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新(革命烈士) 0 0
张志新,1930年出生于天津市和平区小白楼曲阜道一个教师家庭。[1]因在文化大革命中批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和极左而成为著名的持异议人士。她的监禁生涯从1969年到1975年一共持续了六年,直至被残酷处死,1979年3月3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公开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
本名:张志新 别名: 字: 号: 所处时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籍贯:天津 性别:女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30年12月5日 去世年月:1975年4月4日 毕业院校:天津师范学院 政党:中共党员
生平
张志新, 193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家庭,解放后参加革命,上了大学,参加过解放军, 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
朝鲜战争爆发,为响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时部队急需俄语翻译,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俄语。1952年张志新提前毕业,留校工作。那时,曾真任人大哲学系团委书记,他们相识后而恋爱,1955年国庆,结为连理。1955年1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们夫妻同时被调往沈阳工作;1962年,张志新被调到辽宁省委宣传部当干事。
1969年8月间,张志新对毛泽东进行批评,对林彪进行揭露,为刘少奇及一些老帅喊冤叫曲,令四人帮一类人心悸。
1969年9月24日,张志新被捕入狱,先判处无期徒刑,后改判死刑。
1975年前清明节的前一天,一个叫张志新的女性在沈阳被处以极刑。
1978年10月16日,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张志新案撤销原判,平反无罪。
1979年3月1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文宣布,为张志新同志彻底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称誉她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1979年3月31日辽宁省委召开了为张志新烈士平反昭雪大会。
评价
1979年3月9日,辽宁省委常委认真听取了有关调查组的汇报。当时的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说:“张志新案件是奇冤大案。她的死是非常惨的。张志新同志是一个很好的党员,她坚持真理,坚持党性,坚持斗争,宁死不屈”,“要号召党员、革命者向她学习。”1979年3月31日,中共辽宁省委为她公开平反昭雪,追认她为革命烈士。4月4日,是烈士殉难4周年的日子,省委宣传部在沈阳回龙岗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场四周摆满了花圈。烈士的母亲在墓碑上题词:“探求真理,贵在实践,忠骨毁灭,浩气长存”。
纪念
琴声中的思念
“每年4月4日这一天,我都要在姐姐的遗像前,拉一首她生前最喜欢的小提琴曲——波隆贝斯库的《叙事曲》……”张志新的二妹张志勤哽咽着对记者说,他们本打算在烈士去逝30周年之际,举办一场家庭音乐会,但因亲属中有人刚动完手术,只能推迟举行。
张志新的大妹张志惠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但因听力不太好,话语不多,凝重的神情寄托着对姐姐的钦佩和怀念。
据她们介绍,她们的父亲张玉藻,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有很高的音乐素养。母亲郝玉芝曾就读于济南女子师范学校。张家兄弟姐妹7人,张志新上有3个哥哥,下有3个和她一样聪明美丽的妹妹,分别是张志惠、张志勤和张志玲。
先天遗传,加上后天熏陶,张家姐妹们从小就学会了弹奏乐器,曾被誉为天津音乐界的才女。解放后,张志惠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当音乐教师,张志勤则成为中央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国家一级演员。
张志勤告诉记者,现在,大哥、三哥都已去世,二哥80多岁,身体不太好。小妹张志玲在国外和孩子生活在一起。
张志勤说,她们姐妹几个感情非常好。1968年2月,张志新送孩子到天津父母家的时候,曾来到北京,当晚就住在中国人民大学二姐志惠的家里。“我们姐妹几个挤在一张双人床上,从晚上11点,一直聊到第二天早上5点。谁能想到,这竟是我们最后一次团聚……”张志勤再次哽咽。
从1969年9月24日被捕入狱,到1975年4月4日被枪杀,张志新与家人、亲属完全隔绝。这期间,三哥曾去沈阳监狱探望,却被拒之门外,最终无功而返。
直到1976年6月的一天,家人正商量着再次去沈阳探监,辽宁来人找到张志勤,说张志新在1975年就被处决了,要找她母亲处理遗物。
张志勤告诉记者,姐姐平反时,母亲年近80,不能亲自参加平反大会,她给女儿做了一束花,让我们带给姐姐。
烈士去世时,女儿曾林林18岁,儿子彤彤10岁。1979年,林林被中国人民大学破格录取,在母亲的母校哲学系学习。1983年,儿子彤彤考上清华大学,学的是化学专业。如今,姐弟二人生活在美国,都已结婚,他们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但不想被打扰。
2005年2月份,林林从美国回到北京,专程到沈阳为母亲扫墓,并到沈阳青年公园里母亲的塑像前照相留念。彤彤前年也回来探望亲人。
纪念仪式
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的苟活者,
都失去了——重量。
2004年的4月3日,一位网友将韩瀚这首为悼念张志新烈士所写的诗歌《重量》贴在天涯社区网站上,引来网友阵阵感叹。
一位署名长沙人的网友在论坛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只用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义务敢坚持真理的共和国英雄!如果她不是共和国第一英雄,那么谁有资格?又一个清明时节,在张志新网上纪念馆里,点烛献花的人很多,留言版上记下了他们对烈士的追思:“我给你献上的是葵花,因为她永远向着太阳,就像你只信仰真理!”“等我的孩子长大了,我要告诉他,中国有您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永远怀念您。”“我们只能向这位已经被现代人遗忘的女烈士致敬,她用自己不屈的意志,超人的直觉,向我们阐述了什么是思考。”
与此同时,烈士的昔日同窗和同事也在怀念着她。
从1951年投笔从戎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旋即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俄语系读书,到1952年提前毕业留校工作,中国人民大学这个美丽校园,留下了烈士悠扬的琴声、刚健的舞姿和蓬勃向上的生活热情。
“母亲在世时,姐姐过去的老同学经常来探望。最近,姐姐同班的十几个同学,还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一个纪念活动。”“他们没有忘记她,对此,我们全家都很感动,也很欣慰……”张志勤又一次哽咽。
应该让后代知道她
“中国不应该忘记她,她的精神一定要让后代知道。”得知记者的采访意图,当年采写报道过张志新事迹的原《光明日报》记者陈禹山先生很激动。
“她是一个英雄,她很高尚,非常好的一个人。”采访过程中,他不断强调。
1979年5月,在《光明日报》记者部工作的陈禹山,从一位在共产党员杂志社工作的朋友处,得知张志新被平反的线索,立即向部主任汇报,得到批准后,连夜动身前往沈阳采访。
中央媒体记者的身份,使他有机会看到了包括卷宗、档案几乎所有和张志新有关的材料,为了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他还到羁押张志新的监狱,观察烈士住过的牢房和受迫害现场。
连续4天4夜,不停地采访记录,“都是用手抄,用笔记,确实很累,但这是很重要的历史,必须留下来。”他说。随后,陈禹山连夜挥笔一气呵成长篇通讯《一份血写的报告》,经有关部门核实后,第五天即买了一张站票,登上了返京的火车。
这期间,他睡不着,吃不好,采访完烈士家属,更是一路走,一路掉泪。“就是一种激情,没有办法睡觉。”“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悲剧,思想高度有这么高。”陈禹山说。
退休以后,陈禹山致力于张志新烈士的材料研究,不仅如此,同样是从事新闻工作的儿子也受到他的影响,参与到和张志新有关的文章的撰写和书籍的创作中来。
正是因为采访张志新案件的关系,使得陈禹山和烈士的家属有了更多的接触,后者也对这位富有正义感的记者深怀感念之情。“他确实为公开姐姐的事迹立下了功劳。”张志勤给他这样的评价。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