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魏延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0 0

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刘备入川时因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1]234年,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为马岱所追斩,并被夷灭三族。
    本名:魏延 字:文长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义阳 主要成就:镇守汉中,大破费瑶和郭淮,子午谷奇谋 官职:前军师,征西大将军 封爵:都亭侯

人物介绍

蜀汉名将,字文长。初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之计”,但没被采纳。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

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有些叛逆性(这个“叛逆”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谋反,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小孩子挺叛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时常发牢骚,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

在诸葛亮死后,因为不甘心就此撤军以及不能容忍兵权落到死对头杨仪的手中,而擅自违背诸葛亮撤兵的遗那令,率军烧回栈道、攻击杨仪。最后被冤枉成谋反,遭受“夷三族”的悲惨后果。

说魏延谋反,则实在是冤枉,实际上魏延只是有争上位的意思,想成为诸葛亮的继承者,担任起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军事事务(他确实有这个能力)。然而并不能因此就说魏延本人没有过失。

魏延败给了杨仪,很大程度上就是杨仪遵奉了诸葛亮的临终遗令——撤兵,而魏延却违背了它。魏延因为私人恩怨就率部攻击共同仕任于蜀国的杨仪(率先动手打自己人),而且还烧毁重要的栈道、并且还是在诸葛亮刚死不久的敏感时期、又是在大军撤退重要的时刻违背“断后”的命令(有被敌人从背后掩杀的风险)

赐予假节(尚方宝剑)

相貌:面如重枣,目若朗星

性格:骄矜高傲、忠诚

子:魏容、魏昌

人物生平

崭露头角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驻葭萌。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派遣与卓膺、黄忠一起占据涪城,当时刘备军兵不满万,孤军无粮,而刘璋拒绝坚壁清野的战术,派遣刘璝、张任、泠苞、邓贤、吴懿等将领率领精锐前去阻击刘备军,刘备军大破刘璋军,后来派遣黄忠、魏延等分统军队平定广汉郡,数有战功,迁升为牙门将军,深受刘备信任。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魏延随刘备又攻克重镇雒城,并于雁桥之战中击败生擒刘璋麾下名将张任,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

镇守汉中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

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天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n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称帝,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n

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四月刘备去世,五月,刘禅登基,魏延被封为都亭侯。n

功勋卓著

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诸葛亮为预备北伐,进驻汉中,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

公元230年(建兴八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其中两路因大雨退还,此时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师西入羌中、攻击曹魏凉州地区,魏延率领军队行至阳溪一带,遇到曹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的大军,两军会战,魏延大破费瑶和郭淮。获得大胜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还假节,进封为南郑侯。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与司马懿对峙。据《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使张郃攻王平于南围,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获甲首三千级,司马懿还保营。

公元232年(建兴十年),魏延与刘琰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备刘琰,刘琰其后作笺道歉。

进献奇计

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

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

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

惨遭杀害

公元234年(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诸葛亮殁,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前往揣摩魏延意图。魏延回答道:“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呢,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再说,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大军都随杨仪徐徐退却,魏延大怒,日夜兼程,赶在杨仪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蒋二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魏延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

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的命令,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以上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本传的记载,不过据裴注引《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裴松之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可信。

历史评价

陈寿:“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孙权:“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

杨戏:“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张耽:“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

裴松之:“由今观之,皆以亮不用延计为怯。凡兵之动,佑敌之主,知敌之将。邈之不用延计者,佑魏主之明略,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亮欲平取陇右,且不获如志,况欲乘侥幸,尽定咸阳以西邪!”

李苗:“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

魏元忠:“夫才夫才生於世,世实须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资世?故物有不求,未有无物之岁;士有不用,未有无士之时也。志士在富贵与贱贫,皆思立功名以传于后,然知己难而所遇罕。士之怀琬琰就煨尘、抱栋干困沟壑者,悠悠之人直睹此士之贫贱,安知其方略哉!故汉拜韩信,举军惊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此富贵者易为善,贫贱者难为功也。”

何去非:“蜀师每出,魏延常请万兵趋他道以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愤惋。孔明之出者六,盖尝一用其奇矣。声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一旦而降其三郡,关辅大震。卒以失律自丧其师,奇之不可废于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务此也,此锐于动众而尤其智以用之也,呜呼!非汤武之师,而恶夫出奇卒以丧败其众者,可屡为哉?”

