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张云逸

张云逸(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将) 0 0

张云逸(1892年8月10日-1974年11月19日),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历任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1]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任党的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本名:张云逸 别名:张运镒 出生地: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 主要成就:百色起义主要领导者之一、新四军主要领导人 中文名:张云逸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广州陆军小学、广州虎门陆军速成学校 性别:男 出生年月:1892年8月10日 政党:中共党员 职位:高级将领;军事家

人物生平

入同盟会

1892年8月10日,张云逸出生于文昌县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幼时取名运镒,字胜之,乳名益友,参加革命后,才改名云逸。

1908年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招生,张云逸前往广州报考,结果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陆军小学的生活紧张而艰苦,但张云逸专心致志,全力以赴。由于他学习刻苦,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经常得到学校的奖励。当时,正值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期,他同进步学生一起暗中传阅革命书刊,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逐步成长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安危的青年爱国者。

1909年10月,他与同班的几位爱国青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同盟会,献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夏天,张云逸与十多名同盟会会员离开陆军小学投身辛亥革命。他从广州到达香港后,积极参加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期间,他奉命培训一批准备参加起义的革命志士,教他们练习射击、投弹、刺杀以及利用地形、地物作战等基本军事知识。

早期斗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10月中旬,张云逸所在的革命军,同其他起义军一起,相继向广州进逼,并参与攻击两广总督府之役。战斗中,他担任革命军炸弹队队长,负责为大部队的进攻扫清道路。11月9日,在革命声势的威慑下,清政府两广总督张鸣岐被迫同意脱离清政府独立。随后,湖南、陕西、云南等十多个省也先后宣告脱离清政府“独立”,反动的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张云逸所投身的民主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912年春,经民国政府选派,张云逸进入广州虎门陆军速成学校学习。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张云逸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揭阳县长、旅长,参加过反袁世凯、讨龙济光、伐陈炯明的斗争,是孙中山先生的坚定支持者。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所辖军队统编为国民革命军,张云逸成为国民革命军中响当当的人物。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张云逸随军北上。由于他能参善谋,先后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4军25师参谋长、第二方面军参谋处长。中国共产党的彻底民主革命纲领,共产党员在北伐中的英勇牺牲精神,使张云逸深受教育,觉悟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使劳动人民获得解放。

入共产党

1926年11月,他在武汉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34岁。后来,他回忆说:“我入党时年龄已经很大,薪俸相当高,我是为了解放劳动人民才来入党的。”从那以后,他由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转变成了自觉的共产主义者。在北伐中,第4军成为家喻户晓的“铁军”,张云逸的参谋功底也日见深厚。

1927年初,为使共产党掌握武装,张云逸大胆向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力荐,由共产党员卢德铭出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后来,卢德铭率部参加秋收起义,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干将。在张云逸的秘密支持和掩护下,第4军25师大部分武装由李硕勋(李鹏同志的父亲)、周士第率领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11月,根据中共南方局的《经营琼崖计划》,张云逸回海南筹划发展工农武装,受挫后辗转回到广东,参加了党领导的广州起义。1928年8月,党中央军事部长杨殷向他转达中央决定,派他赴广西进行兵运工作。面对全国处于革命低潮和未来千钧重担的任务,他毫不犹豫地表示:“完全服从组织的决定。”

桂军新秀

1929年3月,第一次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侥幸取胜,俞作柏、李明瑞从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中分化出来,控制了广西局势。为稳定局势,蒋介石任命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省绥靖公署司令。他们为巩固政权,暗中请求共产党派干部来广西协助。为发展广西革命事业,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化名邓斌)领导张云逸、叶季壮等几十名共产党员,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进入广西。

1929年7月,张云逸离开妻子韩碧和刚出生几个月的长子远之抵达南宁,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秘密党员俞作豫(俞作柏的胞弟,李明瑞的表弟)向李明瑞建议:创办有三个营九个连共千余人的教导总队,由张云逸担任副总队长。到职后,张云逸首先在连队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党员,两个月便发展了300余名新党员。一个多月后,张云逸又兼任广西警备部队第4大队(相当于团)大队长。上任伊始,他从教导总队调来百余名党员改造这支旧军队。这样,这两支军队的领导权很快掌握在共产党员手里。不久,经俞作豫向俞作柏、李明瑞提议,张云逸被任命为南宁警备司令,兼管省军械库大权,成为时人心目中的“桂军新秀”。

