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炳(黄文炳:中国小说《水浒传》角色) 0 0
黄文炳是中国古典文学名着《水浒传》中的一个虚构人物,[1]其本是一个在无为军小城里闲住的“在闲通判”,“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褊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浸润他,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指望他引荐出职,再欲做官。”他在浔阳楼上发现宋江题写的“反诗”,向蔡九知府告密,将宋江捕获,后识破戴宗与梁山欲救宋江所定下的计策,劝蔡九知府将这二人就地处决,梁山好汉劫法场,将其捉住处死。-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饰演: 配音: 登场作品: 生日: 年龄: 身高: 体重: 三围: 姓名:黄文炳 别名(绰号):黄蜂刺 所属作品:《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罗贯中 初登场时间:第39回 国籍:中国 职业:在闲通判
人物简介
在闲通判
黄文炳,《水浒传》中一人物,首次出场在第39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中;其本是一个在无为军小城里闲住的“在闲通判”,“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褊窄,只要嫉贤妒能,胜如已者害之,不如已者弄之,专在乡里害人,心里只想害人,惯行歹事,无为军都叫他做‘黄蜂刺’。”
“闻知这蔡九知府是当朝蔡太师儿子,每每浸润他,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指望他引荐出职,再欲做官。”
几句话便把黄文炳的为人和品行交待的一清二楚:首先他是个读经书明事理而且还很有才能的读书人;其次他有很强的升官欲望;三是他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四是他专爱拨弄是非以害人为乐。
人物品质
有的人把我国的读书人归结为四种人:一是读书做官,这是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二是歌功颂德,为有权有钱有势力的人歌功颂德来换取自己的利益达到个人目的;三是告密,出卖别人为达到个人目的铺平道路;四是嫉贤妒能背后整人,使用阴谋诡计去害别人,达到目的之后便开始小人得志,在害别人的同时还嘲笑那些不如自己的人。
黄文炳可是把这四条都占全了。可以说在《水浒传》这部书中,作者通过对黄文炳、王伦等文人的描写,便把中华文人的劣根性展露无馀了。
人物结局
可惜的是黄文炳却没有落下个好的下场,因为这次他想害的人是个走黑白两道、道道通天翻手为云复手是雨的及时雨宋江,你黄文炳的才能再高但比起孝义黑三郎宋公明来说可谓是天地之悬相差甚远矣!
在小说第41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中,那位宋江得救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报仇雪恨,马上带人杀到黄文炳的家里,“众好汉亦各动手,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把黄文炳一门内外大小四五十口尽皆杀了,不留一人。
等捉到黄文炳之后,宋江手指着他大骂:“你这厮,我与你远日无冤近日无仇,如何要加害于我?三回五次的教唆蔡九知府杀我!你即是读圣贤之书,如何要做这等毒害之事?我又不曾与你有杀父之仇,如何定要谋我?”“你这厮平日在乡中只是害人,结交权势之人,浸润官长欺压良善,胜如己者妒之,不如己者害之,满城人皆称你做黄蜂刺!我今日且替你拨了这个刺!”
随着一声“那个兄弟替我下手!”黄文炳马上就被茹毛饮血杀人不眨眼的魔王黑旋风李逵“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从此,宋江这个文笔小吏也开始了他成为强盗最后当了强盗头子的绿林生涯。
人物解读
此人虽为水浒塑造的反派角色,但细思此人事迹,此人生活中不忘工作,听童谣,揪反诗;推理能力强,从童谣中推断出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的宋江;明察秋毫,一眼看出伪造信件中的破绽。实为大宋王朝难得的优秀探员,最终因公殉职,可歌可泣。再看看大宋其他“正面”公务员:强收贿赂、私通梁山的戴宗戴院长;见到朝廷通缉犯史进坐下来喝茶的鲁达鲁提辖;墙头草两边倒乐得收钱的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实在是对比鲜明啊!
人物评价
黄文炳该不该杀?该杀,早就该杀,但不是因为他举报宋江这件事才该杀,如果仅仅是因为他举报宋江题反诗一事,那这个黄文炳反倒不该杀了。
从一个纯法制角度来看,黄文炳举报宋江题反诗,这是在维护宋朝利益,尽管这个朝廷现在不怎么“健康”,不过健康与否那是朝廷自己的事,黄文炳这个小公务员管不着,也管不了,他只管了自己该管的事。黄文炳所为完全在法律框架之内,违法的反倒是宋江。
有人写反诗,并公开题在公共场合,我把他举报给当地政府,这有错吗?显然没错。尤其是黄文炳,他的身份还是一个基层的小公务员(虽然已经离职),这种身份背景下他如果不举报宋江,知情不报,这反倒有了违法嫌疑。说他纵容犯罪,包庇反动势力不为过吧。宋江题反诗没有错,黄文炳举报宋江反倒错了,这公平吗?