胡寅:“兵行诡道求胜而已,延之计可用甚明。而孔明不从。或谓孔明长于治国而短于将略;或谓孔明疑延不敢委也。”

洪迈:“魏延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事一旦之谲以规咸阳哉!”

陈普:“关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

陆文圭:“魏延及杨仪,两人蜀俊乂。各怀专忌心,曲直竟谁在。孔明惜其才,未尝辄偏废。渭南反斾归,师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为杨所害。杨亦不得死,晚用姜维辈。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邓艾。艾复矜其功,受制于钟会。四人共一律,皆以专忌败。家国莫不然,鸣呼可为戒。”

王夫之:“魏延请从子年谷直捣长安,正兵也;诸葛绕山而西出祁山,趋秦、陇,奇兵也。高帝舍栈道而出陈仓,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势散,拊其背而震惊之,而魏异是。”

王萦绪:“武侯初伐曹魏,魏延直出褒中以取长安之计不用,纸上谈兵者几以为千古恨事。然劳师袭远,兵家所忌,且曹魏人才以之敌武侯而不足,以之敌诸将而有余。即以街亭之事观之,谡之才未必在延之下,一违节制,即败于张郃。况千里袭人,万一有张郃其人者,或拒于前,或断其后,岂不损国威而败乃公事乎?延之计,所谓行险以侥悻者也。

冒鹤亭:“魏延之反,亦冤辞也。其人过于自负,叹恨己才,用之不尽,故诸葛卒后,曰(延语上已引,此处略)。盖欲遣行者护丞相丧归,自留渭南,与司马决斗。其才不及诸葛则有之,其兴复汉室之心,与诸葛同也。而杨仪素与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诸营相次还,延于是怒,先仪南归,烧绝栈道,使仪归不得。此则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国之大事矣。

陈寿于延传末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斯为得之。蜀中人才本少,横加延以反名,长城自坏,仪之肉宁足食哉!”

综合评价:蜀汉第一忠勇名将

魏延在长沙之战中降刘备,以刘备帐下私兵身份入蜀,因战功屡获升迁,官至丞相司马、凉州剌史。

建兴五年,诸葛亮驻汉中,以魏延为督前部。魏延守汉中,以士卒严守各处关隘,使魏军不得而入。比至后来姜

维守汉中时,以为这种做法难以打击敌人,遂采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法,结果像街亭马谡一样,并没有实现自己一厢情愿的效果,而是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

建兴八年,魏延西进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被魏延大败,魏延以此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这里说一下郭淮,郭淮以军功官至车骑将军,现在讲应该是四大元帅了,陈寿称其“方策精详,垂问秦雍”,可见一斑。他少有败仗,却被魏延大败,足见魏延的谋略了。

此时魏延的官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偏偏就有个杨仪出来寻事。说起来这杨仪,那才是个背叛主子的小人,他背叛荆州剌史傅群而投关羽,关羽又把他推荐给刘备。

与魏延等武将以军功加官进爵不同,杨仪获取刘备赏识,凭的是小聪明和灵活的嘴上功夫——《三国志》:“先主与语论军围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

一方面,扼守汉中时,魏延采取了闭守关隘不出的战法,另一方面,每次出兵,魏延都请求带兵万人,抄小道夺取潼关,就如韩信那样,以奇兵制胜,诸葛亮却总是由于谨慎而不允许。

魏延因此总感叹诸葛亮过于小心,而丧失了兵家之争的先手;也感叹自己的才华用之不尽。有人因此言魏延反心久矣,其实作为“丞相司马”,建言进策本来就是他份内的事。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云:“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有人以此推断,说是诸葛亮密令诛杀魏延。其实诸葛生前很欣赏也很喜欢魏延,有所谓“凭魏延之骁勇”。

况且这次北伐,魏延是前锋。前锋扎营必然前与主营,而且是在最前线与司马懿军队相持,前锋大将怎么能总是回主营?史书上也说了,诸葛亮死后是秘书长杨仪派秘书费祎去通知魏延的。

值得考究的就是“若延不从命”这一条,其实这里已经说明诸葛亮是相信魏延带兵的能力的,只是由于诸葛本身事必躬亲的态度,使得他之前总不放心别人来做大事。-----这也是他早死的原因。

所以诸葛亮本身应该也想过,他死后,杨仪等文官,在姜维的保护下回成都,而魏延则带兵继续对抗司马懿。若魏延想反,何必在发现杨仪蒙骗他之后还带兵回成都呢?

