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荫榆(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0 0
杨荫榆,女,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书香门第。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她一生坎坷,早年不幸的婚姻使得她终生不再嫁,致力于学术。她曾留学异乡,颇受现代知识的熏陶,学成归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但在治校过程中,因教育理念不同,并屡显独裁之风,最终遭免职。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苏州沦陷,她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最终命丧日寇之手。-
本名: 别名:申官 字: 号: 所处时代: 民族族群: 出生地:江苏无锡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杨荫榆 籍贯:江苏无锡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性别:女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
生平简介
杨荫榆188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小名申官。1907年杨荫榆获公费东渡日本留学,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杨荫榆毕业回国后,受聘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同时兼任生物解剖教师。1914年杨荫榆出任北京女子师范学监。1918杨荫榆赴美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的杨荫榆一度在上海教书,不久便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召至北京,于1924年2月她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杨荫榆深受欧风美雨的熏陶,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落后。经过辛亥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洗礼的国人尤其是学生,对专制、独裁与黑暗充满了厌恶和唾弃,对自由、民主充满了渴望。年轻学子们就像当年勇于退婚的杨荫榆一样,对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充满了战斗精神,他们勇于挑战权威,不怕压制。杨荫榆照搬从西方学来的教育理论,一味强调秩序、学风,她曾在一篇文章中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所以被学生讥讽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运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视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
任女师大校长期间,杨荫榆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受到北洋政府的赏识。她在管理上施行封建家长的粗暴方式,限制学生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并排挤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师。1924年8月在北师大任教的鲁迅也退回了该校的聘书。
1924年秋季开学之际,由于南方发大水以及江浙战乱的影响,部分学生回校耽误了一两个月,没有按时报到。杨荫榆决定进行整顿校风,她在学生回来以后,制定一个校规,说凡是逾期返校的都要开除,但在具体处理时严厉处置了平时不听话的国文系三名学生,要求他们退学,而对于和自己关系好的学生却放过不问,这一显失公平的做法引起了学生和教职工的严重不满,女师大“驱杨风潮”由此爆发。
1925年1月,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向杨荫榆递交了要她去职的宣言,并派代表前往教育部申述她任校长以来的种种黑暗的情况,请求教育部撤换校长。4月,教育总长章士钊强调“整顿学风”,公开支持杨荫榆。5月9日,杨荫榆借故宣布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自治会成员。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并出版《驱杨运动特刊》。27日,鲁迅、钱玄同等7人联名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表示坚决支持学生。几天后,五卅运动爆发,女师大学生组织“沪案后援会”,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杨荫榆又率领军警入校,强迫学生搬出学校,宣布女师大解散,责令关闭伙房,锁住校门,坚守女师大的学生骨干刘和珍、许广平等13人被打伤。
