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鬼子专业户

鬼子专业户(固定在影视剧中出演“鬼子”角色的日本演员) 0 0

在国内影视界,一批日本演员固定在影视剧中出演“鬼子”角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鬼子专业户”。
    中文名:鬼子专业户 外文名:Devil professional household 别名: 民族: 籍贯: 毕业院校: 职业: 主要成就: 主要演员:涩谷天马、矢野浩二、三浦研一

人物简介

其实,近年拍摄的内地影视剧中,启用日本演员来演日本兵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一些日本演员也因为多次在影视剧中扮演日本兵的角色,成了“鬼子专业户”,其中最为观众熟悉的,就有以下三位:

涩谷天马,除了在《金陵十三钗》中出演日本兵外,他还参演过《雪豹》、《我是传奇》、《智者无敌》等电视剧,其在谍战剧《借枪》中饰演的日本宪兵队队长加藤敬二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角色。

其中名气最大的,应该就是矢野浩二了。矢野浩二参与拍摄的影视剧很多,有《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小兵张嘎》等。矢野浩二的真正走红,则是因为主持了湖南卫视的王牌节目《天天向上》。

还有一位是三浦研一,他参演的电视剧有《烈火金刚》、《血色湘西》、《生死线》、《走向共和》等。

演艺经历

“你不像鬼子”

冢越博隆2005年,在中国无所事事了两年,每天琢磨着是吃拉面还是吃盒饭更饱的冢越博隆收拾行李回到日本。那段时间他的目标就是“每天能省一块钱”。回到日本没多久,导演杨阳的一个电话让冢越博隆又赶回了中国,电话里说:“抗战胜利60周年到了,有很多戏要拍。”

最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是矢野浩二。为了演好“鬼子”,矢野浩二开始大量观看中国经典抗战片,学习其中对日本人的表演。《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中方华的表演更是被他反复提及,都看过一遍后,矢野浩二明白了,“原来他们希望要这种凶狠的鬼子”。

对于涩谷天马来说,“鬼子”之路并不平坦。初到中国的那段时间,他频繁地在剧组扎堆的太阳宫一带的宾馆奔波,接受导演面试。“你太瘦,不凶,不像个鬼子。”得到的大多是这样的回复。“到底鬼子是什么样,也没一个导演告诉过我。”涩谷天马说。

冢越博隆从电影《斗牛》开始,日本演员冢越博隆成了“鬼子专业户”。他有时不明白,戏里的鬼子别说不像日本人,“连人都不像”。他曾经拍一场雪中行军的戏,导演要求博隆在村口看到一个女人后迅速从马上跳下去强奸她。

“导演,这不太可能吧,这么冷的天,不会有人想干这种事吧。”

导演坚持:“你不懂,那个时候日本人就这样。”

正是隆冬,博隆裤子还没脱下来,屁股就冻僵了。但为了“像一个日本鬼子”,博隆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演了几部抗日剧后,三浦研一感到很多中国导演并不需要他们演一个真正的日本人,“只要用日语把台词念出来就可以了”。2005年,三浦研一在电视剧《我的母亲赵一曼》中饰演处死赵一曼的宪兵队长。在日本时,三浦研一就有去旁听庭审的爱好,尤其是对死刑犯的审判。接到宪兵队长的角色后,三浦研一参照着自己了解的杀人犯心理,在家中默默准备了两周。

第一次开拍,三浦把宪兵队长处刑前犹豫不决、内心挣扎的戏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仅是台词,连面部表情都随着行刑过程不断变化。没想到,导演不买账。“三浦,不要这么多,上去把电闸拉下来就可以了。”

在冢越博隆出演的大多数戏中,导演的要求只有一个——一喊开机马上就要凶起来。“时间长了,眉毛都会一下下发抖。”冢越博隆说。

在中国开始“鬼子”生涯的初期,几位日本演员都极为珍惜手中的角色,导演怎么说就怎么演。“认认真真地演没有人性的恶魔。”矢野浩二说。

“中国人,无敌”

戏演得越多,日本演员们心中的困惑也就越多,而导演们也一再抱怨着“你这样演不像日本人”。

三浦研一从2002年第一次演鬼子至今,三浦研一已经在影视中扮演超过六十次鬼子,他感受最深的是国外导演对相同题材影片的操作。2009年,三浦研一在德国导演执导的电影《拉贝日记》中扮演一个拿喇叭的日本兵。戏份很简单,拿起喇叭喊战俘们吃饭,把他们骗去屠杀地点。

