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破门》进校园学生观后感: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理想永不灭

新体育网北京6月11日电(记者 石凝)随着足球励志电影《破门》走进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观影后,对校园体育、学习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围绕着片中展现的感人故事,来自北京市第五中学的三位学生,在观后感中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最直白的情感。

《破门》进校园学生观后感: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理想永不灭

在大山深处呼喊

徐文斌

2008年,川西北山区的新明小学新来一名叫“喜哥”的体育老师,而新明小学已经十年没有开展体育课了。面对这些大山中的留守儿童们,“喜哥”决心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于是他带领孩子们“zua”(四川土话,同“踢”)起了足球。就在孩子们的世界因足球逐渐发生可喜的转变时,那场骤然袭来的地震毁了新明。足球队的几个成员不幸罹难,但幸存的孩子们在“喜哥”的带领下,将悲痛化为动力,参加了市里的比赛,最终逆转夺冠。 中国的足球可能是一个笑话,糟糕的成绩让它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它的问题有很多,从制度到青训等等。但是真正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它的却是少数人。“喜哥”就是这少数中的一员。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从而喜爱足球,这同时也是足球运动的本真。可是校长出于安全的因素禁止在校内踢球。“喜哥”没有放弃,他自己在河滩一寸一寸开出了一个球场。那天,瓢泼大雨,雨水砸在川西北,砸在河滩球场上,浸湿了每一个队员。“喜哥”在雨中喊道,这是磨练意志的好时候,是增加“雨战”经验的绝佳机会。小球员们认真地听着,训练地更加起劲了。

可突如其来的天灾毁了这一切。球队里的几名队员死在了废墟之下。主力前锋“坦克”的父亲被埋在了矿井中。坦克哭着,喊着。《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你永远不会独行)是足球豪门利物浦的队歌,这首歌激励着孩子们在灾难后重振旗鼓,无所畏惧。著名的利物浦球员比尔-香克利也曾说过:“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足球比生命更重要。而是:在生死面前,人是渺小的。但是足球可以让精神传承下去,永不磨灭。家园被毁,挚友离世,这些打击都未曾击败小球员们,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从未孤军奋战。所有爱自己的人都时刻支持着自己。

整篇电影包含了很多元素,有足球、留守儿童、地震等。但是贯穿全片的是“奋勇拼搏,穿越自己”的精神。就像孟子所说的一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次次的苦难过后,才显成功本色。大山深处的喜哥和孩子们呼喊着,为生活拼搏着。在克服艰难险阻的道路上,仍有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奉献着自己,我想对他们说一句:“ 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

《破门》进校园学生观后感: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理想永不灭

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理想的火焰永不灭

高二3班 闫媛

说起这部电影,它的名字叫《破门》。这个标题的意义不仅仅是体现出影片类型与足球有关,更多的还升华到对待人生的态度。追求破门、追求成功无疑是必要的,但是能够有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同行,而且心中理想的火焰永不熄灭,永不向生活低下高贵的头颅,才是根本。这也是为了纪念,并鼓励十年前在汶川遭受了巨大灾难的人们,勇敢面对生活,走出创伤,攻破人生关卡的大门!

影片中的小主人公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充满励志能量的足球和赛场,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伴随了他们的成长。“上校”“坦克”“地雷”“小钢炮”“冲锋枪”……这些称呼,不是用在战场,而是一群奔跑在足球场上的孩子们的绰号。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帮生长于川西北山区的孩子,直到迎来了新的体育老师,才第一次接触到了足球,直到他们即将去参加全市的小学生足球联赛,才在河滩上休整出一个土场坝,作为练球的场地。虽然他们只有破旧的足球,只能在泥泞中的翻滚,但勇往直前的斗志,却让他们的生活在艰苦的岁月开出了灿烂的小花,在自己不甘平凡的生命中,奋力“破门”。

当然 ,作为身在川西山区的一所小学,那场震惊世界的地震,还是突然袭来 。曾经完整的一支球队,变得支离破碎,好多队员在地震中伤亡,生活与学习能否在震后回复,球队能否在震后重组,新一届的足球赛上又能否拿到成绩?一切都是未知数。足球队的未来,以及长大成人之后的孩子们 ,难以预料。他们用努力和理想,开创着全新的未来。是通过一支小学足球队与大地震的交集,来表达出我们在面对天灾之时的勇敢与坚强。

影片的视角,没有刻意揭开伤痛,却又感人至深。影片结束,仿佛经历了一场十年的时光之旅,那群可爱的孩子们奔跑雀跃的身影,他们是“上校”、“坦克”、“地雷”、“小钢炮”、“冲锋枪”,还有唯一的女队员桑果……正所谓不破不立,多难兴邦,这支小学足球队,代表了国人的坚强。

当门开的那一瞬,明亮的光包围自己

高二3班 张萌田

在封闭的山区学习是怎样的感受?在比赛失利时是怎样的感受?在天灾来袭时是怎样的感受?在痛失亲人时是怎样的感受?《破门》解释了一切。

信息闭塞,人口稀少。全校只有六七个老师,一个人恨不得代理全科。《破门》的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老校长买了琴,让孩子们可以在课上放声歌唱;买了足球,让孩子们运动起来;没有球门,就用油漆画九个格子练;没有场地,就去郊外找一片废旧的沙地,《破门》的故事就是这样发展的。片中角色“喜哥”的儿子有这么一句话:“无妨事,在哪儿都是学习。”打破了学习的障碍,破了客观物质的“门”。《破门》的故事就是这样升华的。

没有专业的指导,只有一腔的热情。从叫不出名字,到合理的布防;从看到对方后的自行惭愧,到自信勇猛的一次次扑球与进攻。比赛失利时,他们振作起来,加紧练习。村民们盛宴款待,每人都获得了奖状。他们没有失败,而是一次次走近成功。他们打破了挫折与磨难,破了艰辛与不如意的“门”。

穹顶之下,阴云密布。地震来袭,许多家庭轰然间支离破碎。“上校”被埋地下,在寒冷中逝去;朱天书笑着对喜哥说他马上就下来,楼梯口却再无他的身影;号称要当“新明梅西”的“小钢炮”,也失去了双腿,再也不能踢球。陈孃整日恍恍惚惚,桑果抱着“上校”要给她的足球,说什么也不撒手,喜哥也只能在黑暗中抽着一条又一条的烟。可他们终是站了起来:搭帐篷,踢足球,重新上课……他们打破了主观精神上的磨砺,破了生与死的“门”。

其实,还有很多令人感动与辛酸的场景:“坦克”的父亲在“坦克”的责骂下落寞的背影;最后决赛时足球队员的奋力拼搏,每个人在结尾时洋溢的笑容……

人生有许许多多的门等待着我们突破,无论过程如何艰险,当门开的那一瞬,明亮的光包围自己的那一刻,所有的苦变为了甜,一切都是值得的。

从现在起,去破门吧!

(责编:赵欣悦、胡雪蓉)

德迅网 » 《破门》进校园学生观后感: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理想永不灭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