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袁克定

袁克定(袁世凯长子) 0 0

袁克定(1878年-1958年),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外号袁大瘸子,河南项城人,袁世凯长子,原配于氏所生。[1]弟弟袁克文。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其父之托,拉拢汪精卫。后鼓吹帝制,帮助其父袁世凯复辟。袁世凯去世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曾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1912年1月,根据《开滦矿务总局联合草合同》,开滦矿务总局呈请中国政府派矿务督办一员。随时监察保护经营事业,并报告于中国政府,其薪水由开滦矿务总局支付。同年4月5日,直隶总督张锡銮通知滦州矿务有限公司,由袁克定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开平、滦州两公司联合之初,1912年5月21日,开滦矿务总局督办袁克定关于对开平公司厘定主权问题及条件,列单照会开平公司签认。1958年袁克定在张伯驹家中去世。
    本名: 别名:字云台,别号慧能居士,外号袁大瘸子 字: 号: 所处时代:中国清末、民国 民族族群: 出生地:河南项城 主要作品: 主要成就: 中文名:袁克定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78年 去世年月:1958年 职业:清末,荫候补道员,后升任农工商部参议、右丞 父亲:袁世凯

人物简介

袁克定幼年随袁世凯历任各地,清末,荫候补道员,后升任农工商部参议、右丞。辛亥革命爆发后,受其父之托,拉拢汪精卫。据辛亥革命录记载,袁、汪二人曾在袁世凯面前结为异姓兄弟。

1912年1月,根据《开滦矿务总局联合草合同》,开滦矿务总局呈请中国政府派矿务督办一员。随时监察保护经营事业,并报告于中国政府,其薪水由开滦矿务总局支付。同年4月5日,直隶总督张锡銮通知滦州矿务有限公司,由袁克定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

开平、滦州两公司联合之初,1912年5月21日,开滦矿务总局督办袁克定关于对开平公司厘定主权问题及条件,列单照会开平公司签认。

1913年,袁克定骑马时把腿摔坏,从此落下终身残疾。

袁世凯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统治逐渐稳固。袁克定此时便开始鼓吹帝制,希望能因此出任皇储。他派人每日伪造顺天日报送呈袁世凯,只收录赞成帝制的文章,并发起组织筹安会,使其误认为民心可用。因此,当袁世凯在护国战争中失利,不得不取消帝制之后,曾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

袁世凯死后,袁克定迁居天津隐居。

1928年11月28日,袁克定在开滦矿务总局议事部议事会上辞去开滦矿务总局督办之职。

1935年复迁北京宝钞胡同,1937年后再迁颐和园清华轩别墅。在抗战期间,他拒绝与日本占领军合作,生活陷入贫困。1948年,袁克定穷困潦倒,投奔表弟张伯驹,移居清华园。1949年后,在章士钊的安排下出任中央文史馆馆员。1955年病逝。

人物生平

袁世凯一生中妻妾众多(一妻九妾),其原配于氏是他当年返回河南乡试不第时在乡完婚的。两年后,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出生,这也是于氏唯一所出。

袁世凯到朝鲜后,陆续添了多房妾侍并生了众多子女(总共十七子,十五女),但这些弟弟妹妹们都与袁克定的年龄相差很大,譬如次子袁克文就比袁克定要小足足12岁,因此袁世凯对袁克定当然是另眼相看,好生培养。袁克定从小就跟着袁世凯,无论袁世凯是驻节朝鲜还是小站练兵,或者巡抚山东、总督直隶,袁克定就未曾离开过一步。

要说起袁克定,倒也算是出落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一改他父亲那种身材五短、赳赳武夫之形象。袁世凯在清朝为官的时候,袁克定也供职于农工商部,但天有不测风云,1912年初袁克定在河南老家骑马的时候不慎摔伤,因为医治不及时而落下病根,走路有点跛态,作为父亲的袁世凯看了十分痛心,便于次年送他到德国继续治疗。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见*大总统的长子前来就医,自然十分重视,招待也极为殷勤。威廉二世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当时正想在远东扩展势力,于是趁着宴会的时候在袁克定耳边吹风:“中国现在搞的*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要想发达,必须向德国学习,非帝制不能发达。大公子回国后一定转告大总统,中国要恢复帝制的话,德国一定尽力襄助。”