“导演,这个士兵知不知道战俘们要被处死?”三浦研一问导演。

德国导演很惊讶,认真和他讨论了很久,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人是知道的。导演让三浦在喊“吃饭了”这句话时要带着紧张、害怕的心情,“要带颤音的”。这让三浦研一感到,国外导演对待角色的态度与中国导演的差别,“他们把日本兵看作人”。

2012年,三浦研一参演了一部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其中有一场戏是他饰演的日本兵去抢夺村民财产。美国导演告诉他,在杀村民的时候不要想着自己是日本兵,而要像一个强盗,就像所有的罪犯一样。

经验的丰富也让三浦研一开始向导演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有些日语太奇怪,有些日军高层的形象设计过于漫画化。“像冈村宁次,不可能像小兵一样跳起脚来吹胡子瞪眼的。”

三浦研一拍戏拍多了,博隆也会和导演交流对角色的看法。一次,他向导演建议,演八路军的人是不是太强了,稍微弱一点大家势均力敌会更好看吧。结果,男主角走到博隆面前,看着他只说了五个字:“中国人,无敌。”

冢越博隆感觉自己发挥得最好的是一场和长官在战壕中等待决战的戏。当时他和另一个演员演得很卖力,两个人想表现出生死离别之情,但作为日本人又不会选择外露的方式。临场发挥时,冢越博隆和另一名演员面对面站着,低下头,大声哭泣着讲过去的笑话。

一声“CUT”后,导演告诉他“这样的戏要少一点”。

几人之中运气最好的是矢野浩二。2005年以前矢野浩二只出演过四部抗日题材电视剧。但2005年一年便有四部他出演的抗日剧上映。“打开电视,都是浩二扮演的鬼子。”经纪人孔屹说。

2006年,在接连出演数部抗日剧后矢野浩二感到深深的疲惫,“没办法一直保持仇恨的状态”。于是他决定转型,2008年矢野浩二开始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中担任主持。“鬼子”的称呼从此渐渐离他远去,在日本《产经新闻》的一份调查中,矢野浩二甚至是中国人认知度最高的三个日本人之一。但让他有些郁闷的是,只要演日本人,哪怕不是抗日题材,在剧中也都是以死亡终结。

有些死亡方式被导演安排得带有某种象征性的仪式感。有一次冢越博隆演一场剖腹自杀的戏,导演要求他一边自杀一边用手蘸血在身前写下“谢罪”两个字。后来觉得效果还不够,就又告诉博隆“边哭边剖”。

“在中国演戏的日本演员98%在戏里都是要死的。”浩二总结。

夹缝里

矢野浩二无论是矢野浩二这样的“鬼子”前辈还是冢越博隆这样的“鬼子”新星,在参演抗日剧之前都没想过中国的抗日战争会和自己发生什么关系,也未曾想自己会成为一段民族仇恨的直接载体。

冢越博隆初到中国时因为语言不通所以生活很不方便,但他没想到,他的中文越好痛苦反而越多。拍摄《斗牛》时,冢越博隆第一次听到了“鬼子”这个称呼。他被人“鬼子、鬼子”地叫来叫去,但又不明白什么意思。回家后他查了字典才明白过来“鬼子”的含义。

后来有一场戏,导演让他加一段踢身边的汉奸的戏。没想到,演汉奸的人特别激动地说:“不能让日本鬼子踢我!”

这几年拍戏时,剧组里的人休息时总是喜欢拉着博隆聊抗日战争的话题,聊着聊着大家就会吵起来。“他们总是想让我向所有人道歉。”

让博隆更为不解的是,他有时会无辜成为人们发泄仇恨的对象。2009年,博隆在山西拍一场被村民俘获的戏,他躺在地上装昏,正等着导演喊“CUT”。一个老太太突然冲出来,死死掐住博隆的喉咙,大吼:“小日本鬼子!”

导演起初以为是群众演员在表演,后来看博隆的表情不对,连忙冲上去把老人拉走。

误会同样来自日本,2003到2005年,矢野浩二参演的抗日剧在电视上大量播放时,日本著名网络论坛2CH上便充斥着对他的攻击谩骂。2007年,矢野浩二在日本和朋友吃饭,一位同桌人在得知他在中国饰演日本兵后揪着他的衣领问他:“为什么要演这样的东西!?”