我们说黄文炳这个角色之所以屡遭读者愤恨、唾骂,主要原因不在于他是否举报了,而在于它举报的是谁。倘若写反诗的不是宋江,是诸如薛永、侯健这些不入流的角色,那么黄文炳遭读者唾骂的程度恐怕会减轻大半。这便是了,只因为犯罪主体是宋江,读者便将黄文炳的依法举报看成大奸大恶,这对黄文炳公平吗?
吴用假冒蔡京书信,企图蒙混过关营救宋江,不巧这条计策被戳穿,宋江没救出来还搭上一个戴宗。戳穿吴用这条计策的还是黄文炳,这就有点特意跟宋江过不去的意味了,本来已经柳暗花明,黄文炳一搅合事情又变得山穷水尽了。读者每读到此,痛恨黄文炳的情绪愈发浓烈,可以说是恨得咬牙切齿牙根痒痒。黄文炳揭穿“假信”阴谋有错吗?吴用耍聪明读者拍手称快,黄文炳棋高一着读者咬牙切齿,都是靠头脑吃饭的,这对黄文炳公平吗?
有人要说了,这也不公平,那也不公平,黄文炳难道不该杀?还是那句话,该杀,但不是因为宋江这件事才该杀。黄文炳被乡里人称作“黄蜂刺”,足见其毒性害人之甚,早就该死。不过具体到宋江题反诗这件事,似乎找不到黄文炳该死的理由。不过具体到梁山好汉这里,他们就不管什么理由不理由了,谁得罪了我哥哥谁就得死。我们再看看宋江杀黄文炳的理由:
理由一“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如何只要害我”。你写反诗,人家举报,官府按律定罪,何谈一个“害”字;理由二“三回五次,教唆蔡九知府杀我两个!”杀你是根据宋朝法律,跟教唆有个鸟关系;理由三“你既读圣贤之书,如何要做这等毒害的事!”圣贤书读多了才越晓得忠君报国,举报谋反的人也算毒害?……看看,这就是宋江杀黄文炳的所谓理由,貌似很合理,其实没一个站得住脚。施耐庵弄出黄文炳一个哥哥来,无非是为了表现梁山好汉惩恶扬善。宋江拿黄文炳来说事,证明自己多么多么仗义,黄文炳多么多么无赖,一席话貌似慷慨激昂,实则空洞的很。
且看梁山好汉们是如何处死黄文炳的——“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好汉看醒酒汤。”瞧瞧,多么血腥的场面,这也是行侠仗义的好汉该做的?黄文炳也算条汉子,受那么大罪,自始至终没吭一声,只说了句“只求早死。
客观的说,黄文炳这人还是蛮有特点的:能从墙上混乱如麻的文字中挑出宋江这首反诗,说明他眼光独到;能一眼辨出“假信”漏洞,说明他机警过人;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回家看火势,说明他恋家顾家;遭受酷刑不出一声,说明他是条汉子。黄文炳的智商估计不在吴用之下,只可惜他用得不是地方,他原想拿住宋江,做自己“转正”的敲门砖,结果事与愿违,自己丢了性命不说,还连累全家四五十口惨遭灭门。
黄文炳拿宋江当敲门砖的确打错了算盘,宋江是什么人,能随便被人当砖用吗。黄文炳是个小人不假,但他也有理想、有抱负,想出人头地,这本身没错,错就错他不该踩着宋江往上爬。说宋江栽在了黄文炳手里,倒不如说黄文炳栽在了宋江手里。
水浒传作者简介
施耐庵名子安(一说名耳),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
籍贯:河北遵化人。
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在当时为禁书,后被人改名为现在的《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生平:施耐庵是孔子第七十二弟子施之常的后代。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一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一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
小说取材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 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又据《宋史·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宋史·张叔夜传》:“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馀,载掳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此外宋代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也都有类似的记载。还有的记载说宋江投降后曾参加过征方腊之役。从这些记载里,可以知道这支起义军,人数不多(但也决不止36人),战斗力很强,在群众中甚有影响,曾经给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胁。宋江等起义的年代大约在宣和元年(1119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前后三年多。
宋代说书伎艺兴盛,民间流传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说书人采来作为创作话本的素材,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当是说的杨志、鲁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头孙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浒故事。这是有关《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