不仅如此,威廉二世在袁克定回国的时候还特意写了一封信让他转交袁世凯,信中的大概意思也是中德亲善提携并劝告袁世凯称帝云云。

在德国期间,袁克定为德国所取得的成就惊叹不已,由此也对德国帝制之功效深信不疑。1914年,36岁的袁公子在德国脚伤没治好,倒是怀揣着一个皇帝梦回了国。由此,袁克定在家中刮起了一阵“德国旋风”,他给自己和弟弟们都定做了一套威风凛凛的德国亲王将校服,隐然以“太子”自居。

可惜的是,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却对家人、亲戚十分避嫌,他几个成年的儿子在前清的时候倒在官府里做过一些事情,但到了民国后,在袁世凯的坚持下,反而没有一个人在外做官,这让袁克定十分郁闷。

好在机会很快就来了。在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发现他的北洋军已经暮气沉沉,而且派系林立,自己掌控起来也已不再得心应手。从上次“北京兵变”中,袁世凯已经感觉到,原来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们,现在已经大都各有山头,指挥不易。

于是,袁世凯在掌握政权之后便着手重建自己的军队,而这时保定陆军学校的校长蒋方震(字百里)提出编练“模范团”以重整军威,袁世凯便采纳了这个意见。所谓“模范团”,就是从各师中抽调各级军官分别充当军官和士兵,建制为团,训练半年后派到各师充当军官,以改造优化军队中的军官结构。

最开始的时候,袁世凯打算让云南来京的蔡锷(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才生,辛亥革命时任云南都督)担任“模范团”团长,但这一提议因遭到北洋系将领的反对而作罢。袁克定在听说此事后,便也想学习袁世凯当年小站练兵的经历,于是他就向老头子提出由他来担任“模范团”团长。袁世凯开始觉得不妥,袁克定便说自己在德国的时候,发现德国皇族在国内只能担任军职,不得干涉内政,这是一个值得效仿的好办法。

人物家庭

父母

父:袁世凯

母:于氏,河南财主于鰲的女儿,不识字。

一妻二妾

妻:吴本娴,湖南巡抚、大书法家吴大澄的女儿;

妾:一妾马彩云、二妾章真随(又名章淳一,原为京剧演员);

一子二女

长子:袁家融(妾马彩凤生)(1904年-1996年),曾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地质学博士学位,妻子是湖北督军王占元之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曾在河北地质学院和贵阳工学院教书,1996年去世。有五女二男。