鲁迅始终坚定地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杨荫榆的斗争。鲁迅先后写的《寡妇主义》、《忽然想到(七至九)》、《“碰壁”之后》、《并非闲话》、《我的“籍”与“系”》、《补白》、《答KS君》、《咬文嚼字(三)》、《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尖锐批评杨荫榆在女师大推行的是“寡妇主义”教育,是迫害学生的“一广有羽翼的校长”。鲁迅甚至因此被开除了教育部的职务。搏击暗夜:鲁迅传》采取不虚美、不隐恶的传记写作原则,重点回顾了鲁迅与胡适、陈西滢、章士钊、杨荫榆、梁实秋、徐志摩、胡秋原、顾颉刚、周扬等人的是非恩怨、矛盾纠葛,以公允公正的立场品评鲁迅并厘清鲁迅与论战者的杯葛芥蒂,不为尊者讳耻,不为贤者讳过,更不随意否定鲁迅生命中的每一个关键人物。1925年下半年,女师大风潮越来越高涨,8月杨荫榆提出辞职,年底段祺瑞政府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不得不恢复女师大,并撤销了杨荫榆的校长职务。
抗战爆发后,日军侵占苏州,侵华日军要杨荫榆出任伪职,遭到她的严词拒绝,杨荫榆面对侵华日军在苏州烧杀抢掠的暴行,还曾几次到日军司令部提出抗议。1938年1月1日,两名日军以司令部传见为借口,把杨荫榆诱出家门,行至盘门外吴门桥突然开枪击杨荫榆,并抛入河中,因见杨荫榆晃动手臂,又开数枪将其射杀。
杨荫榆女士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仅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曾导致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这是坏事,虽然如此,她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大学校长的史实却是不能抹去的,她在侵华日军面前不畏强暴的言行,表现了她作为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她的晚节还是应当肯定的。
求学生涯
1902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公布的那年,但章程上却未涉及女子教育。在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维方式支配的中国社会中,女子的教育是不被重视的。但在鸦片战争以后,由于五口通商,西方的风气逐渐影响中国,到1902年中国各地纷纷设立教会学校,人们已开始意识到教育的必要,然而吸收的学生大多为上流社会的女子。景海女学堂就是类似的教会学校之一,由美国监理会主办,校址设在苏州市内东南部、薪门附近的天赐庄。这所学校收取的费用很高,杨荫榆依靠兄长的帮助,进入该校学习两年。
之后,她转学到上海务本女中。这个务本女中原本是个私塾。1902年被命名为务本女子学校,同1902年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学并驾齐驱,是一所为社会培养独立的新女性的私立女子学校。与杨荫榆同班的有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当时这个学校有学生150多人,具有相当规模。1907年5月,杨荫榆毕业,后赴江苏省参加官费留学考试合格,7月启程去往日本。她先入青山女子学院,后在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理化博物科学习。6年后的1913年,杨荫榆从日本毕业归国。归国时的杨荫榆,日语水平很高,对日本的礼仪也极熟悉。毕业之际,她因成绩优秀受到校方嘉奖,奖品是一对不知是金的还是铜的别针。就在她专心修学的这一段时间,中国国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后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中华民国的建立。民国的建立,有力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社会处在急剧变化之中。
回到国内后,杨荫榆就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1913年,她被聘为江苏省第二女子师范(新苏师范前身)教务主任,教生物学课程。1914年,她到了北京,任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的学监兼讲习科主任。1918年,教育部首次选派教授赴欧美留学,她应选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专业。在这一段教学经历中,她在校内有很高的威信,也得到同学们的拥戴。据许广平回忆:“关于她的德政,零碎听来,就是办事认真、朴实,至于学识方面,并未听到过分的推许或攻击,论资格,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一个从旧式婚姻中挣扎出来的女子,不仅在事业上前途辉煌,而且深受学生喜欢爱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时的杨荫榆处在人生得意的时刻,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担任校长
