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铭九(中国近代革命前辈) 0 0
孙铭九(1909—2000),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1927年加入东北军,1928年被选派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天津张学铭部任教官。1931年,张学良出任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孙铭九先后担任张学良的机要随从参谋、卫队营营长等职,成为张学良的心腹嫡系之一,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在华清池扣留蒋介石。抗战期间,孙铭九投靠日伪,沦为汉奸。解放后,担任了上海市政府参事。2000年因病逝世。[1]-
出生地:辽宁新民 中文名:孙铭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毕业院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人物生平
孙铭九1927年加入东北军,1928年被选派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回国后在天津张学铭手下当教官,张学铭是张学良之弟,孙铭九则是张学铭的同学。
1931年,张学良出任国民党海陆空军副总司令,从南京经天津赴北平,路过天津时,张学铭派孙铭九护送哥哥张学良,张学良颇为看重孙铭九,还送给他一块表面上印着自己头像的瑞士名表。后来孙铭九先后担任了张学良的机要随从参谋、卫队营营长等职,成为张学良的心腹嫡系之一。
1936年7月,张学良为建立东北军内部领导核心,实现其深刻改造东北军的目的,在军中成立了一个秘密政治组织“抗日同志会”,张学良亲任主席,以孙铭九等人为首的少壮派军官是其主要成员。这些青年军官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思想激进,对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早就不满。张学良在南京被蒋扣押后,孙铭九等力主武力救张,与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东北军高级将领于学忠、王以哲、何柱国等人发生激烈冲突,最后竟派人将王以哲枪杀,酿成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二二事件”。事发后,东北军军师长们极为愤怒,要求惩办凶手。
周恩来命刘鼎将应德田、孙铭九等送入红军苏区暂避。于是,许多军师长们愤而宣布效忠南京,服从中央调遣命令,还有人主动采取清共行动,最早帮张学良接上中共关系的高福源因而被枪毙。至此,东北军作为一个集团土崩瓦解,不复存在。西安事变,张学良逮到蒋介石后,蒋对张说:你今天犯上作乱,你就不怕今后你的手下会效法你的榜样,对你也玩这一手吗?张当时不以为意,不料蒋的话后来果然应验了。这一回,不是应在张学良身上,而是应在张学良去南京后留在西安的东北军主脑人物身上,下手的还是孙铭九等人。张学良做梦也没有想到,正是他亲手创立抗日同志会,正是他精心培养的中下级军官,最终将他尽心竭力想要保存、为此不惜发动兵变的东北军,送入了坟墓。
抗战时期
随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民族抗日统一局面逐渐形成,根据党中央会议精神,中共为了划清与“西安事变”的关系,不愿收留应德田、孙铭九等人,后者不得不离开苏区。孙铭九先是躲入天津租界,后又躲进上海租界,再后来,干脆投靠汪精卫政府做了汉奸。
据应德田1956年的交代材料,孙铭九于1943年春在汪伪政府参赞武官公署任参赞武官,年中任豫北抚安特派员和抚安专员,次年因功升任山东伪保安副司令。还到东北军部队去策反,拉拢他们投日伪当汉奸。中间应德田曾一度投靠他属下任职为河南伪教育厅长。
抗日同志会书记应德田,也是个后来做汉奸的人物。然而当时,他可是专门负责给张学良提供抗日意见和理论研讨材料的主儿,张学良的许多抗日战争口号,都出自他手。他编写的《抗日理论与实际》小册子,中共联络员刘鼎赞赏不已,还带了许多去苏区。关于应德田,还有件事儿值得一提:那封至今仍扑朔迷离的蒋介石命张学良不抵抗的电报文字,就出自他的回忆录,据说张学良向他背诵了文字内容,而他就如此记录了下来,云云。
参与捉蒋的东北军将领中,在八年中投日的不少。比如张学良的参谋长鲍文樾就是其中典型,不光孙铭九,应德田,苗剑秋等当时的激进少壮派军官也都曾投日。包括负责执行捉蒋任务的骑六师师长白凤翔也在作战中负伤被俘,被迫担任伪“东亚同盟军”的指挥官(后因试图反正被日军毒死)。只有一个刘桂五在抗战中壮烈殉国。
张学良的亲弟弟张学铭到日寇败象毕露之民国卅二年犹投靠日伪出任伪军事委员会委员。
抗战后,孙铭久由汉奸又投降了国民党。他于一九四五年冬,在东北参加国民党反动派的先遣大队,曾经带队占领宾县,据说并意图谋杀陈云。被我军俘虏后到哈尔滨,始向中共抗联同志李兆麟投降。
50年代,当年西安事变中的一些军师长们成了中共的座上客,应德田、孙铭九却受到审查。应德田很不服气,他在交代材料中辩解说:“这些人因为没有做联共抗日工作,也没有营救张先生,一点也没有得罪过蒋介石,因而能跟着蒋介石跟到中国大陆解放的时候,永久是好官,因此他们没有遭到蒋贼的压迫危害,没有沾到敌伪的污水。
孙铭九如当日不积极做联共抗日运动,随着那些‘聪明人’、‘好人’、‘好官’,随波逐流,无是无非,跟着蒋贼混到解放时,他也许能象那些‘好人’、‘好官’似的反而受到一些西安事变的好处。”满腔的委屈,似乎他们做汉奸还很有理由了!当时政府给的结论是,抗战爆发后,迫于生计孙铭九走过了一段弯路。
晚年经历
全国解放后,孙铭九受聘担任了上海市政府参事,据他介绍,他原名本叫“孙明久”,后来去日本改为“铭久”,新中国成立后,柯庆施当上海市市长,聘他为市府参事,聘书上写成了“孙铭九”,从此也就这样沿用下来。孙铭九与张学良感情颇深,1990年曾有人问张学良将军,如果他重访大陆要见些什么人,张学良第一个便提到了孙铭九。
1991年8月,沉默多年的张学良在台北一家饭店接受日本NHK电视台导演长井晓的专访,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当年的风风雨雨。此后不久,长井晓来沪,给孙铭九放映了采访张学良的录像带,并说:“张将军很关心你的情况。”孙铭九看着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少帅,忍不住老泪纵横。
晚年后的孙铭九还担任着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等许多社会职务,2000年4月8日凌晨,92岁高龄的孙铭九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安详辞世。根据孙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当时国内各大媒体均以“骊山捉蒋立大功英雄孙铭九病逝”为题对此事作了报道。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