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十位90后创业故事成功案例分析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那么90后创业成功的故事有哪些?今天姐的欢喜网(jdhx.net)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十位90后创业故事的相关文章,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十位90后创业故事1:在聊网创始人:张林轩

  张林轩于2011年12月创立了背景在聊科技有限公司,那时的他年仅19岁。

  在聊网是一个在线英语教学的平台,美国名校在校生或毕业生注册成为老师,并填写非常详细的资料,中国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寻找不同学校、专业和经历的老师,选择不同的课程,通过在线视频对话完成学习,然后支付由老师自己设定的费用,并对老师的课程评分,来督促老师的授课表现。

  在美国读完高中的张林轩依然放弃了申请大学的机会,回国创办了英语培训服务网站在聊网。创业路上,张林轩曾多次带团队转赴中美之间,还曾经担任过环球雅思文书总监和长沙紫铭教育执行校长,目前在聊网已经获得了得百万元级投资,估值过千万元。

  张说自己作为一名90后创业者,知道90后附有创造力,敢想,年轻,经常能琢磨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来。要知道很多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在20多岁的时候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成就(爱因斯坦牛顿什么的),所以不要小瞧自己的能力。但90后对于自己心态的把握尤为重要,往往这些人缺少毅力,轻易放弃。因此在创业过程中,吃苦是创业的必修课,踏踏实实的坚持自己所要做的,等待你的一定是成功。

  十位90后创业故事2:郭星:创业物流快递广告

  在2012年的6月,郭星找到了发传单的工作,但她发现大多数人都把传单扔到垃圾桶了,她就想怎么让大家接受广告单被更多人阅读。郭星就想到了快递单。

  她就找到了自己的同学,组成了10余人的“创业队伍”。一组人联系物流快递公司,以免费提供快递单作为条件,换取快递单的广告位;另一组人则去寻找愿意在快递单上做广告的客户。

  也曾经历了低谷,但后来等到了投资,在2012年得到了一位33岁的投资人沈达的帮助。

  创业两月时间,已有11家快递公司加入,50多个商家投放广告,营业收入一共94.4万元。沈达称,他们的目标是,5年内能够让公司上市。

  十位90后创业故事3:广州90后:雷浪声

  雷浪声,作为一名毕业不满一个月的90后大学生,其率领的团队开发的手机软件被腾讯以6000万人民币全资收购,雷浪声也迅速的成为大家眼中的“千万富翁”。

  雷浪声就读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游戏专业,在大学期间,就对手机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在论坛发的手机评测帖子被太平网评为精华帖置顶。雷平时虽然交际范围不广,但是却喜欢互联网,在网上认识了创业团队成员,大二就立志毕业后要做UI设计。

  2011年暑假时,雷来到深圳,租了一间不见阳关的小民房,借助6个人的力量开始了手机软件开发之旅。经过了努力,团队的第一款产品“刷机精灵”第一版本正式上线测试。

  2011年8月中旬,雷注册成立科技有限公司,其中一名队员的网名叫“瓶子”,于是他们就为公司取名为“深圳瓶子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8月,腾讯以6000万元人民币全资收购雷浪声的公司。雷事后说真没想到那么好的结果。

  随后,雷用自己的第一桶金为父母在韶关始兴县城买了一套房子,称,“我还年轻,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车、房那些东西容易使人浮躁。”直到现在,他在深圳还是无房无车一族。

  十位90后创业故事4:“我要的当学霸”APP开发者

  杨元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去年大学毕业之际 ,也就是他22岁时,做出了一款APP”我要当学霸”送给学弟学妹作为礼物,自从在网上推出一周下载量就达到10万。

  杨元称“我要当学霸”是“闲着没事做出来的”,他自己也没花多少时间去推广,大约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完成的,没想到就这样火起来了他自己也一头雾水。杨说在学校,90后都是手机控,他们在玩手机的同时,也会觉得耽误学习。这就激发起更多人希望自己有节制地去玩手机。

  另悉,杨元还开发出了“多采”和“大学的秘密”两款软件。

  十位90后创业故事5:张凯:创业不是终极目标

  张凯说过:“创业不是最终梦想,理想是创业的钥匙。”可见张凯是一个有着梦想、敢于去尝试,实现梦想的90后。

  谈到创业,张笑着说:“当时完全为了挣些零花钱。”

  张凯就读于湖北经济学院读国际贸易专业,由于家境不错,生活费经常不够花,被他拿去旅游了,有次旅游完回到家身上只剩下5元,于是张就想着创业赚零花钱。

  于是,张就找来好友李亦璇,决定做文化衫生意,两人拿着1900元办了工作室。

  就这样,通过自身的努力,张凯用赚来的3万元资金注册了艾特凯服饰贸易有限公司。张凯的公司逐步发展壮大,近一年的时间他就赚得50万元。目前有20人的员工团队。公司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模式,开办了“武汉文化衫网”,淘宝店铺等网络营销渠道

