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创业励志故事。下面就是姐的欢喜网(jdhx.net)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创业励志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创业励志故事篇1

  “成功让我更加感恩社会”——武汉科技大学90后大学生付文杰的创业之路

  为了维持学业他“不得已”走上了创业之路,为了诚信经营他几乎赔光了所有的钱,为了还债他跑到汉正街去当“扁担”(挑夫)……2013年,仅仅23岁的他已经拥有5家公司、300多员工,公司年销售额8000多万元。他就是武汉科技大学“90后”大学生创业之星——付文杰。

  2008年9月,老家在湖北仙桃的付文杰独自一人扛着行李踏进大学校门。为了能让付文杰上大学,他的弟弟走上了打工之路。背起行囊,离家求学的那一刻,他在家人面前立下誓言:“自己养活自己,不向家里要一分钱”。

  2009年3月的一天,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卖盆栽的阿姨。之后,付文杰常去帮这位阿姨搬运盆栽。从小家境不好的付文杰,得到过许多好心人帮助,因此,他对社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苦于创业无处着手的他想到:我为什么不能摆摊卖盆栽呢?后来,阿姨把自己多年卖盆栽的小窍门一五一十地教给了他。他揣着身上仅有的200多元钱,进了50多盆小盆栽,在武汉科技大学门口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两天里,付文杰就赚了400多元钱。随后,他用这笔钱又进了100盆货,半个月后,他净赚了1000元钱,这是付文杰的“第一桶金”。

  初次成功,让付文杰看到了更高的目标。付文杰决定召集有创业意向的同学组成创业团队。2009年5月,“俊杰创业者联盟”正式成立,拓展了诸如补习班、家教、送牛奶、卖报等创业渠道。然而,就在付文杰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次失误,他又遭遇了创业后的第一次滑铁卢。

  2009年11月,付文杰筹借6万元在校外一片绿化地上建起了40多间活动板房,租给附近村民经营。然而,这片绿地是湿地公园的一部分,是政府还绿规划用地,建的板房被拆了。这次投资失败,不仅使计划中每月2万元的收入泡了汤,付文杰还亏损近3万元。理赔完商户后,他口袋里仅剩下3元钱。

  他没有灰心,第二天又到汉正街当起了“扁担”,一干就是好几天。

  付文杰总结了失败教训,对控制投资风险有了更深的理解。2010年3月,付文杰团队改组更名为“时代俊杰”,并成立时代俊杰商贸有限公司。公司相继开办了超超文印店、情雨茶餐厅和贴身衣橱内衣店等实体店,良好的服务态度、过硬的产品质量为他们打开了市场,很多老师和学生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源。

  不断的探索和一次次对商机的把握,付文杰的团队逐渐壮大起来。2012年2月,商贸公司增资500万元,注册成立了时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汉阳王家湾2000平方米的枫叶酒店奠基开工;尚山石商贸公司开张运营。2013年,公司总资产3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

  付文杰说:“成功让我更加感恩社会,更加感谢所有帮助、支持和爱护过他的人。”他先后资助了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同学和3位贫困学生,在高中母校还资助了一名高中生。同时,他还为30多名在校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创业励志故事篇2

  这段时间,《中国合伙人》很火,电影里讲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三个怀有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在“燕京大学”相遇后,展开了他们长达30年的友谊和梦想征途,这部有友谊、有青春、有梦想、有奋斗的电影,让仍在高校里的学子们为之激情澎湃。近日,西南大学几个学生“合伙”的故事也被网友热传,并将其喻为《中国合伙人》的校园励志版。这些校园里的“小人物”用青春和热血,白手起家,上演他们自己的合伙传奇。

  缘起“合伙人”画海报致青春

  网友“孙mj1005”在微博相册里放了一张照片——这是一张用美元做背景的海报,前景中,两个男生笑容灿烂、目光坚毅,海报上写着“恋爱受挫、学业受挫、工作受挫、不要逼我成功!”海报中的两个男生都是西南大学的学生,一个叫孙敏捷,一个叫成青敏,这是孙敏捷看完电影《中国合伙人》后制作的一张海报,因为他感触太多了,关于他自己“合伙”的故事。

  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让孙敏捷印象深刻:“不要和最好的伙伴开公司。”他说,大三的时候,他在校园里有了“合伙人”,那是他的室友,也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成青敏。一个活泼开朗,一个内敛沉稳,他俩的合伙在其他人看来,是属于“互补型”。孙敏捷和成青敏是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同学,两人都爱钻技术,这个共同爱好让他们想到了创业,不过一切没那么简单。

