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罗钢

罗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0 0

罗钢,男,1954年3月生,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中文系教授。1981年罗钢获文艺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文艺学博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教授;1995年被评定为博士生导师。罗钢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比较诗学、后殖民理论等。
    中文名:罗钢 民族:汉族 出生地: 毕业院校: 学位/学历: 职业: 专业方向: 职务: 学术代表作: 主要成就: 性别:男

人物经历

罗钢曾多次出国(境)进行学术访问,1988年10月--1989年3月任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中心客座研究员,1992年10月--1993年3月任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访问学者,1995年9月--1996年7月任香港大学兼职研究员,1996年任澳大利亚麦克理大学现代语言学院访问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罗钢曾担任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1992-199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后殖民主义文化诗学》(1998年-2001年);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项目:《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起源》(1996-1999);香港市政府研究资助委员会项目《意识形态与文化政策》(1995-1998,合作承担)。

学术专著

1.《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2.《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起源》,韩文,柳凤久译,韩国世宗出版社。

5.《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与李达三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后殖民主义文化诗学》与刘象愚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文化研究读本》与刘象愚合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批评的诸种概念》(译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该书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学术论文

1.《关于“意境说”的若干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新华文摘》2019年02期转载。

2.Luo Gang, ‘Tradition inventée.Comment le Renjian cihua devint-il un parangon d’étude des classiques’, Revue Germanique Internationale,2019(29)

3.《影响的神话——关于“田冈岭云文论对王国维‘意境说’的影响”之辨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新华文摘》2015年23期转载。

4.《从“现代化”拯救传统——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危机与生机》,《澳门理工学报》,2014(3)。《新华文摘》2014年23期转载。

5.《“被发明的传统”—— 是如何成为国学经典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3)。《新华文摘》2014年16期摘编。

6.《当“讽喻”遭遇“比兴”——一个西方诗学观念的中国之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7.《“把中国的还给中国”——“隔与不隔”与“赋、比、兴”的一种对位阅读》,《文艺理论研究》,2013(2)。

8.《暗夜里的猫并非都是灰色的——关于“情景交融”与“主客观统一”的一种对位阅读》,《文艺研究》,2013(1)。

9.《学说的神话——评“中国古代意境说”》,《文史哲》,2012(1)。《新华文摘》2012年09期摘编。

10.《文明优劣论与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叙述》,《中华读书报》,2012.7.11,第013版。

11.《意境说是德国美学的中国变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5)。《新华文摘》2012年01期转载。

12.《“词之言长”——王国维与常州词派之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3.《历史与形而上学的歧途——王国维与常州词派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本与末——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关系的再思考》,《文史哲》,2009(1)。《新华文摘》2009年09期转载。

15.《王国维的“古雅说”与中西诗学传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3)。《新华文摘》2008年17期转载。

16.《一个词的战争——重读王国维诗学中的“自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7.《眼睛的符号学取向——王国维“境界说”探源之一》,《中国文化研究》,2006(4)。

18.《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王国维“境界说”探源之三》,《文艺研究》,2006(3)。

19.《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6(2)。《新华文摘》2006年14期摘编。

20.《王国维与泡尔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1.《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下),《国外理论动态》,2003(6)。

22.《西方消费文化理论述评》(上),《国外理论动态》,2003(5)。

23.《资本逻辑与历史差异——关于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思考》,《外国文学评论》,2002(4)。获第二届优秀文艺理论论文奖。

24.《文化研究与反学科的知识实践》,《文艺研究》,2002(4)。

25.《种族、性别与文本的政治——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与批评实践》,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26.《从“心理游击战”到“第三度空间”———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饶芃子主编《思想文综》第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7.《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背景的考察》(日文)(下),《野草》(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主办),2001(68)。

28.《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背景的考察》(日文)(中),《野草》(日本中国文艺研究会主办),2000(67)。

29.《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历史背景的考察》(上),《野草》,2000(66)。

30.《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文本的历史考察》(下),《野草》,1999(65)。

31.《关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文本的历史考察》(上),《野草》,1999(64)。

32.《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考察》(日文),《野草》,1998(63)。

33.《“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谈童庆炳的文体学研究》,《文艺争鸣》,1998(1)。

34.《海外中英诗歌比较研究述评》,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35.《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语言信号》,《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36.《叙事文本分析的语言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37.《历史汇流中的抉择——论五四时期中西文学理论的融合与嬗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4)。

38.《茅盾前期文艺观与西方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兼论五四现实主义的历史特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39.《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文学评论》,1988(2)。获新时期二十年优秀文艺理论论文奖。

40.《“五四”时期及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1988(2)。

41.《周作人的文艺观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4)。

42.《伟大心灵的艺术投影——从自传体小说形式看 的美学意义》,《红楼梦学刊》,1987(2)。

43.《东西方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几点比较研究》,《中国比较文学》,1985(2)。

44.《郭沫若早期的美学观和西方浪漫主义美学》,与王富仁合著,《中国社会科学》,1984(3)。

45.《前期创造社与西方浪漫主义美学》,与王富仁合著,《文学评论》,1984(2)。

科研项目

曾独立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文化语境中的王国维诗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起源”等。

人才培养

罗钢主讲课程为文学理论等。

社会任职

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文化与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学术委员会

  • 上一篇百科:入江直树
  • 下一篇百科:王维俭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罗钢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