馆,你们可要想清楚了!”然而,他们依然义无反顾选择了这条创业之路。
“年轻人,怕什么辛苦!只要我们夫妻齐心,将生意做起来了,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黄韶浩说,这是老婆林薇当初回答所有人的话,让他十分感动。
尝遍南充米粉 粉嫂冒粉三天手磨起茧
黄韶浩是广东韶关人,出生于1985年的他,曾在家乡从事通讯行业工作。因为工作原因,他认识了聪明能干的南充姑娘林薇。二人很快坠入爱河结了婚,2010年,黄韶浩随妻子来到南充创业。
做过蔬菜批发、服装销售、汽配品牌代理……夫妻二人一起探索创业之路,却“只有搞蔬菜批发那年,挣了十万块钱。”黄韶浩告诉记者,记得那时候,他们也是每天起早贪黑,进货发货,十分辛苦。后来,有亲戚提议合伙开粉馆,他们经过商量,决定试一试。
“一开始,我们合伙在果山公园开,后来我和老婆就独自出来开店,相继转至西门坝街,人民南路。”黄韶浩说,为了学习技术,他和林薇吃遍了南充大大小小的粉馆,也学遍了南充粉馆。“冒粉三天,老婆右手手指就被磨破了皮,又生了很厚的茧。”黄韶浩说,林薇曾很少做家务,自从开了粉馆之后,做起来却样样不差。
年入五十万欲走连锁路
“记得第一次清洗肥肠,一百多斤的肥肠堆积成山,老婆戴着口罩一根一根地清洗,却仍被臭味熏得忍不住作呕,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黄韶浩告诉记者,“说不辛苦是假的,但这就是一起吃苦的幸福吧!”
“做生意,一定要舍得付出,贵在坚持。”黄韶浩说,最近两年竞争十分激烈,他们的粉馆经营曾举步维艰。但他与妻子都坚持下来了。“我们的经营理念是,哪怕提高成本,也一定要保证最优良的品质和口味。”黄韶浩说,他们的粉馆生意逐渐有了起色,除了卖粉之外,他们还新增加了稀饭包子、蒸饺、凉菜、套饭等,受到食客的喜爱。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收获,粉哥笑着说,2014年月均收入4万元左右,年入五十万元,这让他们感到辛苦是值得的,也是幸福的。
对于未来,黄韶浩和林薇都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米粉连锁之路,在做出高质量、好味道的同时,打造高端、精品“通宵粉”。
↓↓↓下一页更多精彩 创业案例资源整合↓↓↓
-
相关文章
- 大学创业之星致富故事两则 刘枫 孙俊峰
- 90后创业牛人故事
- 关于创业人士的经验
- 返乡农村成功创业故事
- 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故事
- 创业人物故事访谈
- 大学生自主创业致富故事
- 农村养殖创业成功案例
- 创业名人成功故事
- 大学草根创业致富经历
姐的欢喜 » 创业案例资源整合的具体例子有哪些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