长媳:湖北督军王占元的侄女王惠。

长孙:袁缉燕(1941-),后改名袁始,画家,现在加拿大。

长孙媳:罗蕴华。

曾孙:袁仿吾(1968-),现在美国。

孙女:袁缉贞。

长女:袁家锦(妾马彩凤生),嫁北洋旧属雷震春长子雷存政。

长婿:雷震春长子雷存政。

二女:袁家第(妻吴本娴生),又名慧泉,多才多艺,能书善画,嫁给江南费树蔚之子费巩为妻。

二婿:苏州三大文人之一费树蔚(柳亚子表舅)的公子费巩(又名费福熊);曾任浙大训导长。1945年被军统秘密绑架,后投入硝酸池里杀害。

人物轶事

胎记

他出生时脸上有一胎记,“记儿”就成了乳名。入学时,老师谐“记”音,为他起了个学名曰“继光”,所以袁世凯的家叔也称他为“继儿”。

瘸子

人都知袁克定是瘸子,袁世凯就曾拿他腿瘸这事,搪塞别人关于“帝制”的话题。袁克文写了一本《辛丙秘苑》的书,其中有一段《袁克定坠马》,讲述的就是袁克定瘸腿的原因。

怕妻

袁克定早年娶湖南巡抚吴大澄的女儿吴本娴为妻,过门不到一个月,他又娶了一个叫马彩云的姨太太。吴氏耳朵聋,袁克定和她说话只能笔谈;马氏长的也不好看,均不能如袁克定的意。袁世凯就任总统时,他就又纳了一个唱戏的章真随(又名章淳一)为二姨太太。这位二姨奶奶是女文武须生,因擅演《定军山》,故时人多称她“老黄忠”。这个人举止轻浮,对袁克定非常厉害。袁克定很怕她,又很宠爱她。这位二姨奶奶恃宠而骄,竟在津门家中与某西医大夫行为逾轨,其暧昧事被袁克定闻知,才大发雷霆,断然割爱,将她驱逐遣送出津。

潦倒袁克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穷困潦倒,靠一个忠于他的老仆人,到街上捡白菜帮子,蒸窝窝头充腹。每次当老仆人端上饭菜,他仍不改老规矩,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将窝头切成片,佐以咸菜进餐。

人物回忆

晚年的袁克定经济窘迫,与其表弟张伯驹生活在一起。日前,张伯驹的女儿张传彩关于袁克定的口述回忆,记录了这位曾醉心于帝制的“皇太子”的晚年生活状况。

承泽园里的袁克定干瘦、矮小,穿一身长袍、戴一小瓜皮帽,拄着拐杖,走路一高一低瘸得很厉害,一个脾气有点怪的老头——这就是袁克定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我第一次见袁克定是在承泽园的家里,按照辈分,我一直喊他“大爷”。当时,袁克定就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一家三口,加上奶奶住在承泽园最后面的房子里,而袁克定的房子在承泽园前面的东偏院,我进出回家,都要经过那里。那时候袁克定已经70多岁了。袁克定的老伴是他的原配夫人,很胖,像个老大妈,特别喜欢打麻将,和又瘦又矮的袁克定在一起很不协调。

在承泽园生活的这些年里,袁克定从不抽烟,和客人见面也很客气、和善,总是微微欠身点头致意,对我们孩子也一样。他年轻时曾到德国留学,所以通晓德语和英语,看的书也以德文书居多,有时也翻译一些文章。或许是因为早年跟随袁世凯四处游走,他的口音有些杂,听不出是河南、天津还是北京话。

父亲通常不愿意跟我们讲张家和袁家的事情。后来有人向父亲问及袁克定的事情,父亲才说起来:袁世凯去世后,每个孩子分了一大笔财产,袁克定作为长子主持分家,因此一直有人怀疑除了均分的那份遗产外,他还独占了袁世凯存在法国银行的存款。但他的钱很快耗光,抗战时期,袁克定的家境日渐败落,他原来还想找关系,求蒋介石返还被没收的袁氏在河南的家产,但被拒绝,袁克定只好以典当为生。

华北沦陷后,日本情报头子土肥原贤二还想笼络袁克定,要他加入华北伪政权,希望借助他的身份对北洋旧部施加些影响。袁克定几次跟父亲提到这事,那时他经济已经很困顿了,他掂量再三,说出任固然有了财源,但也不能因此而做汉奸。据说袁克定还登报声明,表示自己因病对任何事不闻不问,并拒见宾客,后来有人将刊登他声明的那张报纸装裱起来,并题诗表彰他的气节。

父亲当年不是很喜欢一意鼓吹袁世凯做皇帝的袁克定,但后来看见他家产耗尽,生活越来越潦倒,1948年就将他接到承泽园。后来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章士钊给袁克定一个馆员身份,让他在那里谋一职,每月有五六十块钱的收入。父亲说,他每次一拿到工资,就要交给我母亲,但父亲不让母亲收他的钱,说既然把他接到家里了,在钱上也就不能计较。