百色起义

同年12月11日,与邓小平等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任军长,指挥红军打退桂系军阀的反扑和进攻,建立了右江苏区。1930年4月率红7军主力转战桂黔边,曾攻占贵州榕江城,6月率部回师,攻占百色、奉议、恩隆等县城,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攻打柳州、桂林的指示,与邓小平、李明瑞率部离开右江

苏区,转战于桂、黔、湘边界地区。1931年1月在广西全州召开的红7军前委会上与邓小平等决定停止执行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计划,转向湘粤边开展游击战争,适时向中央苏区转移。2月全军抢渡乐昌河时,被敌截为两部。他率军部和58团大部,迂回突破粤军封锁,于3月中旬进入湘赣苏区,与湘东独立师会合,成立河西临时总指挥部,任总指挥,进行了永阳镇等战斗。4月在永新与红7军主力会合,改任河西总指挥部参谋长。

随后,与李明瑞指挥所部连克安福、茶陵、安仁等县城,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同年冬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参与组建军委机关和领导红军的参谋工作建设。1933年任粤赣军区司令员,后任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研究和总结红军的战略战术和参谋工作,发表《战斗指挥研究事项》等指导性文章。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协助军委领导组织侦察、开路设营、部署军事行动。到陕北后,兼红一方面军副参谋长。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6年两广事变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往来于广州、香港、南京、武汉、福州、桂林等地,在国民党上层军政人员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参与领导新四军的组建、整编等工作。1938年春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指挥了清水潭、马家园等战斗。11月率两个连到江北无为地区,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组建江北游击纵队,后率部东进,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5月参与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1940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员。与书记刘少奇等指挥第4、第5支队主力先后取得大桥、半塔集反顽作战和夏季反"扫荡"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校长。直接领导第2师同敌伪顽的军事进攻、政治破坏、经济封锁进行斗争,同时注重加强根据地建设。1943年1月专任新四军副军长。

1943年11月陈毅代军长赴延安后,他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1945年6月被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新四军第一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政大学校长等职。1945年秋执行战略部署的调整,组织领导了新四军一部北移的工作。随后指挥主力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破袭津浦铁路(天津一浦口),迟滞国民党军北上。1946年11月,组织胶东、鲁中军区部队发起平安战役,歼国民党军1.5万人。1947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时,指挥军区地方部队配合主力作战。同年8月兼中共华东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在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整顿后方,克服困难,为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提供数亿斤粮食、动员上百万民工支援前线,保障了作战的需要。1949年9月,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2年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是中共第八至第十届中央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74年11月19日病逝于北京。

个人作品

《百色起义与红七军的建立》

《红七军的诞生》

《关于红七军在湘赣边活动的一些情况》

《华南工作报告》

《参谋工作建设》

《纪念本军成立两周年》

《一次重大的失策》

《论皖东武装磨擦》

《淮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实行拥政爱民的办法》

《战略方针》

《克服浪费厉行节约》

《坚持敌后抗战现阶段中在军事上必须研究的几个问题》

《练兵的办法》(1944年10月)

《纪念叶挺同志》

《以全力发动群众剿匪反霸结合生产节约救灾双减为创造土改条件而斗争》

《关于剿匪与巩固治安》

《怎样依靠工人阶级》

《为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在半年内肃清全省股匪的任务而斗争》

《在接见沿海七省军区参谋长等同志时的谈话》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的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半塔烈士纪念碑记》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监委召开的各地委监察组长、各市委监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央监委机关党委会议上的讲话》

《在广东省第九次党的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烟台地委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关于敌军情况致朱、毛、罗、旷电》

《关于渡河部署致毛(泽东)、彭(德怀)、林(彪)、聂(荣臻)请示电》

《关于绥德等地敌情及我苏区情况致毛(泽东)周(恩来)电》

主要影响

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并任红七军军长。1930年11月,张云逸和邓小平率领红七军主力离开广西,转战七千余里,北上江西,于1931年7月到达江西中央苏区,与中央红军会合。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中,在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征途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张云逸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和洗礼,成长为一名中共高级将领,为中国人民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中国成立之初,张云逸受党中央委派,重新回到广西工作,担任广西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当时广西的形势很复杂,匪患严重,百废待兴,张云逸作为广西党政军的负责人,殚精竭虑,尽心谋划,在主政广西的一年多时间里,为广西的安定和发展,开展了大量工作。