  十位90后创业故事6: 陈康:书途网创办者

  去年,由杭州师范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学生陈康与另外来自本校和杭州科技大学的三名90后大三学生共同开发完成的书途网于4月17日正式上线。

  书途网是一个旨在帮助在校学生分享借阅书籍的社交网络。

  陈康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称:“爱互联网和爱生活的人都是喜欢分享的,虽然现在读书气氛很淡,但在大学这个黄金时代还是要多读书。”

  其实,书途网中提供的每个用户的虚拟书架是个不错的想法,连当当网、亚马逊等目前为止还是没有的,但来自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书途网不仅有网络方面的竞争压力,图书馆资源也是一方面,如何做到更好的在网络上立足,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十位90后创业故事7:耿杰:喜欢电脑 乐在其中

  19岁的耿杰,喜欢电脑,从没想过要成为未来的乔布斯,或是比尔 。盖茨,他只想自己玩着开心。

  耿杰在高中开始就喜欢玩电脑,专研电脑,他曾形容自己是“行动派”,为了学习电脑知识,他上网查资料,看书,慢慢接触计算机原理,进入各种软件与硬件交织的世界。

  由于太多余沉溺于电脑,曾被认为“网瘾”少年,但耿杰心里有个想法,想创办一个整合各种软件资源的网站。

  为此,耿付出了艰辛,连续四五个月凌晨两三点睡觉,第二天六点照样爬起来上早自习,同学都形容他像打了鸡血似的特别精神,耿说因为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2月26日,名为“开心电脑网”的网站正式上线,尚处高二的耿杰由此单枪匹马开始初试创业。

  目前,该网站已拥有近10万名注册用户,10多个专业频道,230余个子频道,超过300款软件使用教程,为用户提供资讯、互动、教学三位一体的网络服务,成为中国最大的软件教学平台。

  耿杰常常提醒自己,心态很重要,经常说“相信在最困难的时候多熬一熬,就一定会有所收获。”以此来激励自己。

  十位90后创业故事8:季逸超:90后“骨灰级”程序员

  季逸超作为90后男生,在高中就开发了苹果应用程序,高三就推出了“猛犸1”浏览器,大一时推出“猛犸4”浏览器,并获得Macworld2011的特等奖。

  随后 ,又和任东昊和刘欣旸(Peter Liu)发布了三款产品:第五代猛犸浏览器(Mammoth 5)、多维度与可视化分析系统Jigsaw和个性化杂志Zine Project。

  此外,在高中阶段,季逸超开发并上市了7个软件,最便宜的也卖出了300美元,季逸超由此在界内获得了不了的名气。

  季逸超目前就读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虽然年经轻轻,但已经和编程打了十年交道,算得上一个“骨灰级”的程序员了。

  季逸超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宅男程序员,喜欢看动漫、玩游戏、逛技术论坛,订阅科技博客等,和众多90后男生一样。

  季逸超对计算机有着绝对的疯狂,他上初中之时,就喜欢上了操作系统,再加上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以及Linux神话的影响,让季逸超彻底爱上了操作系统研发。从Windows3.1到Vista,从Linux到BeOS、Solaris、UNIX,他几乎试用了所有操作系统。

  季逸超获得的这些成就,备受界内人士肯定,网际快车CEO、酷盘投资人兼董事长黄明明在见到季逸超之后,发微博说:“真乃英雄出少年!告诉他我是他的粉丝,我高中的时候充其量也就是卖贺年卡。”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热门游戏《二战风云》的出品方北京数字顽石无线科技有限公司CEO吴刚等都惊叹于季逸超和他的“猛犸4”。

  季逸超称最崇拜的人是约翰·卡马克,那个开发出3D游戏引擎,并将其免费开放,促进了一个产业的“大神级”人物。喜欢低调的人、低调的公司。他也想做一个这样一家拥有创新能力、谁也离不开的公司,帮助他们真正解决人们遇到的一些问题。他称道这就是他的理想。

  十位90后创业故事9:李佳

  生于1990年,创业项目,“小帆船在线”

  小天才变成小CEO

  在浩淼的银河系中,有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薛来。

  16岁时,他和林晨阳、李贤基以“启发多触式界面数据传输”技术赢得了英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那一年,还是高中生的三位小伙伴并没有萌生创业的想法,他们将1000美元奖金留作申请专利的科研基金,而其余2000美元全数捐献给了遭受地震侵袭的成都。