1952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从城内沙滩迁入燕园。第二年,父亲把承泽园卖给北京大学。我们家那时在海淀还有一处30多亩地的院子,从承泽园搬出后,在那个院子住了半年左右,后来卖给了傅作义,最后住到了后海附近。父亲给袁克定一家在西城买了间房子,让他们搬了过去,也照样接济他们的生活。

人物亮点

袁克定是袁世凯的大公子,老袁开历史倒车,当洪宪皇帝,如果“论功行赏”,袁克定肯定排名第一,因为他太想当太子了,复辟的积极性比老袁还高。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件事,就是他为了坚定袁世凯的称帝决心,派人每日伪造当时最有影响的《顺天日报》送呈袁世凯,只收录赞成帝制的文章,并勾结杨度等人发起组织筹安会,使老袁误认为民心可用。因此,当袁世凯在护国战争中失利,不得不取消帝制之后,曾痛责袁克定“欺父误国”。在人们的记忆中,袁克定是一个上蹿下跳、煽风点火的小丑一类的人物。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晚年的袁克定也有“亮点”,在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的大节上坚定操守,宁肯穷困潦倒决不当汉奸,其情其志,可圈可点。

袁世凯死后,袁克定分到一笔不菲遗产,如果省吃俭用,量入为出,后半辈子也不会为吃穿发愁。可他号称“京城四大公子”,养尊处优,一向大手大脚惯了,喜欢交友应酬,还痴迷于捧京剧名角,玩古董字画,常一掷千金,自己又无生财之道,坐吃山空,很快就家道中落,最后沦落到靠典当过日子。最惨的时候,他甚至一度靠一个忠于他的老仆人,到街上捡白菜帮子,蒸窝窝头充腹。每次当老仆人端上饭菜,他仍不改老规矩,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将窝头切成片,佐以咸菜进餐。

抗战爆发,日军占领北京,制定以华制华战略,极力收罗一些有影响的公众人物出来担任伪职,像吴佩孚、段祺瑞、靳云鹏、曹汝霖等,都曾是日军拉拢的对象;袁克定也因曾贵为“太子”而进入了这个名单。当时,袁克定家境每况日下,手头拮据,苦无进项,无奈,他想通过关系,请求蒋介石返还被没收的袁氏在河南的家产,老蒋没答应。这时,曹汝霖劝袁克定把彰德洹上村花园卖给日本人。袁家的亲戚听说这个消息,也都议论纷纷。赞同的、怂恿的颇多,其目的无非是每个人借机能多分得些钱财罢了。袁克定坚决不同意,说这是先人发祥地,为子孙者不可出售。

当时占领华北的日本陆军长官土肥原贤二,由于从前与老袁认识,所以很想笼络袁氏之后,尤其是长子克定,希望他能在华北伪政权任职,以对北洋旧部施加些影响。土肥原贤二派人多次游说袁克定,许以高官厚禄,但袁克定掂量再三,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出任伪职,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气节。

袁克定的老友后来不无感慨地说:“人知梅兰芳蓄须明志,其实北京沦陷八载,克定身处困顿之境,拒任伪职,也是有气节的。可惜知之者甚少。后来,我看他家产耗尽,生活难以为继,便将他从颐和园接到我的承泽园寓所。他住在楼上,满屋子的书,以德文书最多。他这个人,儒雅正派,每日读书译述。我们家里的诗词书画,弦歌聚会,他是不下楼的。后来,我把承泽园卖了,把家搬到了城里。(1958年克定80大寿,他是在我家过的,也是在我家中去世的。”(《往事并不如烟》))

《菜根谭》说:“声妓晚景从良,一世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袁克定前半截乏善可陈,一无是处,后半截则不乏亮点,大节不亏,对其盖棺而论,亦可发人一叹。

  • 上一篇百科:钱大钧
  • 下一篇百科:钟子期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 袁世凯去世后,长子袁克定夺得千万家产,但晚年却穷困潦倒,一日
  •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袁克定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