轶事典故

险为烈士

1908年,张云逸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旋秘密参加同盟会。

1911年初夏离开陆军小学,投身民主革命。前一年,孙中山与黄兴、赵声等在槟榔屿议定辛亥广州起义计划,会后由黄、赵在香港组成统筹部,派人至新军、巡防营和会党中活动,并向海外募集经费。选骨干800人组成先锋队(敢死队),在广州设立秘密机关30余处。时张云逸年方十九,即踊跃担任革命军炸弹队队长。因事泄,清两广总督张鸣歧严加戒备,被迫改变计划。

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敢死队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巷战。起义军奋战一昼夜,终因寡不敌众,死伤过多,被迫退却。喻培伦、林时爽、方声洞、李文甫、林觉民、徐广滔等100多人,英勇牺牲。

当时清军围逼,张云逸身边炸弹已经打光,人员死伤甚众,奉命撤出战斗,但由于道口均被重兵把守,搜捕极严,虽化装亦无法出城。张乃与几个同志隐蔽在一民宅中。翌晨,他独自挎一竹篮上街买菜,其实是探望情况,觅求突围道路。返回时,见清军已入所居民宅,搜捕了全部同志,枪杀于路口。张因身材矮小,相貌敦厚,挎一竹篮掩身于路人中,清军从他身旁啸呼而过,竟未发觉。

后来,广州人民收殓烈士遗骸,得72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这次起义,也称“辛亥广州起义”,震动全国,不久即爆发了武昌起义。

张云逸曾幽默地对说:“如果那时我不出去买菜,就将是‘黄花岗七十三烈士’了。”

意外被迎

张云逸将军在北伐时曾任第四军二十五师参谋长,与国民党军许多将领有旧。1937年5月,党中央就派他从延安到香港,在华南进行抗日统一战线工作。抵港后,他先派人同李宗仁手下的刘仲容联系,请他为之先容。6月上旬,即辗转乘飞机抵南宁。

他原担心此去李宗仁、白崇禧的态度如不积极,将费一番唇舌。谁知下飞机一看,白崇禧竟亲自恭候于前,南宁各界人士扬旗鸣号欢呼于后,旗上大书:“热烈欢迎共产党代表莅桂!”声势煊赫,气氛热烈,实出意外。

接着,白崇禧前导,请他登车。却是敞篷汽车。白请他居中站立,自已则毕恭毕敬侧身一旁,径向南宁市中驶去。街道两旁已预有布置,学校、机关、人民团体列队挥旗,鞭炮齐鸣,不断高喊“热烈欢迎共产党代表!”的口号。到人群稠密处,白崇禧干脆请张云逸下车,携着他的手,面露笑容,缓步通过,时而举起相握的手,向欢呼的人群致意。

自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共产党一直被追捕残杀。现在李、白发动如此盛大的欢迎,张云逸立即意识到:固然有人心倾向团结抗日的因素,也显然是李、白在故意张扬其事,是对蒋介石表示的一种姿态,以便讨价还价。果然,后来从刘仲容那儿了解到:李、白和陈济堂曾于前一年(1936年)掀起反蒋、抗日的“六一”运动,遭到蒋介石的围攻,直到9月才和平解决。从此蒋介石施展故伎,分化桂系,扩展其在桂势力的活动,益发加剧。对张云逸此次来桂,李、白专门召开高级会议,决定接受共产党巩固国内和平、团结抗战的主张,并且以此要胁蒋介石。

张云逸分析了上述情况,两次致电中央。得中央指示后,坦率向李、白说明:只有以抗日的行动,与蒋介石比进步,才能生存发展,如以军阀政策与蒋比高低,只有失败。

谈判从6月12日开始,26日就达成了纲领草案七条。不久,七七事变就爆发了。

敦请叶挺

张云逸将军是民主革命老战士,和国民党不少高级将领有旧,例如薛岳,就是他小时候坐在一张课桌旁多年的同班同学。因此,当国共达成合作抗日协议的时候,党中央就派陈毅同志和他分头到南方八省联络我党游击部队,下山整编为新四军。陈毅负责湘鄂赣各省,张云逸负责闽浙粤诸省。在奔走联络过程中,他们都随时与中央取得联系,汇报情况,接受指示。