  发展一年做了12万的业务

  “电影里,他们不是偷偷在肯德基店里给学生补习英语吗,让我想到我们最初的艰苦。”孙敏捷告诉记者,他们选择的项目和自己的专业相关,主要是为客户做网页设计和系统开发。“这个行业起步成本低,只要有电脑就行了,还买了几百元的办公用品,都是我和成青敏一起出的”,孙敏捷说,最初没有办公室,寝室就成了他俩的工作室,第一单业务是帮一家公司制作网页,赚了3000多元,“这个钱,我们留了一半当做公共开支,另一半我和成青敏平分了”。大三到大四这一年,两位合伙人的工作室共接了约12万元的制作业务。后来入伙的同学多了,就租住了一间居民楼的两居室当成办公室。

  他说,两人从一开始搭伙,分工就非常明确,成青敏负责技术,自己负责市场推广和营销,后来发展到10多人,都是在校学生。

  拐点临近毕业合伙人“撤了”

  进入大四,面临人生的选择。“电影里,不是三个人为了公司是否上市闹翻了吗?”孙敏捷说,虽然他和合伙人没有闹翻,不过却面临一个拐点——孙敏捷被学校保研,成青敏选择去找工作,两个最初的合伙者面临严峻的考验。

  那段时间,两人都有过煎熬。“公司依然为他留有股份。”孙敏捷告诉记者,最终他支持成青敏的选择,也希望“合伙人”的这次外出闯荡能为团队带回技术和经验

  成青敏走了,孙敏捷有了新的合伙人——自己的两个研究生同学,程诚和刘诗源。“摩擦和争吵是难免的。”孙敏捷说,合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信任,大家偶尔意见不统一,不过友谊在,信任在,经过沟通,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期盼公司名字寓意“wecan”

  今年5月份,这几个校园里的合伙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个从寝室里发展起来的工作室,已经成为以网站制作、系统开发和互动体感为主要产品的科技公司。

  “坚持,信任,分享。”孙敏捷分享经验时称,他们公司的名字叫“重庆威堪科技有限公司”,是来自英文“wecan”的谐音,他们的目标是“Dowhatyouwant”——做一切你想做的,他说,就是这股草根“中国合伙人”的心比天高、想做大事的“厚脸皮”的劲头,激励这群年轻的“合伙人”一路走到现在。

  点评:“合伙”理念要一致

  智联招聘重庆分公司人力资源专家熊敏认为,虽然只是一张小小海报,不过从其引起的关注可以从侧面说明,青春、友谊、奋斗是年轻人的主旋律。他说,对于如今高校中一些合伙打拼的现象,首先是值得肯定,对于初次创业的大学生和缺乏经验的社会人而言,有一个或者几个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一起参与是个不错的选择。合伙打拼不仅有多人可以与你一起承担风险,而且在发展的重大时刻也会有合伙人一起分担责任和参与决策,大大降低经营者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熊敏同时建议,良好的知识储备,合伙时的合理分工,权责的明细,以及目标和理念是否一致,都是是否能成功的因素,他也祝福所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最终都能收获成功。

  创业励志故事篇3

  “黄太吉”几乎利用了所有社会化媒体平台营销,不止微博、大众点评,还有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陌陌,通过这些途径来订餐和推送促销信息。

  卖煎饼是赫畅的第三次创业。赫畅今年32岁,先后在百度、谷歌、去哪儿网等公司任职。在开“黄太吉”传统美食店卖煎饼之前,他从未从事过任何与餐饮相关的行业。但他的互联网背景,给这个煎饼果子店打开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营销之路。

  10多平方米的煎饼店,13个座位,煎饼果子能从早卖到晚,猪蹄需提前预约限量发售,新浪微博粉丝量将近25000,成为新浪微博营销的典型案例。开店10个月,按目前的收益推算,“黄太吉”一年能实现500万元的流水,被风投估价4000万元人民币。

  时尚人士遇上煎饼果子

  互联网行业呆过的赫畅,穿着时髦,开着跑车,一般人不会想到,他对煎饼果子情有独钟。赫畅说这源于他从小就爱吃,自己做饭也不错,吃自己做的东西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所以一直梦想着拥有一家餐馆,能够呼朋唤友,结识很多人。因为忙,这个梦想一直被搁置着。