南宋末有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序里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并说在龚开之前有画院待诏李嵩,曾画过宋江等人像。但龚开的赞并未说故事内容。现在看到的最早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见《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认为它是说书艺人的底本。它所记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顺序和现在的《水浒传》基本一致。这时的水浒故事已由许多分散独立的单篇,发展为系统连贯的整体。
元代杂剧盛行,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义地点不同,杂剧说的是梁山泊,《遗事》说的是太行山;杂剧中已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遗事》只提到了36将的绰号姓名;《遗事》中写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杂剧中李逵是第13头领,燕青是第15头领。凡此种种,可见在《水浒传》成书以前,水浒故事在流传中内容细节上颇有异同。这或者同在不同地区流传也有关系。
施耐庵正是把这些在不同地区流传的故事,汇集起来,经过选择、加工、再创作,才写成这部优秀的古典名着《水浒传》。
小说版本
简本
简本包括了受招安,征辽,征田虎、王庆,打方腊以及宋江被毒死的全部情节。之所以称为简本,主要是文字比较简单,细节描写少。已发现的简本有:一百十五回本、一百十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
繁本
繁本写得较细致,也是流传最广的。但主要改写增添的部分都是在招安之后的情节。
一百回本:在宋江受招安后,又有“征辽”,征方腊等情节;一百二十回本:明万历末杨定在一百回本的基础上又插入了征田虎、王庆等情节,合成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清朝金圣叹进行删改,腰斩一百回本招安以及之后的事,以原书第七十一回卢俊义的梦作为结尾,再将第一回作为楔子,此为七十回本。
一般认为只有百回本可能是《水浒》故事成型定书的最早本子,也最接近传说故事的版本。现知和现存《水浒传》较早刻本都系明刊本。正德、嘉靖间人李开先《词谑》记有20册本的《水浒传》,有的研究者认为“二十册”即“二十卷”。
一般认为,嘉靖时郭勋刊刻的武定板《水浒传》比较接近于原本,但郭勋原刊本已无存,有的研究者认为今残存5回的嘉靖刊本《忠义水浒传》即郭本,并且由此认为郭本是20卷本。
明嘉靖年间高儒《百川书志》所录《忠义水浒传》为100卷,今天所能见的比较早而又比较完整的100回本是天都外臣序本,序文撰于万历己丑(1589年)。天都外臣序本从郭本出,不过分卷不同,郭本是20卷100回,天都外臣序本是100卷,100回。这个本子于排座次之后紧接受招安、征辽、平方腊,而无平田虎、王庆故事。万历年间又出现了杨定见的120回本,主要是根据100回本,又插增平田虎、平王庆的故事(文字和繁本不同,或是吸收简本而加以润色)。
明末金圣叹(见金人瑞)删去了排座次以后的部分,添了个卢俊义的噩梦作为结尾,梦中一百单八人全部被杀。又把原来的第一回改为楔子,作成70回本。这个本子,入清以来最为流行。
今存较早的简本有明刊《新刊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和明刊《忠义水浒志传评林》,惟都为残本。清刊本10卷115回《忠义水浒传》是今存比较齐全的简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整理出版过70回本及120回本、100回本等繁本,并影印过100回本,及排印过几种繁本。还影印过简本《水浒志传评林》。
译本
英文版通常将《水浒传》翻译成Water Margin或Outlaws of the Marsh。众多译本中,最早的当属赛珍珠女士在1920年代中后期翻译的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书名出自《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1933年出版,是《水浒传》的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当时在美国颇为畅销。
迄今为止《水浒传》被认为比较好的英文版本,应该是中国籍的美国犹太裔学者沙博理先生(Sidney Shapiro)在文革期间受命译的一百回版的"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汉)。其译本,被认为更忠实于原着,且很贴切地反应了原文的神韵,符合翻译的“信,达,雅”的原则。法语版则将其直译为Au bord de l'eau。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搞笑的翻译,居然是《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在山上的故事》,智取生辰纲则节译为《强盗设置的圈套》。日文版的《水浒传》的版本非常之多,甚至被改编和演绎成了许多漫画,电影,电视作品。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