可就在这之前,张云逸还为组建新四军完成了一件特殊的任务。一天,他突然接到中央电令,要他立刻去澳门,邀请叶挺同志出来担任新四军军长。叶挺自从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到潮汕,在三河坝地区遭到失败以后,就离开部队,避居澳门,一住10年,但仍一直注视着时局的发展。

张云逸化装成华侨阔佬,通过国民党军界上层人物的关系,平安到达澳门,并按党中央告知的地址,顺利地找到了叶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们在广州就相识。张云逸的到来,对苦闷的叶挺来说,不啻大旱之遇云霓。张云逸详细向他介绍了十年来的情况,以及大敌当前,党中央适时实行战略转变,与国民党合作抗日。考虑到军长必须是国共两党均能接受的合适人选,党中央决定请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叶挺来担任。张云逸随即出示了党中央的的敦请叶挺的电报。叶挺接电看后,激动不已,神情昂奋,立即表示决不辜负共产党对自己的信任。于是马上束装就道,接受中央指示,奔赴上海,与周恩来同志会见。从此结束了他10年幽居的历史,重新开始了叱咤风云的革命生涯,张云逸从澳门回来后,继续执行他联络各地党组织和游击队的任务,促成了新四军的组建。

诤劝虎城

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都因对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及其阴鸷险毒的秉性,认识不足,均思以诚待他,或可感化,结果适遭其害。共产党有见及此,均曾谆谆劝诫,而不被接受,致成憾事。张学良陪同蒋介石登机去南京,以示“兵谏”之诚意(国民党说成是“负荆请罪’),事前未和当时在西安的我党代表周恩来商量,终致囚居终生,这已是众所周知,而对杨虎城,我党也曾作过最后诤劝,这却鲜为人知。

原来杨虎城被蒋介石遣送欧洲“考察”,七七事变后,于当年11月下旬,又满怀抗日壮志,匆匆返回祖国,奔赴国难,准备请缨杀敌。路过香港时,张云逸是中共中央驻香港代表,按党中央指示,特别去拜访了他,后又设宴款待。张向他转达了我党中央欢迎他同我们党共筹抗日的意见,并具体建议他直接到武汉会见周恩来同志,然后到延安去。张云逸也向他概述了张学良一片愚忠得到的结果,以及抗战后蒋介石的一些作为,希望他能引鉴前车,洞察其奸,临事慎重,不要再蹈覆辙。无奈杨将军当时对蒋介石的本性,仍然认识不足,以己心度之,以为既然同意合作抗日,何分彼此,如去延安,反授以口实,因而拒绝采纳共产党的建议,率然去见蒋,谁知,蒋介石根本没有等到他来见他,就先下了手。杨虎城从香港来到长沙、南昌,就落入特务头子戴笠之手。从此铁窗冷雨,幽室凄风,长期监禁,直到全国解放前夕,终于全家惨死于蒋介石屠刀之下。

人际关系

妻子:王氏

夫人:韩碧

长子:张远之

次子:张光东

女儿:张琼

历史评价

邓小平致悼词,高度评价了他的一生。他不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家和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

陈毅评价道:“云逸既是一个好主角,也是一个好配角。当主角时能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当配角时则主动配合,精诚合作。

后世评价

纪念馆

张云逸纪念馆

张云逸将军纪念馆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路51号,在文昌市文昌中学南面,

1992年为纪念张云逸将军诞辰100周年而建。纪念馆坐东朝西,占地面积7962平方米。高8米,宽12米,顶分双层,饰碧绿色琉璃瓦。门媚正中镌刻着聂荣臻题的“张云逸纪念馆”6个金色大字。大门和陈列室中间是张云逸全身铜像,总高8米。传神的形象尽现其大将风采。基座上面镌刻着彭真题写的“张云逸大将”金字。铜像后面陈列室展出史料照片、图表、绘画、书稿、实物,系统地介绍了张云逸光辉战斗的一生。整个纪念馆自成一体,布局严谨,馆内绿草如白,花木扶疏,环境幽雅。

故居

张云逸故居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头苑上僚村。

影视

中国网络电视台-纪实台《张云逸大将传奇》

中央电视台《中国将帅(34):张云逸》

书籍

《张云逸大将》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共和国将军:张云逸》

画传

《张云逸大将画传》

邮票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纪念邮票—张云逸

活动

海南省举行系列活动纪念开国大将张云逸

张云逸大将生平图片展。

  • 上一篇百科:甜心超人
  • 下一篇百科:孙立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张云逸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