  职场上经历了两家互联网公司之后,他慢慢觉得,民以食为天,其实大众消费或者餐饮业还有很多机会。于是赫畅思索着,为什么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能在中国这么多年,发展得那么好,这可能得益于他们简单的食品形态。比如汉堡,两片面包,中间夹什么都可以,千变万化,但非常容易标准化。比萨一张面饼,上面撒什么就是什么,也是千变万化又能标准化的食品。但是中餐的流水线作业就很难,炒菜的火候、口味很难掌握到每份都相同。能否在中餐中找到类似汉堡和比萨那样既能不断拓展口味、又能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食品形态呢?按照这个思路,赫畅很快想到了“中国式汉堡”———煎饼果子。

  找到了合适的产品,接下来就是定位,赫畅将目光锁定在CBD的白领身上。当过白领的赫畅深有体会,天天为每顿饭吃什么头疼的上班族,对食品的要求主要在于是否物美价廉、卫生放心,同时还要对这种食品有熟悉感,不能稀奇古怪而是要接地气。此外还要有些附加值,这就要求就餐环境舒适、品牌有格调。

  而选择煎饼果子为主打产品面临着三项挑战。第一是,豆浆油条、煎饼果子常规来讲是早餐,怎么能从早卖到晚?大家会不会频繁光顾?第二是,做高品味的煎饼果子成本投入比摊位高,所以单价就会比一般的高,消费者会不会接受?第三是格调问题,如何让百姓化、平民化,甚至可以说有点“土”的煎饼果子登上大雅之堂?讲究情调的白领会不会接受?

  为了应对各种问题,赫畅一一出招。

  首先黄太吉将营业时间定为早上7点到夜里2点半,推出夜间同步外卖活动,并打出海报“夜的黑,我们懂”。

  品质上,坚持用无明矾现炸油条做馅,而不是很多摊位上的薄脆。赫畅认为,正宗的煎饼果子是夹油条的。有油条,配以现磨豆浆,剩下的部分豆浆点一下做成豆腐脑。这样就有了煎饼果子系列产品———黄太吉的“老四样”。之后为了丰富口味,加入了东北卷饼,大家喜欢吃四川风味,于是又推出了“麻辣个烫”和四川凉面。针对爱吃肉食的吃客,店里还有限量定时供应的秘制猪蹄。CBD的女孩子很多,黄太吉就又开发了两款甜品南瓜羹和紫薯芋头泥,这就是整个产品系列。有主食、饮料、甜品,产品成了系列化,也标准化了。白领们一边上网,一边品甜食,格调一下变得优雅起来。白领们在舒适的用餐环境中吃着放心的食品,对产品的价格并不敏感,很少有人关注到食品价格到底是多几块还是少几块钱。

  然而最难的是,如何做到让写字楼里的白领觉得,在黄太吉吃煎饼果子和在星巴克喝咖啡是一样的,赫畅为此费尽了脑筋:在店面装潢上略带港式茶餐餐的格调;背景音乐包含了流行、爵士、蓝调等;店面陈设中除了盆景,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奇玩意儿,比如来自华盛顿国家天文博物馆的阿波罗登月杯、来自巴黎的斑牛雕塑、来自日本的招财猫、来自纽约的爱因斯坦玩偶。此外还有各种文案接地气的宣传招贴,免费WIFI,会提醒顾客怎么行车,店内还有停车攻略,教你怎样短停躲避贴条,而如果不幸被罚老板会送上南瓜羹安慰。

  煎饼果子里吃出的情调

  “所有汉堡、比萨都是纸老虎!”“在这里,吃煎饼,喝豆腐脑思考人生。”小店的广告语趣味性强,新潮时尚贴近年轻人生活。逢节日的各种推广使之与消费者互动频繁:儿童节店员COSPLAY,“端午节不啃不快乐”的猪蹄广告,“爸气十足”“父亲节带老爸来送煎饼”,这些都成为微博玩家分享新奇的“素材”,让吃煎饼果子、喝豆腐脑、啃猪蹄成了一种时尚。

  “开奔驰送煎饼外卖”一度是微博上被炒热的话题,“黄太吉”的知名度也被打响。

  “如果了解我们,就知道这不是噱头,做噱头可以租车,那台车就是我家自用的,坦白说最大的原因是想省钱,直接拿过来就用了。”不过这倒是成了黄太吉的卖点,够起订金额,老板开豪车送餐,北京国贸周边是120元,远点是200元,三里屯附近是260-300元。“很多人看见我们很开心,好像我们不是送餐员是明星,看见我们就拍照,看到老板娘开奔驰送餐,觉得是件很酷的事情,很好玩。”

