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100多个问答17万字 刘文西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笔财富

 

  著名美术教育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先生驾鹤西去。一生扎根西北高原笔耕不辍,他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他因何与陕北结缘?他的创作经验是怎样的?华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四月,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家春用时一个月与刘文西进行了每天四小时的对谈,记录这位画家的艺术人生。王家春认为刘文西留给我们四个方面的艺术财富:作为画家的历史责任感;中西并蓄的绘画技法;真正践行艺术源于生活;发现劳动生活之美。100多个问答、17万字,是这位人物画大师留给我们最后的宝贵财富。目前问答书稿正在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中,我们节选问答中的一小部分,深入了解这位人民艺术家的思想经历和创作实践。

  创作思想:明确“为什么人创作”

  谈起这次对话的初衷,王家春表示:“刘文西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艺术家。他从青年时期了解到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就了解到绘画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他认为艺术不是个人的事,是国家的事、人民的事。这些理论并不是空洞的,是真正能够指导实践的。”

  王家春: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安美术学院建校70周年。您对美院师生有什么寄语?

  刘文西:新中国走过了70年,我跟美术一起也走过了70年。1950年,我学到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到现在也快70年了。这个讲话是关键,因为系统的道理都在里面,我就不一一说了。它给了我一个方向,做人一定要有目标、有方向,要坚信这个目标,一条路走下去,不要动摇、不要疑惑,这个很重要。坚持走下去了,才能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真实的、可靠的知识,才能获得很多经验教育,不光是理论教育,还且有实践教育。这里学习不是空洞的,而是很实在的,你要去做了以后才知道体会,而且越做得好体会越多。只是学习不去体会也不行,要在实践中证实所学理论的可靠性。

  王家春:您70年的创作、教育经验,概括起来是什么?

  刘文西:70年的时间,也就是70年的经验、70年的教育探索,就能用事实教育自己。毛主席讲的很重要,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人创作”,这是第一个要明确的。“生活在世界上,为什么人而活着”,这些问题明确了以后,你的目标就清楚了,不容易走弯路。方向就是为人民服务,道路就是和人民结合。所以,和人民结合我一直很重视,每一次到农村,都要在群众里面,和群众不光是接触一下,而是要交朋友。体会得多了,脑子里就会产生很多熟悉的人。想画谁,模子就出来了,需要的对象就出来了,在脑海里不是空洞的,是活生生的。这和深入生活、熟悉生活还是有直接关系的。

#p#分页标题#e#

 

  艺术风格:东西方技法融会贯通

  刘文西曾在浙江美院学习西方的解剖学、素描,对扬州八怪、任伯年等中国名家的画也临摹得很好。他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东西方绘画技法融会贯通,自成一格。王家春评价:“他将东方线描和西方素描有机结合,在中国画的写实功力上远远超过前人。将中国人物画向前推了一大步。”

  王家春:刘老师,您当院长的时候,西方的艺术理念就传到中国了,西方艺术理念和您的艺术理念有没有发生过对峙?

  刘文西:我们的教学,在浙江美院的时候就开始吸收西洋的东西,没有西洋的东西也就没有造型基础,没有素描,素描本身就是外面传来的,不是线条为主的,而是写实的、立体的。

  王家春:立体的面块。

  刘文西:透视呀、解剖呀都是西洋的,这些学问都是从西方传来的先进的、科学的、好的。那么我们把这些东西在浙江美院全面学习了,这叫全面理解绘画的重要知识,不是光是线描。中国画的最后要以线带面了。我在浙江美院的时候刘蒙天院长就看上我的素描基本功。这个素描我就慢慢理解了,西洋的东西它有很多科学。传统东西呢,又有传统的科学,它是中国的这个系统,它是以线为主,以骨法用笔,要用笔墨来概括对象的造型,这就是中国画的一个传统,要找线条,线条就是结构的关键地方。

  王家春:就像画衣服,结构包括皱褶在哪儿,用精炼的线条把它表现出来。

  刘文西:所以有时几根线就把这个人画像了,全面了解了再来概括,那就能力强了,所以素描也要学好,功夫很扎实,你要画得很细、很真实、很立体,你就更能够概括这个线。线实际上是已经抽象了,已经典型了,艺术加工了,所以中国画本身艺术性就很强。西洋的东西,注重科学性,中国的注重艺术性,中国画画意浓。

  王家春:就是您是把两者融会贯通。

  刘文西:两方面都要熟悉。

德迅网 » 100多个问答17万字 刘文西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笔财富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