而且当时两人同往成都报告对方谋反,这个时候,文官帮文官了,董允、蒋琬都怀疑魏延而相信杨仪,这也导致了刘禅的判断错误,而魏延则兵散而亡。倒是对手杨仪后来由于不得高官,而在牢骚中说出当初应该降魏。‘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这或也可以反证魏延没有叛蜀。

最后,再来把魏延和蜀国其他大将比较一下:

关羽高傲,虽亲善士兵,可是却也因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因此害了自己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老,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主要影响

随刘备入蜀,与黄忠等统军平定广汉郡,刘备称汉中王后负责镇守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提出子午谷奇谋。阳溪之战大破郭淮、费曜。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在诸葛亮指挥下,和高翔、吴班等一同于卤城之战大破司马懿,取得甲首三千的战果。

初随刘备作战,智勇双全,勇冠三军,深得刘备信任,刘备称王后受封汉中太守,后诸葛亮北伐,任征西大将军,曾经向诸葛亮提出著名的奇袭长安“子午谷奇谋”,但未采纳。

魏延为人孤高,深明大义,多立战功,在后期尤其为诸葛亮所倚重。但是性格上比较矜高,有些叛逆性(这个“叛逆”不是古代意义上的谋反,而是现代意义上的,比如我们会说某个小孩子挺叛逆),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时常发牢骚,不懂得处理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与杨仪势同水火。

人际关系

主公:刘备

祠墓纪念

魏延祠

魏延祠位于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白雀村,西出梓潼县,沿梓潼往江油的安梓路行约15公里,就到了三泉乡白雀村,再沿村道行不多远,就看到路边的“魏延祠”石碑。沿翠柏拱卫的石梯拾阶而上,便见松柏掩映间一座仿古的建筑,这就是魏延祠。

魏延祠坐落在卧龙山千佛岩诸葛寨东长生门下东麓的井冈坪上,梓卧(梓潼——卧龙镇)公路从祠前经过,路北,魏家河蜿蜒东流。祠周,环境清幽。

据说,魏延祠方圆十里,有很多姓氏,唯独没有姓魏的,但祠前却有一条魏家河。据当地八旬老翁回忆,魏家河河东原有魏家河庙,庙前曾有三块石碑,其中一块石碑上刻有“魏延率兵驻此”。

传说,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率军北伐时,大军驻屯于卧龙山诸葛寨,令魏延率本部兵马驻今魏家河南井冈坪,成掎角之势以作策应,这跟诸葛亮用兵谨慎相符。

据说,当时天气酷热难耐,魏延发现一片山林有大群的鸟不断聚集,决定在那里驻屯。由于有鸟粪接连不断地落下,官兵们只有在离开树林一点的地方烧饭。可是,却没找到水源。大群的麻雀聚集在魏延部队的上面,感到吃惊的士兵们计划轰走麻雀。魏延也看到了大群的麻雀,但是,他在其中发现了一只白麻雀并被这只白麻雀所吸引。

他追着这只白麻雀到了一处岩石场,忽然,白麻雀奇迹般地在岩石的裂口里消失了。魏延感到十分惊奇,他试着推动岩石,不料,岩石轰然崩塌,泉水喷涌而出。原来,岩石下是一股地下水。官兵们找到了烧饭洗浴的水源,当地久受干旱之苦的农民们也感到非常开心,他们把这条地下水称作魏延河。据说,当时魏延经常身着战袍,牵着战马,手持大刀在河边饮马巡视。

后来,人们为怀念魏延驻兵之史迹,在魏延河边建了魏家河庙,并在河上建了一座小桥,取名为“将军桥”。魏家河庙毁于1968年,刻有“魏延率兵驻此”的石碑也不知所踪。但将军桥当代尚存,只是平时没于水中,每年六七月间,水退则可见桥。