  80后们都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儿童节那天,黄太吉又一次展现了它的酷,成人戴红领巾入店用餐赠煎饼果子,而店员们有扮蜘蛛侠的,有扮超人送餐的,赫畅则戴了个星球大战的大头盔。将煎饼果子卖出这么多花样,赫畅认为给别人带来快乐才能提升品牌价值。

  小煎饼店到了赫畅手中俨然走的是国际范儿,有了主打产品和精准定位,要想扩大影响力、提高客户认可度,就要有品牌与众不同的性格。他将黄太吉的性格定义为“文艺酷”:“我理解的文艺是很细腻的情感,慢一点的节奏,轻柔的感觉,能把小事做到极致,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文艺。”

  “所谓的酷,就是我们能把一件看起来很无聊的事情,做得很有意思,比如说我们现在买了两台摩托做送餐车用,我们还有两辆跑车送餐,我们把送餐箱子用各式各样的贴纸,贴的很好玩,那天有人在网络上评价说,‘能把事情变酷,是一种能力,黄太吉具备这种能力。’”

  因为特色,赫畅的煎饼果子做成了一个品牌,把吃煎饼果子做成了一种时尚,让用户体验到这是一种很酷、很潮的事,让食客觉得在黄太吉吃煎饼和在星巴克喝咖啡感觉是一样的。

  互联网思维带来营销优势

  黄太吉的店面不在国贸CBD最醒目的位置,这个不起眼的小店大多数客人都是慕名而来,这一切都源于黄太吉传统美食的微博,其粉丝数量已将近2万5千人。关注微博———饭前互动———垂涎三尺———跃跃欲试,是很多人来到这里的过程。赫畅认为,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创造需求而不是迎合需求,是做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这一做法打破了餐饮业的选址困境,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品牌的真诚度和粘性。

  赫畅谈到,黄太吉之所以成功,在于互联网式思维,而这主要得益于他的经历。2004年他回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百度做设计,然后在去哪儿网做用户总监,后来跑到谷歌,做品牌和用户管理。2009年开始创业,做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广告公司,先是和英国的老牌广告公司M&CSAATCHI合作,之后英国公司在中国成立了一个数字营销分公司,赫畅成为唯一合伙人人选。据介绍,他可能是全世界最年轻的4A级广告公司的创办合伙人,当时只有27岁。之后,他独立出来,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但天性不安分的他,依然在2012年的时候选择了餐饮业,从并不起眼儿的煎饼果子入手,做起了“黄太吉”。

  “这个行业正在做的人不具备你这种能力,当你跳进去就是这个领域最强的。”赫畅说,找到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于是互联网式思维被融入黄太吉,“我不能说是最懂互联网、广告、营销的人,但是当我降落到煎饼果子这个行业里,我可能就是最懂的人。”

  互联网与其他媒介相比最显著的优势在于用户体验,赫畅也借鉴这一思路,除了好玩和具有话题性,和消费者之间是否存在积极紧密的互动也是成败的关键。食客在饭前、饭后与老板微博互动,第一时间将意见和感受反馈给商家,这是难能可贵的。同时食客利用互联网分享照片美图,等于免费为黄太吉做了宣传。值得一提的还有跨平台式交流,老板十分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几乎利用了所有社会化媒体平台营销,不止微博、大众点评,还有即时通讯工具,如微信、陌陌,通过这些途径来订餐和推送促销信息。

  “我觉得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创造需求而不是迎合需求。”赫畅举例说,“比如说没有搜索的时候,大家没想到原来还有搜索这件事情,但是当你做了搜索,发现原来这种需求是可以被满足的,所以互联网的特点是创造出需求。”他认为,过去大家吃小吃,卫生等多方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吃完煎饼果子,还想吃其他东西。所以赫畅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把煎饼果子店做成档口而是做成店面,同时,黄太吉里的系列美食创造出食客新的需求,而在此之前,人们没想过煎饼店的餐饮系列是可以这样组合的。