矢野浩二即便是矢野浩二也并不认可自己当年的作品,他说不会把当年拍的电视剧拿给女儿看。如果女儿问起为什么他总是在电视剧里“被击败、肮脏地死去”,他会说:“因为我喜欢悲剧”。

冢越博隆的母亲在看过他出演的数部抗日剧后,有些不高兴,“因为每一部里面都会死”。当中日关系紧张时,母亲还会在电话里哭泣着哀求冢越博隆,一遍遍地说着“回家吧”。后来,冢越博隆出演了一部日本国内的影视剧,这次没死,母亲才高兴了一点。

有空的时候,四个“鬼子专业户”会在北京的饭馆偶尔小聚。一桌子的“鬼子”感慨着都不想再演恶魔一样的角色。曾有日本留学生在吃饭时对三浦研一说:“三浦哥,能不能少演点这样的角色,大家会以为日本人都是那样的。”

人物遭遇

回国遭遇不理解

矢野浩二主持《天天向上》早年间就曾传出矢野浩二回国探亲遭国内激进分子殴打的消息。还曾有日本网友撰文表达了对影片《南京!南京!》中日本演员的不满,骂他们是卖国贼,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演这类角色。

作为“鬼子专业户”的三浦研一对此深有体会,他坦言“因为在中国的工作,回国后真切地感到压抑”。三浦说,父母尽管一直支持他当演员,也理解一个演员的本职工作就是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每次看到他演“鬼子”时心里还是会不舒服。“回国探亲,和朋友聚会会认识很多新朋友,自我介绍时会很尴尬,他们没有看过我演的戏,我大概介绍下角色,他们听完就会不理解。”

日本专栏作家加藤嘉一称,在日本,确实有人对这些在中国演“鬼子”的日本演员不满,但反对的声音并不多。而作为私下里的朋友,他用“不容易”来形容矢野浩二的这份工作。

不介意继续演“鬼子”

三浦研一第一次演“鬼子”是在电视剧《烈火金刚》里,此前,中国人对抗战的情感,他并不了解,进剧组后才知道“中国人有多么讨厌日本鬼子”,在拍戏之初,那些记不住他名字的剧组人员都直呼他“鬼子”,这让他很介意。而冢越博隆(在《永不消逝的电波》、《地道英雄》中出演过日本兵)则有一段不太愉快的经历:曾经有一场戏,导演让饰演日本兵的他在摄氏零下十几度的室外演一场强奸戏,他觉得不太合理,但沟通无效最终还是妥协了。

冢越博隆说,自己一直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说拍摄电影《斗牛》时,导演就给了他一份没有台词的剧本,希望他从一个日本人的立场来设计台词,这件事令他觉得“受到了尊敬”。

冢越博隆虽然很想演爱情戏和喜剧,但他认为自己当下只要有戏可演就很开心,不会介意继续演“鬼子”。

敬业精神有口皆碑

矢野浩二虽然“鬼子专业户”的处境有点尴尬,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抗战剧邀请日本演员参与。业内人士分析原因,一是因为角色本身的需要,二是日本演员的敬业精神有口皆碑。

制片人吴毅说,日本演员很敬业,《功勋》中板垣的扮演者波多江青和柳云龙有不少对手戏,却苦于中文不灵光沟通困难。为了能演好角色,他找人将对手的台词都翻译成日文来研读。

导演高希希虽然只与矢野浩二合作过一次,但也感触颇深,盛赞日本演员“不是一般的敬业”“能很好地完成导演的要求”。他说,拍摄《狙击手》时,浩二住在二楼,他每天都能听见楼上传出“砰砰”声,原来是浩二在楼上抱着道具枪“上蹿下跳”练习各种情形下持枪的姿态。

处境尬尴

拓宽戏路有点难

抗战题材剧现在已受到限制,这也许会影响到这些“鬼子专业户”的表演事业。虽说抛开国籍不论,他们也是正常演员,不一定非得演“鬼子”。不过,导演高希希则表示不乐观,他认为受角色限制,这些人在中国的戏路很窄,也许有一小部分能拓宽戏路,但大多数人都被定格在了“鬼子”一角上,“毕竟中国电视剧主要针对中国人,时装剧之类若不是有剧情需求,不会找一个日本人来演。”

不过,也有矢野浩二因成功参加《天天向上》而摆脱“鬼子专业户”称号,矢野浩二回忆,当初刚在中国发展时,有人在网络上攻击他,后来开始主持综艺节目了,“连日本的老乡也开始喜欢我了。”矢野浩二现在已是日本年轻人在国外奋斗的典范,不少日本电视台甚至还到中国来跟拍矢野浩二的“奋斗历程”,日本的报纸还找矢野浩二开专栏,讲述他在中国的故事。

  • 上一篇百科:路博德
  • 下一篇百科:飞天虎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鬼子专业户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