  次年,“2009年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舞台上,他与钱学森、高琨一起站在领奖台上。

  对于喜欢埋头做科研的他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去大平台专心科研。

  高考那年,他搁置了去美国求学的机会,初衷是为了省下每年三四万元的学费,给家里减少负担。于是,他决定留一年gap year,就给英特尔公司投了简历,顺利地进入了上海英特尔亚太研发中心,他是全公司唯一一个没有大学本科文凭的正式员工。

  一年以后,身在新加坡的林晨阳也服完了兵役,林晨阳对薛来说:“我们一起开家公司吧。”薛来说:“好的。”两人一拍即合,薛来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英特尔这样的大平台,当时双方父母都不支持他们的创业。

  他俩抱着手工制作的产品touch+,自费买了去美国的机票,一家家地跑投资公司。遥想当年比赛时,薛来在额头上戴着一个带有透明胶粘合的自制设备,身后背着一台ThinkPad笔记本电脑,冲着对面的Kinect,时而举起双手,时而做出端茶壶的动作。

  “美国的风投都非常老油条,他既不投你,也不放你,不温不火地搁着。”于是,他们转向众筹的方式,没想到,这个类似于微动和Leap Motion、可以省去手在键盘和鼠标之间来回移动的手势控制装置,头3天就在Kickstarter上筹得了10万美元。后来,他们在新加坡拿到了红点创投的50万美元,但由于做硬件成本较高,现在这笔投资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在新加坡租一家像样的办公室。迫于资金紧张,薛来回到了上海的家里,通过Skype和同伴们远距离协作办公。

  一个90后的CEO,带着一群平均年龄40到50岁的大叔们创业,薛来有过沟通和相处的困惑。“我现在正在慢慢地改,我觉得只要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以一种平等没有阶级概念的态度来和他们共事。”他说。

  在看似冲动的创业选择背后,薛来用一周工作100个小时的疯狂方式为自己做事,“已经写了20万行代码,不过还没完,争取这周末就把驱动做出来。”薛来对《IT时报》记者说,“我总是喜欢自己埋头做事,有时候不能很好地跟同事沟通协作。”

  十位90后创业故事10:屡败屡战的创业坚持者

  “余佳文不能代表我们整个90后创业团体,我们不能浮躁。”李佳对记者说,她那中性的嗓音非常有辨识度。

  李佳,一个非主流的90后女生,她的身上有叛逆的因子,她喜欢逛酒吧。

  她的微博上还写着“Relax Soul生活网CEO”这个头衔,酒吧客和Relax Soul生活网是李佳的初创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以夜生活为切入点,不过现在都已经搁置了。

  “如果你只付出了80%的力气,不能说自己尽力了,尽力应该是付出120%的努力。”讲起初创的艰难时李佳说,“朋友让我去投资者大会,我在门口徘徊了很久,都不敢走进门。”

  大二那年,李佳借着实习的机会来到《创业家》,她的动机十分明确:认识人脉找资源。2012年初,她用了半年的时间来做市场调研,原先想做同城活动的念头被打消了,因为她发现,如果音乐、展览、线下交友一把抓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适合初创项目。

  有天晚上,她在酒吧里参加一个open麦克的活动,场子非常热闹,她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做一个面向“酒吧客”的产品呢?

  “组织了两次open麦克的活动后,我发现中国人不像外国人,场子很慢热,虽然每场都赚钱,但是没办法规模化。”李佳尽力总结着产品失败的原因,“一般酒吧客都是‘刷脸卡’,跟老板混个脸熟就可以打折,线上的折扣自然留不住客户。”

  当她将“酒吧客”App的UI图纸设计出来后,迫于家里的压力,她还是回到澳洲继续读研。不过,她没有将这个项目放手,托国内的合伙人帮忙找技术人员来写代码。一直到了2013年年底,技术仍旧没有搞定。“可能合伙人的意见不统一,我们的团队就散了。”李佳说。

  在她看来,团队建设比运营推广,甚至是产品本身更为重要。“合伙人分为出钱、出资源和出力三类,最重要的原则是能力互补。”她说道。

  今年3月,她又动手操弄起现在的项目——“小帆船在线”,一个帮助“海归”进行就业培训、咨询和招聘的网站。目前网站已经上线,李佳规划着1个月后就回国找投资。

看过十位90后创业故事的人还看了:

1.十位90后创业成功人士

2.90后真实创业故事

3.90后余佳文的创业故事

4.90后白手起家创业故事

5.90后草根创业故事

6.90后的另类创业故事

7.成功90后创业故事

8.90后成功创业故事

姐的欢喜 » 十位90后创业故事成功案例分析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