据说,井冈坪上历史上曾有魏延祠,后来由于官府的命令,魏延祠被拆毁。当代的魏延祠是在1995年重建的。魏延祠,殿宇巍巍,正中,塑有魏延像,端庄威武,颇具大将风度。“魏延祠”匾额,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先生题写。祠堂廊上,立有三块石碑,上面分别刻有“南郑侯魏延简介”、“魏延率兵驻此认证碑记”、“魏延祠考察记”。

魏延祠正殿左测,是道教殿堂,塑有一些道教人物塑像,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还有道教鼻祖——老子。

魏延祠右上方,还有文昌行宫和大佛殿,大佛殿内,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

魏延故里

三国名将魏延,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234年),字文长,豫州义阳人”。《辞海》:“魏延,三国义阳(今河南省桐柏县)人。”

魏延故里,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固县镇魏家小河。固县镇的魏岗和魏家小河是以魏姓命名的村庄。村庄内留有魏家祠堂遗址和栓马桩等遗迹。且有大量民间传说可考。

魏延故里魏家小河地貌古奇壮丽,是河南湖北两省交界一颗绿意盎然的风景明珠,与湖北省随州红石桥乡仅一河之隔,南鄂北豫,鸡鸣听两省,山青水秀幽雅古朴。

墓地

魏延被杨仪遣马岱追杀于汉中北门外,就地葬在今汉中城北2公里石马坡(或名石马堰)。墓早已为平地,仅存墓前物石马1匹,1973年移存汉中博物馆。石马原在汉中市石马镇黄家塘村唐姓房前约150米处,有枣树1株为记。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登场时的形象十分正面。在第四十一回,刘备军为曹操所迫,走至襄阳,刘琮听信蔡瑁之言不让刘备进城。当时魏延就挺身而出,大开城门招刘备军队入城,可是刘备为免惊扰百姓而决定不进城。后来魏延与文聘交战后,力孤投靠长沙太守韩玄。

后来关羽攻长沙,与大将黄忠交战,韩玄认为黄忠战斗不力而要把他杀掉,魏延一方面因韩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积怨,另一方面激于义愤,便率吏民杀掉韩玄,投降刘备军。可是甫到刘备营中,便被诸葛亮判断其脑后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要把其处决,幸得刘备求情方才作罢。

此后刘备率军入蜀,魏延随军前往,于刘璋的酒宴上奉庞统之命起身舞剑,意在乘隙杀死刘璋,但被刘璋部将阻止。攻雒城时为争功反陷入苦战,幸得黄忠所救。于马超进攻葭萌关时出战,击败马岱,却被败中求胜的马岱放箭射伤。于瓦口关之战中曾奉命援助张飞。

汉中之战中无视曹操的招降而对曹操放箭,射中其人中,但被庞德杀退;战后被封为汉中太守。刘备逝世后,魏延随诸葛亮平定“南蛮王”孟获的叛乱。于诸葛亮北伐时献“子午谷奇谋”之策,但未被诸葛亮采纳;因此在奉命进攻箕谷时无视诸葛亮的军令,险些败北。

于诸葛亮向天祈祷延命时进帐报告敌军入侵的消息,不慎碰倒主灯,导致诸葛亮的祈祷失败。诸葛亮临终前遗命杨仪统兵,魏延对此不满,于诸葛亮病逝后率军反攻杨仪,而杨仪则根据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魏延大喝一声“谁敢杀我”后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所杀。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魏延的角色,面谱为紫十字门花脸。

影视形象

年份

影视类型

剧名

饰演者

1985

电视剧

《诸葛亮》

苏厚超

1985

电视剧

《诸葛亮》

汤锦棠

1994

电视剧

《三国演义》

刘威

王晓颖

王绍文

王心海

1996

电影

《诸葛孔明》

潘兴

2006

电视剧

《八阵图》

管越

2010

电视剧

《三国》

王新军

2017

电视剧

《军师联盟》

韩东

  • 上一篇百科:诗魔
  • 下一篇百科:司马懿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 诸葛亮死后,斩杀魏延的马岱去哪里了?下场有点凄凉
  • 斩杀魏延的马岱是何许人也?马岱字什么?真像网上所说字丁琳?
  • 魏延,一个被诸葛亮耽误的名将
  • 马岱如何能斩杀得了魏延?诸葛亮为何安排马岱杀魏延?
  • 三国魏延的简介 魏延的后代是谁
  •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魏延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