身为大学校长,杨荫榆强调校风校纪,反对女生分心于功课之外,这并无大错。但她昧于大势,不知权宜变通,办学手法欠缺灵活,独开招怨之门。她撰文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一时间这句话被女生当成笑谈,暗地里讥讽她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
1925年8月1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为了对付学生的“驱羊(杨)运动”,先是以校评议会的名义开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的几位干事(其中有刘和珍、许广平),然后召来军警,截断电话线,殴打女生,关闭伙房,强行解散预科甲、乙两部的4个班级。北洋政府教育部更是火上浇油,明令停办女师大,以国立女子大学取而代之,此举彻底激怒了北京学界众多知名人士(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等)。杨氏惹火烧身,成为头号“标靶”,遭到口诛笔伐。北洋政府教育部扛不住强大的舆论压力,免去杨荫榆的教职,以息公愤。
鲁迅对杨荫榆的打击绝对具有毁灭性质,使她身败名裂,从此与“反动”一词有了洗脱不净的干系。她羞愤出京,回苏州赋闲。1927年,杨荫榆重出江湖,再作冯妇,赴苏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外语。由于她声名狼借,苏州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并不待见她,更谈不上应有的尊重。当时《苏州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是鲁迅的学生,多次在报纸上重提女师大旧事,指斥杨荫榆为“专制魔君”“女性压迫者”“教育界蟊贼”“反革命分子”,弄得杨荫榆在苏州的处境极为狼狈,整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探沸汤、如坐针毡。
1935年,杨荫榆辞去教职,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丝毫未减。不久,她自掏腰包,利用私宅,在苏州盘门小新桥巷11号创办女子补习学校——二乐女子学术社,自任社长,招收女生。
残遭杀害
1937年,日军侵占苏州,奸淫掳掠,恶行累累。当时,杨荫榆居住在盘门,四邻的小户人家饱受日军蹂躏,她开办的二乐女子学术社是女学生集中的地方,自然也无法幸免。杨荫榆忍无可忍,跑去日本军营,递交用日文撰写的抗议书,并当面斥责日本军官纵容部曲奸淫掳掠,肆意违反国际公法。日本军官见杨荫榆气度不凡,日语讲得十分流利,估计她是地方上有名有数的人物,就勒令部下退还了他们从杨荫榆四邻抢走的财物。如此一来,街坊上那些被日本兽兵视为“花姑娘”的妇女都将二乐女子学术社视为首选的安全庇护所,杨荫榆出于正义感和邻里之谊,对她们来者不拒,悉数收留,为此她拿出积蓄,扩建房舍。这种情形显然不是敌酋所乐见的,于是他们想出毒招,征用杨荫榆的住宅。杨荫榆怎肯搬家,于是双方形成激烈对抗的局面。
抗战期间,在前线杀敌与在危城斥敌,同是英勇壮烈的举动,何况杨荫榆一介妇人毫无惧色,为了争取自己正当的居住权而据理力争,正气凛然地痛斥气焰万丈的日本兽兵,丝毫也不逊色于任何一名热血男儿。她晚节无亏,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值得敬佩。当代作家陈群写过一篇文章《杨荫榆之死》,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抗日,有各种方式,有拿枪的,有徒手的,有杀敌的,有斥敌的,杨荫榆的行为,不愧是抗日英雄的行为。”听闻此言,在九泉之下受屈多年的杨荫榆应该可以略感欣慰了。
人物轶事
治学育人
作为大学校长的杨荫榆,强调秩序、学风,强调学校犹如家庭,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宣称:“窃念好教育为国民之母,本校则是国民之母之母。”所以被学生讽为“国民之母之母之婆”。她要求学生只管读书,不要参加过问政治活动,把学生的爱国行为一律斥为“学风不正”,横加阻挠。在校务方面,作为女强人的她则免不了独断专行、处事不公的事情。这样就必然造成激起公愤的后果。
在女师大风潮中,引人注目的是,以鲁迅为首,以女师大国文系教员为主的周作人、沈尹默、马裕藻等站在受处分学生一边,与杨荫榆和支持她的教育部进行了对抗。鲁迅甚至因此被开除了教育部的职位。鲁迅写了大量的文章,对杨荫榆、章士钊等人的所作所为给予了强力的批判。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多次提及杨荫榆,对她的所作所为给予冷嘲热讽,就如后来人们所知道的,杨荫榆之所以能够出名,不是因为她早年大胆的抗婚之举,也不是因为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而是因为女师大风潮——更准确地说,是因为鲁迅对她在女师大的所作所为进行的讥讽嘲骂。