  赫畅还借用了很多其他互联网方法进行营销,比如互联网产品有测试版本,注重用户反馈。黄太吉几乎每一款新菜都会有试吃,比如最近推出的“金榜蹄名”,坚持做试吃3-5天,根据食客反馈来调整口味,再正式推出。而推出时结合类似网络赢家的手段,限量限时、提前预订,这是很知名的“饥饿营销”方式,但很少有人会在快餐店上使用饥饿营销,这是典型的互联网营销模式。

  黏性的用户体验是特色模式

  赫畅认为,通过互联网的营销方法,能把在地理位置上的短板补上来,而且可以节省很大成本,因为有了这种口口相传的概念,反而会让生意做得更好。

  “所以我们在开店之初,就不会去选择成本投入很大的黄金地段,而是通过网络推广的方法,弥补位置所带来的不足。如果推广成功,消费者慕名而来,这种真诚度和黏性就更高了,就会带来更多客人,这就是黄太吉每天生意的一个最核心的考量。其次,我们非常关注用户的体验,我们在乎你没来之前,想到黄太吉的时候,你可能就要问黄太吉在哪里呢?黄太吉有什么好吃的?我们就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告诉你,比如说你微博加我的粉丝,我可以告诉你说,黄太极驾车的地点是什么样子,你应该在哪里停车。”

  黄太吉在店面设计上也“别有用心”,各种好玩的细节设计,让很多人到店之后喜欢上了这里的用餐环境,于是拍了很多好玩的照片发到微博里分享给大家。

  执著于细节的用户体验是黄太吉的一大优势,如此粉丝众多的微博主页全靠赫畅一个人打理,一条条的回复都出自他的笔下,时不时还发长篇微博,1500页的PPT,6个小时的免费UFO讲座,如此这般“不务正业”却将消费者和商家的黏性大大提高。

  赫畅的想法是,黄太吉这个品牌是有个性的,而这种个性来自于管理者自身的爱好,黄太吉的微博不只是说产品,时不时赫畅会为大家上几堂“世界的背面”、神秘文化等课程,一些有趣的话题立刻勾起了众人的好奇心。“大家会觉得原来还可以聊点别的,会好奇什么人把黄太吉做成这样子,同时我们也在输出企业的一些理念。”把小事做酷,久而久之,提起“黄太吉”这三个字,大家会想到一种年轻向上的生活方式,感受到一种润物无声的文艺情怀,体会出一种接地气的小资情调。

  “我不认为你吃完煎饼果子,我对你的服务就结束了。客户没来之前,我们就在沟通,来了店里,我们面对面沟通,走后我们还在微博上继续沟通,消费者走后跟更多朋友分享体验,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后续服务。我们希望彼此能够持续保持这种沟通。”

  小生意,大志向

  对于未来的发展,赫畅的想法是,将来再开店也依旧走小店路线,每家店整体不会超过两百平方米,设20个左右的座位,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直接外带,然后不断把本地化的产品做好,保留60%经典菜品,40%要本地化,迎合当地人口味。

  谈及煎饼店面的竞争性,赫畅说:“虽说今天的黄太吉很小,但不要忘了,我们做的是一个很小的品类。这个品类不像火锅,需要很好的底料,这个品类也不是咖啡,需要很好的咖啡豆。今天跟我竞争的是煎饼果子,其他竞争对手能不能把煎饼果子做得像黄太吉有那么多的附加值,这是不一定的。如果说创业者选择煎饼同我们竞争的话,会面临这样的考验。”

  在煎饼果子的世界里,你想不出其他品牌,这就是黄太吉的优势。“我们要不断把附加值累计上去,如果说传统饮食快餐这个行业能够慢慢壮大的话,我觉得我们挣到钱,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获得用户对品牌的持续关注,才是最核心的价值。所以品牌层面应该延续互联网的营销手段、沟通方法,把用户体验作为第一位。我们认为,未来无论发展到什么样子,‘黄太吉’这三个字才应该变成最值钱的资产。”赫畅说到。如此注重品牌价值,被问到是否有一天会走出国门时,赫畅毫不犹豫地回答:“那是一定的”。

  做互联网的人,有一个很强的“基因”,就是持续的学习和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20年前的马云不见得管理得了现在的阿里巴巴,但是今天的马云绝对胜任,因为20年间他从没放弃过学习。我们想做的也是这样的事情,虽然不知道未来在哪儿,但是我们要保证今天的学习是有效的,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猜你喜欢:

1.创业励志故事大全

2.关于创业的名人故事

3.创业励志故事大全精选

4.创业名人励志故事

5.名人一生创业励志故事

姐的欢喜 » 创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