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华(浙江大学教授) 0 0
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11月生,福建莆田人。1979~1983年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工结构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1983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1985~1988年在职攻读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8年7月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分析与优化、水利工程系统分析与优化的研究及工程应用。[1]-
中文名:刘国华 民族:汉族 出生地: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学位/学历: 职业:教师,教授 专业方向: 职务: 学术代表作: 主要成就: 出生年月:1963年11月 性别:男 籍贯:福建莆田
工作经历
1979.9~1983.7,就读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工结构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5.9~1988.6,在职攻读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3.8~1989.6,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助教;
1989.6~1994.12,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讲师;
1994.12~1998.7,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副教授;
1998.7~2006.4,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教授,副所长;
2000.4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1.9~2006.6,浙江大学水利与海洋工程系副主任;
2006.4起,浙江大学水工结构与水环境研究所教授,所长。
科研项目
1.基于粘性离散裂隙模型的高拱坝开裂全过程模拟及安全评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579081),2006~2008,项目负责人;
2.混凝土结构灾害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与仿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279046),2003~2005,项目负责人;
3.拱坝新体型的研究和应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221-04-02-03),1996~2000,项目负责人;
4.拱坝多目标优化研究与应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221-04-02-02),1996~2000,项目负责人。
奖励荣誉
1.拱坝新型体型优化和全过程分析的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12,排名1。
2.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6。
3.浙江省青年英才一等奖,1998.12。
4.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2000.1。
5.浙江省青年科技奖,2000.12。
6.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二层次人才,2000.2。
7.土木工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2.9,排名5。
8.大奕坑水电站混合线型拱坝工程,浙江省优秀设计奖三等奖,2003.7,排名2。
9.拱坝分析与优化方法及程序系统,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12,排名1。
10.拱坝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和体型优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12,排名2。
11.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危害性评估与治理,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12,排名4。
社会兼职
1.中国水利学会理事
2.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理事
3.浙江省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教学工作
曾先后开设“有限元法与程序设计”、“弹性力学”、“优化原理与方法”、“水工建筑物”等课程。已培养毕业硕士30多人、博士8人。2002年9月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良师益友奖。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