对于是什么原因使杨荫榆这样一位曾经两次出国留学、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女性成为时代落伍者甚至站在时代对立面的,对此,杨绛先生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对此解答道:“她留美回国,做了女师大的校长,大约也自信能有所作为。可是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杨绛先生的这一论述是十分中肯的。杨荫榆在学潮问题上逆流而动,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事业前程。女师大风潮之后,迫于舆论,她不得不辞去自己奋斗半生得到的位置。
家庭生活
作家杨绛在《回忆我的姑母》一文中,描绘出杨荫榆鲜为人知的婚姻生活。三姑母皮肤黑黝黝的,双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笑时两嘴角各有个细酒窝,牙也整齐。她脸型不错,比中等身材略高些,虽然不是天足,穿上合适的鞋,也不像小脚娘。我曾注意到她是扎过耳朵眼的,不过耳垂上的针眼早已结死,我从未见她戴过耳环。她不令人感到美,可是也不能算丑。即使她是个丑女儿,也不该把她嫁给一个低能的“大少爷”。当然,定亲的时候只求门当户对,并不知对方底细。据我父亲的形容,那位少爷老嘻着嘴,露出紫红的牙肉,嘴角流着哈喇子。
杨荫榆小名申官,出身书香门第,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比她大6岁的兄长杨荫杭(即当代著名作家杨绛的父亲),曾以南洋公学的官费留学生身份于1899年赴日本,进入早稻田大学学习。1900年清末革命团体之一的励志会在东京成立,杨荫杭参加并与其中数人以留学生的身份首次刊行杂志。他所翻译的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义》等,曾在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中风行一时,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启蒙者、法学家。小时候的杨荫榆,在家庭中也许并没有受到许多疼爱。杨绛对此曾回忆道:“听说我的大姑母很美,祖父母十分疼爱。他们认为二姑母三姑母都丑。两个姑母显然从小没人疼爱,也没人理会;姊妹俩也不要好。”其中的“三姑母”就是杨荫榆。杨荫杭自日本回乡后办起了以培养近代师资和科技人才为宗旨的锡金公学。是在兄长的影响下,杨荫榆得以入学,学习近代数理知识,而且开当地男女同校风气之先。
1901年,杨荫榆遵父母之命,与寓居在无锡的常州籍蒋姓人家的少爷成亲。当初订亲的时候,杨家父母“只求门当户对,并不知对方的底细” 。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杨荫榆,怎能忍受这样一桩荒唐的婚姻?性格倔强而有主见的她,以那个时代罕见的勇气进行了大胆而彻底的抗争,在当地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新婚之夜她撕破了新郎的脸,第二天一早就毅然返回家中。结果婆婆亲自上门来接,三姑母对婆婆有几分惧怕,声明她怎么也不再回蒋家。她从此就和夫家断绝了。
由于杨荫榆的坚决态度,这桩封建包办婚姻终于告吹。而这时的杨荫榆,只有18岁。从此以后,杨荫榆终生独居,再也没有结过婚。这桩荒唐的婚姻给了她很大的刺激,对她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此后杨荫榆比一般女性更勇敢、自觉、超前。在摆脱可怕的婚姻和封建家庭的桎梏之后,杨荫榆就再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对爱恋和婚姻全不以为然,一心投身社会,希望有所作为。
人物评价
鲁迅先生曾对她定过性:她依附北洋军阀,推行封建奴化教育,肆意压迫学生,激起进步师生的强烈反对。
女作家苏雪林曾经说:“她(杨荫榆)原是已故某文学大师(鲁迅)的对头,而某大师钦定的罪案是从来没人敢翻的。”这话也对也不对,随着时代的迁移,可以对杨荫榆作出公正的评价了。
综观杨荫榆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女子。她挣扎出不幸的婚姻,走出封建家庭,通过半生的奋斗,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一生服务于女子教育,曾经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但后来被自己的学生所抛弃。在女师大风潮中,杨荫榆在理念付之于实践的过程中,和中国实际的脱节,于是一切都走了样。在她的晚年,她给自己的一生画了一个壮烈的句号,为自己人生作了最后的注脚。
如果一场运动需要涉世未深的学生去推动,把祖国的未来推到斗争的前沿,这本来就不是恰当的事情。因为学生拥有热情,但同样容易被人利用。这应该是成年人的事情,当成年人懦弱的无法走上街头,却要学生来做这些事情。作为学生的监护者,杨荫榆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